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要“改革”还是要“文革”】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果给一道选择题:你要“改革”,还是要“文革”?我相信你一定会回答“要改革”。这是一个再常识不过的选择题了。可是,还真有人选择要“文革”,在网络上有,在现实中也有。有人为改革,有人追“文革”。你若说那些鼓吹回到“文革”的人脑残,可是他们的智商其实并不低。
  两会结束之际,笔者全程收看了温家宝总理会见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3小时电视直播。我感动于总理的情怀,更感佩于总理的思想。总理站在改革的立场,提醒防止“文革”历史悲剧的重演。他说出了非常精彩的一段话:“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结合总理的话,我想到了这个“要改革”还是“要文革”的选择题。换个角度看,我们只有用“改革”来防御和抵御“文革”、防止和遏止倒退。也就是说。“改革”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的最大保障。
  没有保障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政治的保障、法治的保障、社会的保障、生活的保障,关乎政治安全感、法治安全感、社会安全感、生活安全感。广东的乌坎为什么一定要跨过这道坎?跨过这道坎之后,乌坎村的小小选举为什么会受到大大的关注与好评?这是因为村民们获得了应有的、真正的民主权利――真的民主,才有真正的政治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什么入宪之后在这次还要写入《刑事诉讼法》?就是为了在法治层面建立最根本的保障。为什么有些人对刑诉法的一些条文感到担忧?那是因为如果执法变异会让公民失去人身安全感。
  全方位建立最广泛的保障,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社会安定的要求,是人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富人没有保障的结果是大家都变成了穷人,穷人没有保障的结果是许多人变成了饿殍或匪帮。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为公民提供最广泛的保障,是政府至关重要的职责。民权不立,社会不稳。如果民权不能保障,那么你靠什么来保障政权呢?
  毋庸讳言,在社会公平公正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保障是很不均衡的。比如领导可以进入“红名单”,不受诈骗垃圾短信骚扰――来自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建议,让所有百姓都能享此待遇。资料显示,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了短信诈骗案件10万余起,造成群众损失40多亿元。两会上,陈伟才用空闲时间收集代表们手机中的垃圾短信,一周时间就收集了17条诈骗短信,“电信部门出于巨额利润的诱惑,没有对群发的诈骗短信进行过滤,这是因小利失大义!”权力中人享受特别保障,电信部门享受巨额利润,权贵倒是两全其美,百姓却是注定遭殃。这一切,难道不应该改一改吗?
  老百姓感受保障力量强不强,就像感觉自己肚子饱不饱一样。孩子上学受教育的保障如何?看看学校的情况、看看校车的情况、看看“免费午餐”的情况就知道。教育保障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重要保障,而在农村,“无学校、无校车、无午餐”的教育“三无”状况并不鲜见。两会上,民进中央提案说,“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初中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从而建议明确规定“撤并的底线”。学校大减,辍学猛增,教育穷折腾,孩子无保障――如此这般,哪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最靠谱的改革,提供最广泛的保障;最广泛的保障,提供最幸福的安全。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人人自危、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保障、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年月。在今天,对于那些试图回归“红色文革”的苗头和举动,我们必须举起森林般的手予以制止!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正因如此,我们相信未来、寄望明天。

标签:文革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