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军校国防生 > 正文

【细节让教材“化蛹成蝶”】化蛹成蝶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活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用教材教”就是不再把教材看成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将教材看成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的一种载体,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改编,通过再加工、再处理教材,实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真正把教材内容用“活”,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化蛹成蝶”,其中我们可以从细节入手,适当加工,这样容易取得成效。
  
  一、 补个连接点,呈现更自然
  
  实验教材的内容、环节等之间联系,不象旧教材编排的那么具体,往往跳跃性比较大。怎样把这些内容比较完整、自然的呈现给学生,是教学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新课的导入,环节的过渡、铺垫等,该补充的要适当补充,沟通联系,完整而生动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如“东南西北”平面图教学,教材只有出示一幅未完成的简单平面图,如果直接由教师呈现这样枯燥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我在教学中作了很好的尝试。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校园的景物之后,问:“你们说得很清楚,可是这样听过之后容易忘记,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提出各种的解决方法。有的说用语言写出来;有的用照相机、摄象机拍出来;有的用图画出来。通过比较之后,就自然引入平面图教学。添上这么一个自主引入环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平面图就有更深的了解。原本生硬的教材内容,有效的实现软着陆。这时的学习实际上就成了一种内需,激发了学习潜能。
  
  二、 调个程序,展开更有力
  
  四年级教材中“找规律” 的重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同时会灵活运用这种规律。教材只在例题中安排了小兔、手帕等一些不封闭图形中的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间隔排列,让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但是在后面的练习中却出示了“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可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这是一个和例题截然不同的题目类型,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于是我把例题教完之后又变式成:“小兔围成一圈”来进行教学,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了在把不封闭图形变成封闭图形时,会多出一个小兔,为了形成间隔排列,必须去掉一个小兔,接着又让学生与例题1进行比较,从而学生发现了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图形的区别,这样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这样把练习题调换程序之后,学生顺理成章的解决了封闭图形中所有的间隔排列问题,同时也充实了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需要我们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分散教学难点。有启发性、思考性地展开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安排可以从总体着眼,细节调整,以求高效。
  
  三、 重组例题,脉络更清晰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对于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的结论,教材有时会以简单的过程予以呈现,或以“容易看出”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流动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作为教材的开发者,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努力展现其丰富的过程,使教材成为学生从静态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先把教材研读了好几遍,教材是从“40÷60”和“50÷60”两个例子入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引出循环小数概念的,然后就是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这一知识,最后从“你知道吗?”一语带过小数的分类以及循环小数的有关知识,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在计算过程中碰到的现象有着较大的差距,我总觉得教材这样安排教学程序有些欠妥,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改为“14÷16,40÷60,50÷60,58.6÷11”这四道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后产生疑问,自主分类。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引发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最后重点研究循环小数。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对比,知识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描绘出非常有创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最终实现了新知的自主建构。
  
  四、 留有空白,余味更“鲜美”
  
  在小说《美食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位名厨在做最后一道汤的时候忘了防盐,等他发觉以后拿了盐奔进店堂时,人们已经把汤喝光,一至称赞:在所有的菜中汤是第一!原因是食客们先前食用的盐已经达到了饱和点,所以最后的无盐之汤已经达到了有盐之鲜……在教学中合理把握空白点,也能达到无胜于有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在第一个环节的设计中,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牛被系在一个牛桩上吃草,吃了一圈正好形成一个圆,这样从生活延伸到教材,从“白”过度到“黑”,认识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在第二环节中我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用圆规画出圆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找出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种从“黑”到“白”的布局,真正地达成了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化;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继续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索: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学生或同桌讨论,或先猜想,再动手验证……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汇报交流中的方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有的用直尺量出圆中线段最长的,再找出圆心、有的用三角板夹住圆的两边得到直径再找出圆心、有的把圆对折两次直接得到圆心……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课堂结束时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品尝到了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的体验和乐趣,同样这种留白的处理与最后一道菜不放盐的策略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余味,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主动驾驭教材的热情和意识,一般会对例题作出相应的处理,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缺乏分散,学习将使人不堪重负;缺乏整合,知识会变得支离破碎。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教学境界。在教学中要时刻树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完善教材的意识,让教材为我所用。
  
  五、 人文处理,练习更精彩
  
  现在有些教师认为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的,数学教学只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条理性,会计算,会解答应用题和几何题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至于人文教育与数学教学那是很难联系上的。这种观念不但普通,而且根深蒂固。熟不知,没有人文性的教育,课堂则缺乏活力和生命力。在“统计:求平均数”一课中,我安排了一组明辨是非题:同学们,伸出你热情的双手,你会拥有许多朋友,解放路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如果让你也捐助,你准备捐多少?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们两个平均捐了多少元?最后进行总结: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献上我们的爱心,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让他们摆脱无知和贫穷……老师把这一题经过人文处理之后,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又把爱心教育很好的渗透到了数学教学里面,把本课的教学推向一个高潮。课堂中的人文处理,可以使亮点更精彩,师生相处更和谐,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以上所述仅是一孔之见,可能不准确,也不全面。教材的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方法因人而异,艺术有自身的规律,不敢越雷池半步,或者跳不出教材的束缚,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哪怕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特别是在一纲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对教材处理艺术的轻视、忽视甚至漠视,可能导致我们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沈银大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213000)

标签:细节 教材 化蛹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