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全麻诱导不同通气方式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小儿全麻诱导用药剂量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时低潮气量高频率辅助通气与高潮气量低频率辅助通气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选出对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辅助通气方式。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7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在全麻诱导准备插管前采用低潮气量高频率辅助通气,Ⅱ组在全麻诱导准备插管前采用高潮气量低频率辅助通气,全程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分别记录患者在全麻诱导前、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后的中心静脉压值(CVP),比较两组CVP值的变化。 结果 全麻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后两组C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全麻诱导时Ⅱ组CVP值明显比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全麻诱导时低潮气量高频率辅助通气对CVP的影响小,较高潮气量低频率辅助通气对CVP的影响较大,但持续时间很短,在气管插管后,这种影响即消失。
  [关键词] 全麻诱导;通气方式;中心静脉压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71-02
  全身麻醉诱导时由于阻断患者自主呼吸,需采用辅助通气维持供氧,它和自主呼吸不同,是一种人工间歇正压通气,将氧气强制性吹入肺中,改变胸腔压力,对循环系统尤其是静脉回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来检测全麻诱导通气方式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可以选择更恰当的全麻诱导通气方式。本研究选择2010年3月~2011年7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全身麻醉的患者60例,对其行高潮气量低频率辅助通气,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7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Ⅰ组和Ⅱ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行择期手术的清醒患者;理解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年龄25~62岁,体重40~78 kg;无严重心肺疾病及其他严重基础病史;心电图及胸片无严重异常改变,肝肾功能正常,ASAⅠ~Ⅲ级。
  排除标准:患者不清醒或拒绝合作;有严重心肺疾病及其他严重基础病史;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心、肺、肝、肾)异常或患者存在深静脉穿刺禁忌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按全身麻醉常规准备,术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0.3 mg,咪达唑仑0.5 mg/kg。入室后常规开放右侧上肢静脉,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局麻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持续监测CVP值。采用舒芬太尼0.3 μg/kg+咪达唑仑0.04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诱导插管。患者在全麻诱导时予双手托下颌法面罩供氧,麻醉机机控模式,Ⅰ组患者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8 次/min,Ⅱ组患者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1 次/min,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后的CVP值。
  1.3 观察指标
  全程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分别记录患者在全麻诱导前、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后的CVP值,比较两组CVP值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标签:心静 脉压 全麻 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