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提高理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良方妙药”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工作,发现很多理科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偏低,信心不足。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妄图一蹴而就,可面对语文这浩瀚的大海,找不到门,摸不着道,望不到边,结果往往是铩羽而归。笔者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摆正心态 引起重视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水桶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一只水桶盛水得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对于很多理科生而言,语文便是“最短的那块”。可许多理科生在潜意识中有着一种不自觉的抗拒语文的心理,无法抑制自己对数理化的热情和虔诚,对“最短的那块”不以为意。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语文总分160分,不是无足轻重的学科,所以理科生要摆正心态,重视语文。学好语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高雅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教师可用一些实例进行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重视语文。比如:我国领导人大部分是理科出身,他们却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他们身上有我国传统的文人气质,温和与坚韧并存。我国四代领导人的书法作品,个个力透纸背,铿锵有力,显示出不凡的气魄和人格魅力,从中可以觉察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沉淀和浓缩。周恩来和温家宝总理的外交辞令令让人拍案叫绝,美文、佳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这些都得归功于语文!
  
  二、分层教学,树立自信
  
  很多理科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成绩每况愈下造成的。我国教育实行大课堂,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由老师按教学大纲集中授课,统一测试。这种测试强调了甄别和选拔功能,往往造成能力强的学生营养不良,能力弱的学生消化不良。既抑制了前者的个性发展,又打击了后者的学习积极性。
  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即现在提倡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最好采取隐性模式,照顾到全体学生,不宜对学生公开,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划定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学生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层次。
  分层教学应在教学中随时进行,而且在练习、提问、讨论、作业后要及时评价,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教师要热情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课堂良性循环。在进行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时,教师要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求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感受豪放的风格;对于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要求背诵课文,把握内容,领会思想。对于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求熟练背诵课文,把握作者的复杂心情,对“人间如梦”能提出真知灼见,掌握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教学目标不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因人而异,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每位学生都能在达到既定目标后,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多样教学,动态课堂
  
  课堂的单调乏味是理科生厌学语文的重要原因,“一家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不时给学生惊喜。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期待,让每个四十五分钟都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是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同时还可以组织讲坛、辩论、演讲、表演等多种活动。以巩固、拓展课堂知识,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强弱,都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愿望。《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在组织本课教学时,笔者采用了表演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笔者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当学生没精打采学生自愿组成三个小组,每小组由四名成员组成,分别饰演苏艾、琼珊、老贝尔曼和医生。以教室为舞台,以同学为评委和观众。演员们表演得投入、到位,其他同学在观看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演出结束后,评选出“最佳表演组”,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比试才能的竞技场。
  
  四、课外阅读,引发兴趣
  
  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落实课内课外阅读的衔接和整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有具体明确的要求:课外自读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此庞大的阅读量只靠课内阅读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学生除了阅读教材,间或会阅读读本和《读者》、《意林》等杂志,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不能取之一粟,也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节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样学生不仅全面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能激发对名篇名著的阅读兴趣,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向学生介绍《红楼梦》;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延伸到《三国演义》;学习《警察和赞美诗》,推荐学生阅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学习《边城(选段)》,建议学生品鉴《边城》全文等。
  在新课改的大旗飘扬江苏大地之际,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理科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这是一个需要语文老师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满怀热情,投身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就能让学生尽享文字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标签:妙药 良方 理科 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