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军校国防生 > 正文

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走出人生误区观后感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一课程改革在我区全面实施已几年多,目前正呈篷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此,本人想就课改中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满堂灌”式的教法已不可取,其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故大家弃而远之。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却又浮出一种“满堂问”的现象。有些老师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认为只要课堂越热闹就越好,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主要表现在:(1) 教师只求“表面热闹”,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教师提问过于泛滥,所设计的问题欠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2) 提问的方式单一,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缺乏提问的艺术性,就连简单易懂的知识都要设计几个不必要的小问题,造成整个课堂都是老师不停地问,学生机械的回答,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事实上,启发式教学是要求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规律,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能同等。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就越好,也不是笑声越多就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问而不滥”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要精心设计,环环想扣,切勿过滥。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新教材中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每节内容蕴含的知识面都很广,但不少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只会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地套公式、定理,老师缺乏必要的精讲点拨,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甚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已不敢张口说话,对“讲”很忌讳,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其实,教师该引的还要引,该问的还要问,该点的还要点,该讲的还是要讲,方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有的教师不单“少讲”,还“少练”,担心多练了有“增负”之嫌,把“精练”错误地理解为“少练”,这种做法也是错的。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师教学用书》,不细心钻研教学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甚至有的教师上课时干脆只带《教案设计用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切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是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的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在课本上狠下苦功,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个设计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教师教学用书》只是教学的宏观指导,而备课教案却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和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我们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都偏重于对教法的研究,而对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多数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素质很好,知识面也很广,并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地得以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不快。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到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教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我们教师在教法改革中切莫忽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做到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呢?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而教师的素质高低是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仿中求新,用中求实,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走出课改误区,推动课改顺利进行。
  2. 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改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方能使课改得以顺利进行。
  (梁国军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第一中学 536017)

标签:教学改革 误区 初中数学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