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决心书 > 正文

何世无有【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野】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马说》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是韩愈《杂说四首》中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进一步指出“伯乐”对于“千里马”命运的重要作用。
  作者由感叹无人识才开篇,对于“千里马”来说,如果没有人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它的特长就发挥不出来,就等于没有“千里马”。所以作者开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告诉我们“伯乐”才是“千里马”的知音。接下来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却写出了尴尬的事实,也提出了全文的主旨:没有“伯乐”,“千里马常有”也就等于没有。那些“不识马”的养马人,即使面对着“千里马”,也只能让它们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于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两个“不”字道出了“千里马”命运之不幸、结局之惨痛以及作者的惋惜之情。
  “千里马”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为什么人们却发现不了呢?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能行千里,食量自然是很大的,“一食或尽粟一石”,那些“不识马”的喂马人按照一般马的食量去喂养“千里马”,自然无法让它们充分发挥才能。“千里马”也要讲究“食”“力”与“行千里”的关系,食饱才能有力,有力才能行千里,然而“千里马”“与常马等不可得”,吃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日行千里呢?作者连用几个“不”字道出了被埋没的“千里马”的满腹委屈,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
  那些“不识马”的昏庸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他们非但不责怪自己有眼无珠,却厚颜无耻地“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真是愚昧无知!“执策而临之”,“执”和“临”两个动词把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满腔的悲愤自然化成了一句话“其真不知马也”,对“食马者”的罪行表示愤恨,对马之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四个“不”字将作者的感情逐渐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重重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便跃然纸上了。
  《马说》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韩愈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借“千里马”的遭遇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怒。
  
  课文背后的故事: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号称“文人之雄”,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文学改革。韩愈的古文主张有三。其一,文以载道。韩愈创作了三百多篇优秀散文,明确提出了“文以载道”的创作主张,成为“古文运动”的核心理论。在这里,“道”指的是孔孟之道,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性。道是主体,是作文的灵魂;文是手段,是宣传“道”的工具。其二,陈言务去。韩愈主张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反对抄袭前人文字的不良风气。其三,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认为只有不平则鸣的作品才能感人,强调个人经历对文章有重要作用。

标签:草野 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