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致谢 > 正文

江浙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_苏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近期的调研发现:当前苏南中小企业融资难呈现了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小,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难;通过正常渠道从银行获得信贷的真实融资成本急剧上升;缺乏过渡性制度安排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战略,挤占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渠道;未发现大规模“高利贷”现象,但民间融资成本较高等等。文章从融资环境视角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苏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在刺激经济增长、促进行业竞争、推动产业创新、增加国家税收、创造就业机会和吸收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10月,受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创新经济研究院委托,我们对当前苏南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 苏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特征
   在近期对苏南中小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直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了2011年以来融资比以前更难的迹象。与以往相比,目前苏南中小企业融资难呈现了如下一些新特征:
   1. 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小,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难。苏南地区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大多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和代工为主。根据当地工商联合会的统计,与前年同期相比,大部分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上涨30%~50%左右,普通工人工资上涨30%~40%,部分高级工(如电焊工等)上涨幅度甚至超过100%。部分企业主表示:他们相信国家能通过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物价,降低原材料上涨幅度,但劳动力成本继续大幅上升的趋势却难以抑制。难以招到合适的工人,特别是肯吃苦的年轻工人和技术熟练工,已经成为困扰苏南许多企业的重要问题。大多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产业链末端,无法向下游转移上述生产成本,只好通过牺牲自身利润来承担,从而导致融资更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缩减了用工需求,通过技术创新节省了原材料,通过一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冲了原材料价格风险,今年的经营状况甚至创历史最好成绩,这些企业遇到的融资障碍很小。可喜的是,目前苏南中小企业主十分重视健全公司治理机构,几年前曾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些内部关键因素,如自身信用不佳、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等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范、信用记录良好。
   2. 企业通过正常渠道从银行获得信贷的真实融资成本急剧上升,虽然中国人民银行现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但大多中小企业实际获得贷款的真实利率成本接近20%,有的甚至高达30%。一是,大多银行采取了对基准利率上浮的政策。根据目前的规定,作为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的农商行,贷款利率上浮的最高幅度可以高达130%,达到基准利率的2.3倍;城商行只要不超过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即可;即使是工、农、中、建等全国性大银行,也普遍采取了上浮措施,上浮幅度大多在30%~50%。二是,银行捆绑销售贷款导致中小企业可利用的实际资金大幅减少,提高了企业真实融资成本。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必须拿出贷款金额的10%~20%购买银行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必须同时拿出贷款金额的20%~30%作为存款。银行“截留”后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资金仅为50%左右,却要支付100%的贷款利息,真实贷款成本仅这个环节就增加1倍。三是,票据贴现和承兑汇票等短期融资的真实成本大幅提高。一些银行向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并不直接提供资金,而是让中小企业拿到承兑汇票后再向银行申请贴现去获得融资支持。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企业既要支付贷款利息,又要承担贴现利息负担,导致企业真实融资成本成倍增加。四是,贷款承诺费、为获得贷款的公关等其它费用将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真实融资成本上升。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中,不少企业反映,2011年他们获得银行贷款的真实单位融资成本比去年上涨了40%~60%。银行和中小企业地位不对等是导致真实融资成本高企的根本原因,银根缩紧的货币政策为银行这种“高价放贷”现象创造了条件。事实上,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这种“高溢价”空间,在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一些银行已经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国家和地方2010年和2011年的季度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中小企业的贷款量不论从绝对数额还是增速上都超过了大企业”特征,但这却掩盖不了真实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将中小企业带向融资绝境的残酷事实。这种融资难的特征主要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落后于企业改革步伐导致的,特别是银行业的垄断市场结构造成了企业融资地位的不平等。
   3. 缺乏过渡性制度安排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战略,挤占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渠道。苏南的中小企业大多以制造业为主,属于第二产业,虽然利润空间可能低于第三产业,但其对社会的就业贡献巨大。近年来,我国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步骤明显加快,金融支持政策也随之倾向第三产业。在有限的金融资源下,许多中小企业都十分理解和支持这一政策,但他们认为,制造业的转型需要有个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一些正处于上升轨道,具备做大做强实力的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金融支持,不能机械性地为提高“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而挤占制造业融资渠道、缩小制造业融资规模。
   4. 苏南地区未发现其它地区出现的大规模“高利贷”现象,但民间融资成本较高。在信贷紧缩的宏观背景下,处于生产链末端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面对上游企业的现金支付比例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面对回款周期压力。一些中小企业只好转向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求助,从而推高民间借贷成本,目前平均月息在2分~3分。由于苏南中小企业获得的民间融资大多时间短、规模小,因而目前暂未发生大规模“高利贷”现象和企业“倒闭潮”。但必须警惕几种已经出现的现象,一是,民间融资成本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二是,少数企业为迷恋民间放贷的高额利润,正逐步放弃主营的实体业务,致使企业风险急剧上升;三是,一些买方企业刻意拖欠卖方企业货款,转而转给小额贷款公司或直接放贷一段时间后再结算,卖方中小企业回款风险加大;四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融资条件“寻租”银行贷款,再加息转贷给中小企业,成了第二银行,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尤其是利率上升时,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大多低于贷款利率调整幅度,诱使民间资本另寻高收益,流向高利贷市场。
   5. 中小企业难以切实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国家出台了《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江苏省先前出台了《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相关规定;苏南地方政府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然而,苏南不少属于政策支持的中小企业现实中却几乎没有享受过担保、贴息、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等各种金融支持政策。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一些创新性金融工具更是无人指导操作。总体上,这些政策缺少政府部门、银行部门、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更多地停留在舆论宣传上而难以落实,从而使不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丧失了各种可利用的融资机会。
   二、 改善外部融资环境是相关政策制定的主要立足点
