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夸张句 > 正文

高中语文语言运用【将“科学设疑”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高明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问题策略来推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科学合理的课堂设疑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 语文 科学 设疑 浅析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来并不说明他们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老师积极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也就是说要使学生会思,就得需要老师的精心诱导。在“诱”和“思”的联系上,“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节到“思”的频率上,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怎样才能协调好诱与思的关系,使学生明确思什么,怎样思呢?关键在于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而“诱”的成败又在于授课中疑问的设计是否巧妙,诱思的方法是否科学。
  一、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设疑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情感因素自始至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成绩关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促使学生更勤奋地学习,取得好成绩。可是据调查,在高中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提问的艺术,即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二、有梯度地设疑
  设计提问时,要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学记》中有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说明提问时要先易后难。因此我们设问时,就要在安排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做到由易到难,步步设梯,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梯”。
  阶梯式提问是日常教学中最易普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人人有思考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显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敢于积极参与,从而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
  三、“因材施教”,照顾全局的设疑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决不可忽视。所谓“因材施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又要能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科学备课,恰当“施问”,使学与问真正和谐地统一起来,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向学生问什么?怎样问?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在因材施“问”的同时注意照顾全局,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加以引导。
  四、渗透人文教育思想的设疑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令人骄傲的古代文明。作为炎黄子孙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财产,就必须学好语文。因此,语文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对于“人文”这样一个大的范畴,在语文教学的提问中应怎样体现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设疑。如字词解释、诗文背诵与赏析、文言词汇的理解与运用等。
  2. 注意体现思想教育的耀眼火花。语文教育离不开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故而在授课中要特别注意设疑,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学习传统美德,树立崇高理想。
  3. 注意知识的衔接与延伸。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外文化,我们决不可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在备课中设计相应的拓展知识,以便授课时加以提问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注入各方面的人文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尊重他们的人格、利益和各种创造及发展的可能性。
  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的设疑
  教师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口头语言,能把模糊的事讲清楚,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得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经常性地处于活跃状态,保证教学的成功。富于感染力的口头语言,是提问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能最直观地给予学生听觉及视觉刺激,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而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问题的设计及表述要明白、易懂、准确、严密,具有通俗性及规范性。即首先要根据学生听受程度来确定语义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地使用浅显、通俗、准确的语句,以保证学生从语义上能够听得懂。其次要注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晰、干净利落地进行表述,以确保语言上能使学生听清。
  语言要力求幽默诙谐,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切勿把课堂的提问演变成“法官”的 “审讯”。为此,教师在施问时应注意运用语言技巧(如多种修辞手法等),绘声绘色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给他们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这样,身在情境当中的学生自然会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展开思维,实现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设疑,不仅使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从字面、字缝、字背、字外上下求索去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师只有善于“设疑引思”这座桥梁,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华,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提高质量”的目的,体现“新课改”的教育思想。

标签:运用于 高中语文 科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