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琼瑶琼瑶影片 [试论琼瑶影片中的美国文化元素]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1963年,中影公司率先推出了以琼瑶作品改编的《婉君表妹》,在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有16部琼瑶小说被搬上了银幕,但这种与后来30余年里多达数十部的琼瑶影视作品相比,仍然只是较小的一部分。琼瑶影片的盛行期,正处在台湾的美援时期,对于“美援”的记忆也是台湾民众的共同记忆之一,而这一特征表现在琼瑶的影片里,就成了醒目的美国文化元素,本文试从琼瑶影片所表现的美国文化元素入手,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美国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也可以看出琼瑶影片与台湾当下生活的贴近程度。
  关键词:琼瑶影片美国文化美援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自1963年起,中影公司率先推出了以琼瑶作品改编的《婉君表妹》之后,天南公司又把《烟雨蒙蒙》搬上了银幕,邵氏公司又拍摄了《船》、《紫贝壳》、《寒烟翠》等影片。而琼瑶于1967年自组火鸟电影公司,拍摄了《幸运草》、《月满西楼》等影片。不到十年的时间,已有16部琼瑶小说被搬上了银幕,但这种与后来30余年间多达数十部的琼瑶影视作品相比,仍然只是较小的一部分。琼瑶所创作的爱情小说不仅开启了台湾言情小说的全盛时代,更开启了台湾文艺片的黄金时代,并对整个台湾社会造成了无比巨大的文化冲击。为此,琼瑶的名字很快风靡了海峡两岸,在无数影迷的追捧下,影视界甚至产生了“琼瑶片”这个专用名词,难怪学者陈飞宝会如此惊呼:“从1966年到1969年,琼瑶电影的票房纪录高居台北市卖座前十名的有《几度夕阳红》、《哑女情深》、《花落谁家》、《第六个梦》、《寒烟翠》、《船》等。此后愈演愈盛,这股热潮延续了十余年,到80年代初期,仍未见减弱。”
  琼瑶影片的盛行期和琼瑶个人的成长期,都处在台湾的美援时期,对于“美援”的记忆也是台湾民众的共同记忆,而这一特征表现在琼瑶的影片里,就成了醒目的美国文化元素,本文试从琼瑶影片所表现的美国文化元素的分析入手,将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美国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也可以看出琼瑶影片与台湾当下生活的贴近程度。
  一美国文化在台湾兴起的缘由
  台湾经济的发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这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的援助密切相关,这个时期被称为“美援时期”。在这个时期,因为大批国民党人士退守台湾,使岛内人口激增,经济一片混乱,使得台湾工农生产再次面临严重危机。突然涌来的两百多万人口造成日用品严重匮乏,已使台湾民众达到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了,再加上外汇储备近于枯竭,使之无力进口生产原料和生活必需品,还有浩大的军费开支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使台湾当局也只能靠出卖库存黄金来维持了。这一切危机反映到市场经济形势上,就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台币急剧贬值等恶果,就是在这个危急的时刻,美国国会通过了包含有对台湾经济援助条款的“共同安全法案”,开始向台湾提供“一般经济援助”以缓和台湾的经济紧张局面,正如当时的台湾经济决策者尹仲容所言:“美援的适时到达,正如对垂危病人注射强心剂”,台湾经济界决策人赵既昌也在《美援的运用》一书里评论云:“台湾经济由函须仰赖外援之情况,走上经济自立自足之境地,不仅国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更厚植国家潜力,这是各种因素共同促成之艰辛历程,而美援之妥善利用,无疑已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但是,来自美国的援助并不仅限于美元和各种物资,其中还包括对台湾进行技术人员和各种高层管理人员的输入,如当时台湾存在着的“美援运用委员会”和“经济安定委员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美援运用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不仅独立于国民党政权正常的立法和行政程序之外,有着相当的人事自主性,其日常行政开支也由美援经费中拨取,因此其实际地位高于台湾的经济部、财政部等职能部门,成为台湾的主要经济决策部门。后经蓝钦当面敦促蒋介石而成立的“经济安定委员会”,也是台湾财政经济政策的审议、设计和协调机构,后又将主管台湾公营企业的台湾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合并其中,使得“经济安定委员会”的权责进一步扩大,直至超越“行政院”里其他经济职能部门的地位。长期以来,美援使团的代表作为“观察员”一直在对“美援运用委员会”和“经济安定委员会”施加着影响,在整整15年里,两会一直是指导台湾经济发展的“超级经济部”。
