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看图作文 > 正文

高中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写作基本功】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重要。比如要学会弹钢琴,首先要学会乐理、识谱、指法等弹钢琴的基本功,然后再去弹具体的曲子。再比如学跳舞,若一个人想当舞蹈演员,他首先要学的就是弯腰、踢腿、劈叉、跳跃、翻跟头等基本功,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这些基本功,若他不学习这些基本功,一上来就跳舞行不行?跳几个简单的动作也许还可以,但要跳复杂的舞蹈肯定就不行了,要是让他跳巴蕾舞简直就是折磨,因为他没学过舞蹈的基本功,根本不可能跳出来。所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入手。加强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功的培养,这就好象是砍柴前的“磨刀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的语文写作教学,要求高中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要求学生写作时要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等。
   写作基本功的培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审题、拟题 高考作文评分的标准之一是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切合题意”是一类文的必要条件,而脱离题意作文则无异于给自己的文章判了“死刑”。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以近几年来高考中常见的话题作文为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按以下程序审清题意:
   (1)审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对关键词语(范围、性质、方向、程度,限制词、引导词、过渡词、主题词)应认真读,一要弄清这些关键词的明确指向,二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重点审视话题本身的那个词或句。
   (2)审提示:从提示中把握试题规定的内容和中心,把握选材的范围。
   (3)审要求:文体要求,题目要求,字数要求等。
   例如: 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这则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树叶,树根,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树叶对树根的态度。哪个角度最佳呢?当然是结合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批评“树叶有一点成功,便忘乎所以”的做法了。这从话题材料中的遣词可以分析出。“夸耀”“吵吵嚷嚷”,对树根“发脾气”,树根则是“温和的声音”,对树叶的批评、责备之意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材料不仅要读懂字面义,还要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树根可以象征些什么?树叶可以象征些什么?树根对树叶有哪些关系?从小处说,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家庭与成员;从大处说,集体、祖国、民族、人民与个人,都具有这种关系。因而,我们可以拟出标题如“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树高千尺莫忘根”等等。
  2. 关于作文中的“话题”和选材 学生写作的一大障碍就是没有话题,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话题。如:
   说人――身份、职业、性格,及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
   说事――故事、时事、新鲜事、特殊事;
   说情――亲情、友情、爱情;
   说理――辩证法、认识论;
   说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
   说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要使学生更容易地找到话题和材料,关键在于平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多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组织一些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多思考发生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环保问题、素质教育问题、农民负担问题、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新农村建设等,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最好能用文字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只要他们留心生活,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并坚持多写日记,那么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就一定会慢慢提高。再也不会出现写作时“无米下锅”的现象了。
   有了话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来选材。对材料的占有要“多”,而选材则要“严”,要善于精选,又要敢于割爱。选材的具体要求有:
   (1)围绕表现主题,选取直接或间接的能说明、烘托、突出和暗示主题的材料;
   (2)合乎典型性,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3)真实、准确,既合乎实际,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材料;
   (4)追求新颖性、生动性,即能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以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材料。
   3. 关于写作思路
  学生作文往往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其原因就是没有观点,打不开思路。对高中学生而言,所要表达的观点无非是论证是非,或者是表达爱憎。不同体裁的文章思路各不相同。
   写说明文,如写植物的说明文,主要有如下角度:介绍植物的形态、分类;介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理机制;介绍植物的栽培要点;介绍植物的功用等。对说明文的思路拓展可以是:观察(是什么)――思考(为什么)――-想象(还有什么)――问题(怎么办)。
   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就是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要把事情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写明白;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还要注意记叙的条理清晰;进一步加入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章便得以升华。
   写议论文,应教会学生运用结构模式去强化其写作思路。议论文的总体结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有: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综合式等。另一方面,观点的确立可以通过质疑、深思、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来拓宽思路。如对《诚信》这一命题,首先应理解什么是诚信(诚实、信用),接着追问人为什么要有诚信(立身之本),诚信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影响,以及没有诚信对个人、社会将会产生什么恶果,最后才是如何落实诚信的问题。
   高考作文中的材料作文,其写作的一般思路为:引述材料、提炼观点、论证观点(先正面论述,然后再反面论述)、联系现实、解决问题、深化观点。可以先概述提供的材料,然后分析“为什么”,接着就提出观点,再分析论证你的观点(可从正面、反面比较分析),接着联系现实,最后深化观点。
   对不同的体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打开思路。
   4. 关于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等级要求是“语言通顺”(即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发展等级要求“有文采”(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经常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现象:
   (1)语句不通顺,语病多;
   (2)语句无文采。描写人和事时不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基本修辞手法,语言平淡、乏味;
   (3)语言缺乏说服力。不会运用名人名言、俗语、典故、寓言、警句等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4)语言不规范,不恰当地运用网络语言。如在作文中出现“gg、mm、88”等网络语言。
   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抓好语言基础知识(如: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句的辨别和修改训练、语句的扩展和修饰训练、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关的课外活动,如背诵比赛、阅读比赛、积累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积累和运用词汇;学会联想与想象;学会观察生活,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并运用于写作中。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多运用修辞,使语句优美,富有文采。通过各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当学生有了兴趣时,作文教学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5. 关于书写和错别字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更应该重视作文的书写和错别字问题,特别是现在有了“每错一个字扣一分”的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应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少写、不写错别字,平时可加强同音字、形似字的对比、鉴别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努力提高书写质量。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从审题拟题、寻找话题和选材、拓展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等方面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他们在高考中写作困难的问题。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老师就“任重而道远”。?
  收稿日期:2011-07-10
  

标签:基本功 培养 写作 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