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基本问题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理论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理论界主要从其形成、内涵及表现、实践基础、实践观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1-0035-05
  2007年党的十七以来,理论界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特色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界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形成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继承说
  李瑞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承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实践性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特性。实践性是使它获得科学性的根本保证[1]。张珊珊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来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历史实践的理论升华[2]。
  (二)实践推动说
  张海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历史起点的,它既是应对实践、指导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升华的产物。实践特性成为其精神实质最为突出的外在显现,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为根本的内在依据[3]38。
  (三)实践与理论互动说
  尚庆飞认为,理论与实践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总是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复杂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复杂格局中不断注重强化“实践先行”的原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在较好地保持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良好张力的同时,呈现出强烈的实践特色[4]。齐卫平则从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逻辑上的一致性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环节,这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展开;二是思想创新的理论环节,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理论概括。两个环节互为前提,实践在理论指导下运行,理论在实践要求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与理论过程在逻辑关系上呈一致性[5]34。
  (四)时代决定说
  王浩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底蕴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主题是党的十七大所指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6]。还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在于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都是我们党为解决时代提出新课题的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7] 9。
  (五)多元说
  朱荣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既来自于它雄厚的科学基础、变革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实践的首创精神,又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方向和时代立场[8]。吕英建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既来自于它雄厚的科学基础、变革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实践的首创精神,又来源于对党和国家新时期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创造性探索。它用一系列新的实践性理念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敏锐、更准确地从理论上表达与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需要,从整体上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与当代价值[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及表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外在表现。习裕军、张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与之相对应,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及其制度化成果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这种实践形态的外在表现, 科学、开放、渐进、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实践特征[10]。
  二是指其理论内容的实践性。彭家理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理论内容具有实践性,即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对实践具有依赖性和指导性,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11]。齐卫平也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的基本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指的是它的基本内容贴合中国现实,紧密地服务于实践,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的思想先进性。这一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指南的依据[5]34。
  三是指其在实践上的多种特性。唐焕韶、范晓莲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是指实践基础上的本源性、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性、实践内容上的系统性、实践认识上的创造性和实践理论上的开放性[7]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表现
  一是实践性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包心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从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始终把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到始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21世纪的新的社会实践,充分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再到始终适应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新变化,深入探索和科学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规律等等,都无不深刻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实践性[12]。
  二是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上。张海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是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的梳理和阐释来构建和显现的,是通过对与此相应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对这“三大基本问题”、“三大基本规律”的探索和应答不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基本的内涵要义,而且也构筑了其最为显著的实践特色[3]38。
  三是实践特色还体现在理论实践的取向。李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在于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体现实践发展要求和推动实践创新[13]。
  四是实践特色具有多重维度。郑云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特征的表现概括为指导能力、外在支持和实现价值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较强的指导实践能力表现为能够解答和应对时代主题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问题、情况,并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理论创新、推动发展和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在支持是指,经过多年实践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新的制度体制基础,同时得到社会成员自上而下的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现价值主要包括:基本价值,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道路提供思想支撑和发展方向;理论价值,即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实践价值,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立“中国模式”设定发展路径;认知价值,即深化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14]。
  曾德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首先,理论创新主题来源于实践主题。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2)它是在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中深化发展的。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发展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实践发展的深刻把握。(3)它是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理论使命的。首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生机和活力。(4)它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格的[15]。
  王若索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不断探索回答实践提出的基本问题中形成发展;其实践取向在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人民的利益相统一,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吸取新思想,使理论体系不断充满生命力[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基础的体现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基础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郑又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和依据,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的[17]。
  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齐卫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植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生长和成熟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申文明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19]。
  三是“十个结合”的经验总结。郭迎选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这“十个结合”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20]。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多向度和多方面的。夏兴有、韩金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改革开放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理论升华、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21]。李立菊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根源有四个方面:精髓提炼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主题与当今世界主题相耦合、核心体现了人民心中最根本的追求、立论基础植根于中国实际[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
  王兆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透彻地分析了迄今已有的全部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材料,重点对全部人类社会实践、全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现实国情、全部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资本主义全部的历史和现实这样四个方面的实践材料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实际、有利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人民造福的理论[2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
  王浩斌认为,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实践模式内在地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客体向度;二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历史向度;三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主体向度[24]。
  戚嵩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一是实现了实践主体形式的转换,进一步高扬人民群众主体的能动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主体论;二是把强调阶级斗争实践形式转向强调生产实践形式,并把文化实践纳入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形式论;三是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继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标准和科学发展标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标准论;四是制定了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纲领,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目的论[2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
  
  (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针
  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对此,苏荣把这一理论体系对国内建设的指导意义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26]。
  (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的深刻启示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刻启示,对人类进步事业具有深远影响。对此,张爱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建设、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27]。秦刚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既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增添了新特色[28]。
  
  五、问题与思考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对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继续深入探讨和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以深化和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一)实践品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
  目前理论界主要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实践基础、实践标准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应从实践自身的品格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列宁认为,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从实践自身的品格来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理论,它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践的直接指导性。从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结晶,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同时,只有从实践普遍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来把握当代中国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它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又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与共性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一脉相承,而且在理论的根本特性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在理论根本特性上的一脉相承,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特征的共性。只认识共性是不够的,还应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最根本的是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深刻把握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并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鲜明个性。但目前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共性研究多,个性研究少,因此必须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上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这是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理论界主要是从实践主题与理论创新主题的一致性、理论创新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来研究这一问题。实际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是相互推动的,即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促进实践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譬如,党的理论创新是怎样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的;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关系,等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目前是一般性的研究比较多,缺少深入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专题研究不仅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在学理上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而且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实践特色研究。综合研究是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也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三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联,综合研究还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它们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专题研究是综合研究的基础,综合研究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专题研究,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以此推动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瑞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24-27.
  [2]张珊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J].黑河学刊,2011(1):1-2.
  [3]张海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9):38-41.
  [4]尚庆飞.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凸显“实践先行”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2):5-10.
  [5]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3):34-39.
  [6]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及其实践主题[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
  [7]唐焕韶,范晓莲.实践视角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认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9-11.
  [8]朱荣英.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3):83-86.
  [9]吕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特征及其具体表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6):34-36.
  [10]习裕军,张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对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括的一种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8(1):5-8.
  [11]彭家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29.
  [12]包心鉴.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J].山东大学学报, 2009(1):1-9.
  [13]李凤.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27-29.
  [14]郑云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的三重维度[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2):30-32.
  [15]曾德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 学术论坛,2009(2):99-102.
  [16]王若索.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5):16-18.
  [17]郑又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特征的辩证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2):24-30.
  [18]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4-10.
  [19]申文明.理论?实践?创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渊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5):40-41.
  [20]郭迎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15.
  [21]夏兴有,韩金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9):92-95.
  [22]李立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J].社科纵横,2008(4):1-5.
  [23]王兆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重读《邓小平文选》札记[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4):5-10.
  [24]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实践模式[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6):8-11.
  [25]戚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2-14.
  [26]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理论参考, 2007 (12):4-8.
  [27]张爱武.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3):153-156.
  [28]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19-23.
  
   责任编辑 何成学
  
  Review of thePractical Feature of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ENG Desheng
  (Guan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 Practical feature is the distinct theoretical feature of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of the feature mainly focuses on its formation, connotation, manifestation, foundation of practice, practical view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tc., and which fulfill rich achievements.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problems and shortages in order to deepen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of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feature, study review

标签: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