  这种以美国的管理体制为标准设立的高层经济指导机构的存在,必将带来台湾从上层建筑到日常生活里的美国化倾向,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美国人士(如军队、农业,建筑、交通、教育、医学等方面的专家)的入住台湾,就会在台湾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渗透着来自强大美利坚的风范,就会更加多层面地影响着台湾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正如专家所言:“美援的影响既深且巨,其影响所及,涵盖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举凡台湾经济发展中所涉及之资本积累、产业升级、技术引进、人力开发,以及战略规划、政策导向,无一不与美援有关,以至谈台湾经济发展就不能不谈美援的作用,离开对美援的考察,就无法说明台湾经济的起飞与成长。”这也是琼瑶影片里大量美国元素的根本来源。
  二美国文化在琼瑶影片里的表现
  丁帆在《中国内地及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中指出:“从50年代起,台湾在接受美国政府的政治护佑及经济援助的同时,通过教育体制的美国化改革和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使得台湾的思想文化日益出现强烈的西方色彩。”这一点,从琼瑶的影片里就可以看出来。例如,《我是一片云》里,女主角段宛露在巷子口一出场,她“那松著领口的衬衫,和她那条洗白了的牛仔裤”,“嘴里吹着口哨” 的造型,就很有美国风格,这说明当时的台湾街头已流行着美式的牛仔服,这类美式服装正是时尚青年们所喜爱的扮相,所以段宛露在当了记者之后还是穿着牛仔外套,里面是件紧身的T恤。而段宛露童年时代喜爱着的初恋顾友岚就是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工程师,他的举止穿着都带着美国人的派头,时常开着汽车来与段宛露相见,顾友岚的阔绰与潇洒显然是与他曾留学美国的经历分不开,于是在台湾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一般人家还挤住在狭窄的木屋里的生活相比较,伴随着“一阵汽车喇叭响,一辆‘跑天下’就出现在眼前”的顾友岚就是街头和校门口的一道十分醒目的风景,强烈地吸引着女孩子的视线,让女孩子眼热地议论为“只有从国外回来的人才买得起车”。而这种仰视美国的风潮正以非凡的吸引力影响着青年一代的生活,所以当段宛露和她的同学们谈论着毕业后的设想时,“出国与结婚”就成了女孩子未来的两种主要选择方向。
  再如,影片《聚散两依依》之中,台湾街头和台湾家庭里已到处充满了猫王的歌声,歌手高寒显然是美国音乐的疯狂追随者,高寒的怀抱弹吉他的造型和他所组建的“埃及人”乐队就是当时台湾青年在美式生活影响之下,所做出的十分时尚又非常受人羡慕的举动。伴随着街头上阵阵美国音乐的声响,年青人骑摩托成风到处兜风已成为时尚,街头上可以看到的店铺名字是“北欧大厦”、“撒哈拉舞厅”等极具欧美风格的娱乐场所,还有舞场里披散着长发的青年人在跳疯狂的迪士高,都可以看出强悍的美国生活方式对台湾新一代的影响。而当贺盼云想摆脱高寒的情感,成全他与钟可慧的爱情时,便决定和楚鸿志闪电结婚,婚后她立刻和楚鸿志直飞美国。特别在《聚散两依依》影片结束时,高寒和他的乐队队员怀抱吉他出现在机场,他们戴着太阳镜,留着长长的披肩发,穿着时尚的牛仔装的造型完全就是一副美国西部牛仔的风范,而高寒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表露情感,最终用他的歌声唤回心爱的女人的做法,更是保守的台湾人难以做到的,而完全是一种奔放浪漫的西部牛仔般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外在物化。