   中小企业借贷困难的问题不是最近才有的。上面的分析表明:目前融资更难的原因既有中小企业本身的愿意,更有金融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的原因。也就是说,社会普遍认为的“银根紧缩导致可贷资金减少”并非主要原因。事实上,本次调研发现,我国社会流通闲散资金规模巨大。而且,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大量的具体措施,但中小企业至今仍未走出融资困境。
   我们认为,各项措施“治标不治本”的重要原因可能在于政策制定的立足点发生了偏离。根据金融生态理论,一个健康、完善的融资环境会孕育出高效的、充满竞争活力的金融主体,推动金融市场优化配置资源,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之将阻碍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因此,构建并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是疏通融资渠道、突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关键。
   所谓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选择与运行过程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按照融资环境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内部融资环境和外部融资环境。内部融资环境指对在中小企业筹资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内部因素总和,如企业规模、企业偿债能力、企业科技水平、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对融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企业信用等。外部融资环境指对在中小企业筹资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总和,如法律政策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等。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反复选择的过程。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需从改善融资环境着手并立足与长期。
   内部环境特征主要是由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决定。客观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自有资金不足,缺乏有效担保或抵押物,内部治理水平不高等方面。主观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内部财务体系不规范、信用观念不强等方面。对于内部环境而言,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是融资关键,因而,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总体上,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苏南中小企业主观性特征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突出性的问题主要是自有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担保物或抵押物。因此,改善外部环境将成为苏南各级政府未来制定各项相关政策的主要立足点。
   三、 完善外部融资环境的具体措施
   对于各级政府而言,政策制定的重点视角应是通过优化融资环境来理顺融资渠道,从而解决融资难问题。具体而言,可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筑规范、高效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把民间借贷引入到有监管、透明化的正规渠道,做到政策有效“落地”。目前江苏急需要理顺相关部门的职能,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制度,细化各项政策,制定《中小企业银行管理条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条例》、《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条例》、《个人放贷管理条例》等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政府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的责任范围、权利义务、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 积极推进社会征信和信用评级体系工作,净化社会信用环境。政府应引导并支持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银行业贷款业务依靠人海战术和实地调研等形式了解企业信用的模式,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库,形成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商业银行等信用信息共享局面。
   3. 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打破金融业过分垄断的市场结构,健全适用于不同特征中小企业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单纯依赖一种金融产品,或一种融资渠道,很难解决不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要细分市场,使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对应配置于不同地区、不同经营规模的中小企业群体。已经推出的融资担保制度、中小企业板、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板市场等措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简化。多元化金融体系构建的总原则是,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正规金融健全和非正规金融规范协同发展,直接融资体系推进和间接融资体系完善相结合。在政策性金融方面,重点支持的对象是优化国家产业结构的中小企业,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可考虑组建地方性、区域性、专业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将政府支持的部分政策性资金注入进去,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用途。针对我国目前大银行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竞争过度的状况,建议选择一至两家甚至更多银行,进行分拆,使之经营规模适用于为中型企业服务。当前应将非正规金融从地下状态引导到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之中,承认既有的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鼓励和引导发自民间的各种金融组织创新,形成一个处于公开监管之下非正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金融网络。同时,应制定出统一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在股权市场,应在完善产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发展风险投资,为有效降低风险,可选择重点发展私募股权基金。
   4. 配备并完善类似于交易所的统一融资服务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在目前的基础上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考虑配备统一的中小企业金融交易中心。在这个中心当中包含了中小企业信息系统、信用评价系统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业务系统以及政府的资金投入系统,利用中小企业金融交易中心的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这是降低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成本和风险的关键,也是政府降低政策成本、提高政策针对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柴青宇,柴雪歌,时延鑫.金融危机下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2. 戴璐.“双高”现象、银企博弈与转型经济融资环境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10,(2).
  3. 任曙明.环境动态性、战略资产与债务融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
  4. 万芊.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与地区金融环境差异相关分析.新金融,2011,(4).
  5. 肖远企.为小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融资环境.中国金融,2011,(18).
  6. 叶康涛.声誉、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2010,(8).
  7. 邹世春.国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研究.中国外资,2011,(14).
  8. 周文龙.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融资环境.国际融资,2009,(7).
  9. 周小川.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中国金融,2009,(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我国管理通胀预期与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研究”(项目号:10CJY064)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转型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异质性研究”(项目号:09YJC790152)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范存斌,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南京师范大学金女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副教授;封思贤,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2-02-18。

标签:苏南 探析 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