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 正文

试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是 “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着种种弊端,并制约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此,必须加快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实现文化产业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方式的转变,从而为推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构建体制基础。
  关键词: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从管文化到办文化――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对文化生产和流通领域直接、严格的管理。传统文化管理体制过于强调文化作为思想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面对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要求,原有的文化体制不断暴露出种种不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了文化发展应有的进程。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许多国有文化生产单位按行政领导或少数所谓专家的喜好进行生产,缺乏活力,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已成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要实现文化经营单位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制,必须首先实现政府从“管”文化向“办”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调控”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文化行政部门只承担审计、监督、规划等行政职能,把政府职能与文化生产功能分开,文化企业单位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转制。为了实现政企分开,需要建立一个国有资产授权机构负责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这种文化资产公司承担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通过该机构代理行使国有文化资产出资者权利和法人产权,这样实现了所有权、财产权、监督权分离,从而明确了投资主体与产权的关系。在实行政企分开的同时,必须转变政府的事业角色,把一些事务性、技术性的职能下放给文化事业单位,扩大它们的自主权,实现政事分开。加强文化领域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发挥群众文化组织在提供文化服务、活跃文化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二、脱官入民――实现文化产业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政府直接办文化,国有文化单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文化单位的运行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文化和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两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生产单位逐步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文化事业单位依靠政府财政的全额或差额拨款,则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这种单纯、僵化、凝固的生产管理机制,一方面使政府长期背着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使文化事业单位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活力,使文化生产队伍庞大而臃肿,表演形式亦缺乏变革,趋于单一和老化,已远不能适应多样化、新型化的市场需求。
  这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文化经营单位实现企业化转制后,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文化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实现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健全的内部经营机制。就外部环境而言,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文化管理职权,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等。就内部环境而言,当前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树立文化产业观念;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树立竞争、风险、人才、法制、效益等观念。二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随着文化企业产权的流动和资产的重组,各文化产业部门可灵活地选择租赁、股份、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甚至拍卖出售。选择哪种经营方式要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经济成份或投资主体责权利的合理划分,有利于优化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三是实现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用人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为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的文化人才提供合适的舞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用人环境,留住和吸引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的专业人才,确保优秀人才不流失。
  要坚持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都要面向市场。要认真分析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努力生产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叫得响、卖得好的艺术精品,特别要形成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品牌;用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盘活国有文化单位的沉淀资产,解决国有文化单位“捧着金饭碗讨饭”的问题;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融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坚持国有文化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三、由点到面――建立“文化特区”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方式的转变
  从改革的路径选择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建设文化特区要具备四个特色:
  (一)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文化试验区。作为提升中国文化发展自觉性和科学性的战略平台,文化特区建设以新的理念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并以文化为先导和动力,激活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和一体化发展,使特区制度、管理、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全面提升。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综合配套先行区。建设全方位多领域综合配套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在市场准入制度、审批制度、文化投资融资政策、文化事业改革、公益文化运营改革、人才政策、文化国际化、文化走出去、文化监管、文化微观组织等方面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把特区打造成在大中华圈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发展高地、创意产业集聚中心、文化艺术先锋区。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争取允许民间资本在特区进入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网络视听服务等目前受限的文化领域;创新准入机制,争取特区在文化领域拥有较为独立的行政许可权,进行行政许可事项改为“注册制”、“登记制”或“备案制”的改革试点;实行区域进入无障碍制度,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国内任何电台、电视台、报刊社等文化单位,均可在特区设立分支机构。创新文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社会组织的审批注册制度与双重管理制度。改进文化企业创业环境,修订或废止阻碍企业公平发展的政策规定。
  (三)文化开放合作前沿地。在保障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前提下,在文化开放合作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双向的文化开放合作格局。打造跨境文化合作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文化国际化窗口区。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进出口和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赋予特区更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审批权和文化交流自主权。推动建设特区文化圈,实现特区与周边城市在文化资源、文化分工、文化市场的共享与合作。
  (四)中华文化形象展示区。依托地方特色历史人文、现代文明元素,把特区打造成中华文化集中展示、传播基地。将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特色文博业、文化旅游业和原创艺术.以会同古村为切入点,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民间博物馆群”、“艺术收藏品展示交易中心”、“原创艺术基地”。依托地方文化产业园,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实验基地”,打造成数字出版产业基地。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强有力的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向有明,王玉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07).
  [2]黄晓东.设立文化特区种出一片“试验田”[J].南方日报,2010-10-12.
  [3]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难点和前景展望.人民网-理论频道,2011-10-15.

标签:深化 试论 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