  又如,《烟雨蒙蒙》里的陆家,当他们从40年代那座充满了书卷气的东北小院迁到台湾之后,富裕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立刻融入前卫的美国文化里:女儿梦萍在舞厅里穿着时尚的牛仔服狂跳的士高,和不良青年泡酒吧;而生活极度贫困的依萍却要去舞厅里当舞女来养家糊口。还如,《雁儿在林梢》中的姐姐即使卖身也要送妹妹到国外读书,《金盏花》里的韩佩吟的未婚夫林维之也是因为出国念博士,才迷上了国外的生活而悔婚约的,而《我是一片云》另一个主要人物罗静尘也被派往美国去接受培训后才提职,从琼瑶影片里的这些细节可以得知,当时的台湾人一致认为青年一代只有去美国留学才会有好的前程,他们在经济上已把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与美国文化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只有接受了欧美文化的熏陶后才能真正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人中之精英,这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美援时期的台湾人以美国文化为时尚标准,富贵人家崇尚美国的名牌日用品,贬斥着台湾制造“MIT”等品牌,有钱人过的是打弹子,在舞厅里跳迪士高,或是去吃西餐厅里吃牛排的美国式生活,台湾有穷画家们也在抱怨只有去美国留学回来后,他们的作品才会受人重视,才可以开个人展览会等,因此在影片《幸运草》有这样的道白:“出国未尝不是一条路,台湾地方小,人口越来越多,大学生多如过江之鲫,青年无法发展,自然就会往国外跑,何况欧美的物质文明也是我们所羡慕的。”这正是随着美元、美军以及美国技术的入台之后,所带来的美国文化及美国生活方式,还有美国的现代理念与台湾传统思想的冲撞与融合。
  三美国文化对琼瑶影片的推进作用
  学者方忠在他的《台湾通俗文学论稿》中指出:“60年代中期,台湾社会全面对外开放,实行经济和社会转型,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西方现实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两种文化猛烈撞击。”正是因为美国文化的强势入台,使台湾有识人士发现了台湾民众自信心低落的危机,发现了台湾人对于自我认同意识的薄弱,发现了曾经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及道德水准正在渐渐让位给狂热浮躁的美国文化,这正是民族感低迷的一种表现,于是琼瑶影片正在这种低迷的民族自信心中绚丽登场,所以美国文化带给琼瑶影片的推进作用有如下两点:
  一是,琼瑶的影片一直是以国语的形式出现,国语对于大多数来自大陆的台湾移民来说,是故乡的象征,是对亲人的怀念,也是激发了台湾民众强烈思乡情怀的一个媒介。面对银幕上传来的熟悉乡音,与故乡隔绝多年的台湾观众便会悄然泪下,乡音所勾起的不仅是对故乡的怀想,更勾起了台湾人对自身归属的重新认定与获取。因此,风行于台湾的美国文化恰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台湾国语片的进程,更推进了以唯美风格出现于银幕的琼瑶影片的盛行,国语是琼瑶早期影片一个卖点,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渠道,使台湾人的思乡情结更加厚重而具体。
  二是,美国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冲突,在琼瑶影片里直接地表现为两代人对于生活观和爱情观的冲突,在这看似是两代人的冲突表相之下,包含着的正是深层次的中西方文化的对撞。一方面,是深受美国文化影响而渴望爱情、主张个性自由的新一代;另一方面,是残存着封建宗法思想、认为儿女应当服从家长的老一代。在这两代人激烈交锋的时刻,美国文化成了台湾青年一代强有力的后盾,给青年一代以精神上的出路和未来的光明。因此,琼瑶影片给思想闭塞的台湾社会带来了清新之气,也把人们从内心深处一直期待着的纯净无瑕的精神世界给予完美的展示,并给经历了战乱的台湾民众以宁静和暇想的空间,给了青年以追求新生活的榜样,这就成了琼瑶影片的另一个卖点。
  总之,影视媒介对于社会的推动力量是巨大的,电影这种更直观更强势更有观赏效果的传播形式,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立体的人物和故事,更有对某种社会风气的强力推进,琼瑶影片里所表现的美国文化元素,正是琼瑶描绘台湾当下生活的一种独特笔法,也是琼瑶关注台湾民众生存状态的一种思想形式。
  
   参考文献:
   [1] 顾晓鸣:《透视琼瑶的世界》,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 陈飞宝:《初探台湾电影导演结构及其美学特征》,《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3] 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
   [4] 杨卓林:《美援与台湾工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孙晨,男,1982―,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艺术,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传媒科学学院。

标签:美国 琼瑶 试论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