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礼仪 > 正文

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解读 2018高职高专精品课程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文章解读了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公平性,即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以效率促公平。在举措上,通过挖掘高职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通过示范辐射促进高职院校间的公平;通过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的公平;通过限额分配促进专业大类间的公平。
  [关键词]精品课程 公平性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作者简介]郭雪营(1988-),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崔勇(1958-),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陈雪翠(1988-),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19-03
  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在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展开的。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精品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
  截至2010年,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建成1023门精品课程。对建设过程中体现的公平性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对口援建”等举措缩小不同教育类型、不同院校、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大类间的差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意蕴
  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公平性意蕴,即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效率促公平,以发展促公平。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与共享。
  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就指出公平和效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形式,“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这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在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高层次的公平。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取法于邓小平的公平实现路径,“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资源的投人适当向先天条件好的教育系统倾斜,利用优势系统充分发展形成的辐射作用。
  二、“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选择效率,以效率促公平,该模型(如图所示)的构建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以发展促公平”的思路,是邓小平公平效率观在教育上的反映。
  
  (一)“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呈现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资源的大部分投入优势子系统,使其优先发展,形成与劣势子系统间的“势能差”,利用政策倾斜实现资源在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优势子系统构建的共享平台,可以减少和避免劣势子系统不必要的投入和重复开发。通过初次的“分类分层投入”和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实现各系统间的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型解释
  1 “效率优先”,强调发展性。该模型适用于“资源有限,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系统。如果优势子系统是本科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大类,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法律、环保气象与安全专业大类。通过优势子系统的优先发展,辐射带动劣势子系统。
  2 “兼顾公平”,强调公平性。模型中优势子系统和劣势子系统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表示,说明两者的发展水平和目标不同。应该制定向劣势子系统倾斜的政策,保证资源顺利完成“二次流动”;制定不同的分类评价标准,促进各子系统自身特色的发挥,最终实现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下的举措
  (一)挖掘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之初,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处于劣势,2003年本科申报通过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是127门,而高职高专只有24门,所占比例仅为15.89%。此后,评审工作对高职高专的关注日益提高,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特色不明显,有“压缩”本科的痕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都处于“劣势”。然而,2003~2006年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与本科共用一套,这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2007年起,高职高专独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建立。2008年,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课程设置”,对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的定位和设计提出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此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教学效果等各项级指标也越来越强调高职特色,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驶向“快车道”。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挖掘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建成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课程,使高职高专不仅在规模上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在质量上与本科教育“并驾齐驱”,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二)示范辐射促进高职院校间的公平
  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水平高,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先天”优势,加之评审的流程是“在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地方教育部门推荐”,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由“优势转移”导致的不公平。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林宇处长针对这种情况指出:“部分推荐不是以质量作为衡量课程优质精品的唯一标准问题。且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的操作中,地方在推荐时往往以支持示 范校为名,增加示范校的精品课程推荐数量,产生不公平推荐的情况。”有学者统计,2003~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数目排名前10的只有1所不是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数排在前10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到2009年建成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共计160门,占总数的19.66%,出现精品课程的建设过分集中在示范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均衡现象。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强调社会服务的功能。自2009年起,高教司按年度对精品课程的网络开通及资源共享情况进行复核,按照复核结果决定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保留与否。这一举措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带动了一般院校精品教材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资源的“二次流动”。同时,一般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同促进院校间的公平。
  (三)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的公平
  据统计,精品课程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相适应。2003~2010年,精品课程建设总数排名前三的是广东、浙江、江苏,共计332门,占全国的32.45%。而排名后十的安徽、云南等省份共计41门,仅为全国的4%(如表2所示)。再以具体省份为例,广东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优势明显,几乎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而云南、海南从2006年才有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通过审批,新疆、甘肃、内蒙古2007年才实现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青海第1门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在2009年,宁夏是2010年,不得不承认,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区域间的差距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展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行动,结合不发达省份的特色资源,帮助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精品课程的建设。2006年1月,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实现双方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对口支援不仅帮助许多西部省份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带动了西部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的公平。
  (四)限额分配促进专业大类间的公平
  为合理规划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分布结构。教育部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2006~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分专业配额表”,供各申报单位参考。配额表中计划建设的精品课程共计1000门,其中机动指标185门,根据基本配额数来看。制造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位列三甲,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基本相适应,是对产业倾斜的具体反映。实际入选数排在前三的是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按完成配额情况排序,前三名的依次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完成率均超过150%。2010年入选的精品课程较2009年有显著增加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基本配额的有生化与药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在类,完成平分别从2009年的72.97%、67.80%、54.00%增加到2010的113.51%、98.31%、82.00%。总体来看,各专业大类完成率仍有较大差距,如材料与能源大类基本配额为19门,实际完成_人选的是34门,超额完成78.95%。而公共事业基本配额为30门,实际完成12门,完成率仅为40%(如表3所示)。
  由于课程设置和目标的不同,专业大类间资源流动比较困难,通过限额分配的方式均衡各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然与应然仍有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资源的投入上,优势专业大类占用了较多的资源;二是优势专业与劣势专业结构相差较大,难以形成资源的“二次流动”。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投入适当向公共事业、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专业大类倾斜,探索通畅的资源“二次流动”渠道。同时加强专业大类内各个专业间的合作,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
  四、结语
  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公平性,但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院校间、区域间、专业大类间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进一步促进各系统间的公平就需要高职教育的实践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进一步挖掘高职教育特色。示范高职院校利用示范辐射作用及资源的有效共享带动一般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东部示范高职院校通过对口支援的方式促进西部高职院校的发展;国家通过限额分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方式保证各个专业大类间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可见,高职教育特色的挖掘、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政策的倾斜是保证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公平性的关键。

标签:公平性 高职高专 解读 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