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浅谈施工降水的步骤及一些防范措施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大多数建筑施工中,施工降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在开挖基坑时如果地下水位如果高于基槽,那么地下水会不断地深入坑内,会影响工程质量及工期。所以,对于施工降水方法及一些细小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必须要掌握。以下是我个人对施工降水的步骤及一些防范措施进行的总结。
  【关键词】施工降水;地质条件;稳定性验算;涌水量计算
  
  对于现在的许多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高于基底导致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所以施工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的必要步骤。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施工降水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降水设计有关参数。然后根据工程概况确定开挖的方法。并确定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基坑的宽度。最后设计建筑主体结构基坑维护。在设计时涉及的深度以及标高可以以地面的绝对标高为准。
  根据当地的测绘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勘察报告,确定本场地分布的地层主要是什么。确定在地下水位线以上主要有那些土。假设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然后确定该深度以下主要分布层是什么。一般为粉土、粉砂、粉细砂层。根据地层的水文地质特性,上部以粘性土为主的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质粘土的渗透性较差,其渗透系数一般可达10-7cm/s。而下部的粉土与粉细砂层的渗透性较好,土层中的含水量较大,地下水的补给速率也较快。根据本场地的该两大层土的分布与埋藏条件,按其水文地质类型,可分为:上部潜水层,下部承压含水层型两大类型。根据勘察报告,下部承压含水层为影响施工的主要含水层。
  降水的目的是:通过降压井抽水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底板突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基坑开挖后基坑底的稳定,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
  根据设计及实际的地质情况一般需将承压水水头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0m左右。
  基坑底板的稳定性验算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我们详细看一下其计算过程。
  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
  H?γs ≥ Fs?γw?h
  其中:H──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γs──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加权平均重(kN/m3);h──承压水水头高度,静止水位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γw──水的重度(kN/m3);Fs──安全系数(取1.05);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数据,确定基坑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土层的重度,设为18KN/m3,该基坑开挖的大越深度,以及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后根据所得数值算出基底的覆土压力,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的顶托力,最后检验基地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验算结果进行分析,如果下部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即基坑会发生突涌现象。故该部位在基坑开挖时必须降低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的要求。需降低的值如下:
  h降=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的值/γw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出承压水水头降至地面以下多少时,才可以保证基坑底板的稳定。
  最后计算出涌水量,在采用轻型井点排水法时,根据用水量的大小确定井数的多少。由于非完整井在相关规则手册中并未给出计算公式,所以用公式算出的涌水量都是完整井的涌水量一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Q─基坑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S─基坑水位降深(m);r0─基坑等效半径(m);R─降水影响半径(m);H─?水含水层厚度(m)。
  然后在计算出单井涌水量q,然后用基坑涌水量除以单井涌水量得出井口的个数。进而可以设计各井点的间距。然后进行井点管的埋设,一般先先排放总管,然后再用弯联管把井点管与总管连接,最后安装抽水设备。
  安装抽水设备前要进行相关的抽水试验目的是测定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且确定该区域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其中包括:①水平渗透系数Kh与垂直渗透系数Kv;②越流因子(无量纲)Br;③压力传导系数a;④含水层的各向异性系数Kv/Kh。然后根据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初步设计降压井。然后根据降水目的与要求及降水目的层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何种形式抽水试验。然后进行井位布置以及井深和井径的设计。采用非完整井非稳定流的方法进行抽水试验,做一次抽降。根据降压井的实际出水量选用何种形式的潜水泵。水位观测仪器采用毫安表式水位测量计,抽水井及观测井的水位读数均读到厘米。之后进行动水位测定和观测出水量。最后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最后要进行抽水实验结果分析可能由于受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可能承压含水层顶板起伏很大,因此抽水试验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时,可以不考虑。
  结束语:其实施工降水的过程并不复杂而且它的常用方法只有集水井降水法和轻型井点降水法两种。但正是因为其步骤不太复杂,我们在实施时才更要小心,不能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牛季收.土木工程施工[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7.
  [2]常莉,李君.基坑施工中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4).
  [3]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少龙(1989─),河南许昌人,现就读于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标签:降水 浅谈 防范措施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