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怎样创设情景教学生写作文 [创设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思维]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谈谈笔者的浅显认识。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融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要能使学生更好地借助于具体情境,理解数学概念,要使学生欣赏到美妙与和谐,享受到欢乐与成功,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
  如:教学人教版七(上)“从不同方向看”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声像并茂),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著名词句《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
  问题2:学习数学要学会多思、勤学、好问,教师在正方体六个面中分别写了一个字:多思、勤学、好问,一个词中每两个字都分别在相对位置。观察正方体,你能只看三个字猜出另外三个字吗?(此时,全体同学都活跃起来,有些站起来看,但没有跑上来看)。
  师:你为什么要站起来看?
  生:我们要看上面的字。
  师:你们有些同学看不到右边或左边的字,可以跑过去看。
  师:你们要看几个面上的字就能猜出六个字?
  生:三面,是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
  这样就很快切入本节课的主题“从不同方向看”。
  本节课教材上没有情境,只是很简单的几句文字,很有必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要从不同的方向看几何体,怎样看,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非常直观,合情合理,很有必要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一展现,全体学生随即琅琅上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大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情境1过渡到情境2是很自然的,学习数学就要养成多思、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通过这项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几何体,对本节的主要学习内容基本上了解。
  二、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对解方程?x-3|=7这道题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小问题,把问题简单化:①∵?7?=7,?-7?=7,∴绝对值都等于7的有哪些数?②∵?a?=7, ∴a=7或a=-7,即绝对值是7的数是什么?③?x-3?=7,把x-3看作问题②中的a,于是,x-3=7.得x=10或x-3=-7得x=-4,不妨将x=10或X=-4`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10或x=-4是原方程的解。这样,阶梯式问题情境的提出,既分散了问题难度,使学生易学、乐学,又消除了学生畏惧数学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实用性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一些数学概念、语言已融入到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生活之中,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其渗透力愈来愈强。教师善于运用信息中传播的有关数学信息为题材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转化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途径。
  如我在教《中位数和众数》一课中,我新增一例题,上课一开始,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老张是一位农民工,一天,当他路过一家公司的门前时,看到了这么一则招工广告:“我公司由于业务扩展,急需向社会招聘员工一名,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1900元,有意者请速来面谈。”看完这则广告后,老张非常动心。于是他找到该公司负责人,经过简短的面谈后与该公司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老张仅领到500元的工资。老张感到很吃惊,随后他又去了解周围员工的工资情况,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达到1900元的。他非常愤怒,认定该公司恶意发布虚假广告。于是,老张便以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招聘员工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请问:小明能打赢这场官司吗?故事刚一讲完,全班同学便议论纷纷,有的说:“小明肯定能赢。”有的说:“不一定。”我问:“为什么呢?”并出示教材中“公司本月员工工资表”,之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于是全班同学都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5分钟后,各组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明输定了!因为通过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正好是1900元。紧接着,让他们讨论,认真分析一下老张为什么觉得因被“蒙骗”而决定打一场没意义的官司?有的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周到,被诱惑人的高工资冲昏了头脑。” 有的说:“小明缺少社会经验,冒然行事。”……经过一翻讨论后,再向他们揭示了小明“受骗上当”的本质原因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进而向他们讲解新课,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敏捷地发现数学问题,勇于探究,形成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方法。
  四、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的有趣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钻研、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时,可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解题策略的开放、题目条件开放、所求问题开放、及题目答案的开放。在教学中提倡教学方法百花齐放,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拓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纳入教学活动,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如“正方形性质”一节教完后,笔者曾编出引伸题:用现有的一块正方形土地建花园,打算将其四等份,在每一等份中种上不同颜色的花草,请你设计出你觉得比较美观的多种方案供选择。看起来是简单地一引伸,其实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已经营造了求异与创新思维的问题情境,起到了刺激学生感官、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欲望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勾绘出自己多样的设计蓝图,学生不仅用数学的思维考虑将其四等份,而且还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探寻,把数学、美学、创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转变那种防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545514广西三江县富禄中学)
  
  

标签:创设 情景 思维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