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侗歌海洋】 侗歌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村里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唱得一口好歌。这里的侗族大歌曾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纪可梅女士称赞为“侗歌海洋”。   从高处望去,高耸的鼓楼, 横跨的花桥,错落有致的村落木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如同“玉带”贯穿全村,不时有调皮的孩童在这里捉鱼戏水。泛黄的梯田,木楼人家,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美景。
  78岁的吴显忠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侗族歌师。他一生钟爱侗族大歌,在12岁时就展露出传唱侗族大歌的天赋,能唱出近百首侗族大歌。勤奋好学的他善于收集和积累先人留下的精彩词汇,根据灵感创作新的侗歌。
  成为歌师后,他将侗族大歌传授给村里无数的腊汉(小伙子)、腊乜(姑娘)们。村里的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有的还走进专业文艺团体,成为侗歌歌师。
  现在虽已年近八旬,老人仍然坚持每天亲自为村里的儿童传授侗族大歌、芦笙和琵琶。
  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村里的小腊汉(侗族儿童)们就会穿着传统的侗族服装,打着手电来到老人家里学习侗歌。
  “这些孩子调皮,要哄着学。有的孩子学几天就不来了,要去找他们来学,侗族大歌要他们去传承和发扬。不学怎么行呢?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老人的言谈中流露出一丝的担忧。
  吴显忠的家庭是个典型的侗族大歌之家。吴显忠77岁的妻子也是一名侗歌歌师,18岁时被北京一个艺术剧院选中,因家人极力反对女孩外出,铸成了老人终生遗憾。热爱侗歌的老人现在说起这个故事仍伤心不已。如今老人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了侗族大歌的传唱上,每天教村里的腊乜(姑娘)们唱侗族大歌。
  两位老人的六个子女和孙辈们从小口耳相传也都是侗族大歌的传唱者,两位儿子成为侗歌歌师。
  铜关村历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侗歌种类丰富、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而闻名。铜关村有十几位像吴显忠这样的资深歌师,在他们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老年歌队、青年歌队和儿童歌队。歌队取名为“铜关500原生态侗族大歌队”,其含义为:铜关地区最初是500侗族人的聚居之地;侗歌具有500年以上的传承历史;歌曲种类繁多、不低于500首;侗族传承人不低于500人;侗族大歌500年后定能齐放异彩。
  如今,在全村1200人中,会唱侗族大歌的人数就占到总人数的8成以上,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孕育了吴定辉、吴永英、吴定英等有名的侗歌歌手。
  铜关村一直把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贯穿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当中,“喜事节办”就是其中之一。据铜关村村长吴珍义介绍,该村的结婚、三招酒、起房造屋等喜事,都会将这个侗族文化溶入,几乎每一次节日都唱着侗歌,群众积极性很高。
  白天忙于农活的村民,夜晚都会穿上传统的侗族服装,聚集在鼓楼前一起学唱侗歌,用侗歌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大歌流行的铜关村,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这里的人们是真正的生活在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环境中,这里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标签: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