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因数与倍数评课稿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因数与倍数评课稿

徐萍 五年级 《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 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 一些感想。

首先我说说这两堂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第一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 是认识因数和倍数,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因数和倍数。其次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 和倍数。第三部分是了解因数和倍数以及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特性。第二堂课先 建立了整除的概念,理清除尽和整除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认识因数和倍数,最 后让学生学会描述因数和倍数。

(即 4 句话: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 是谁的约数。

) 接着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的上法比较严谨,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练习,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因 数和倍数并能正确描述,同时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根据因数和倍数的特性解决问 题。完成了本课的技能目标。在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得很充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 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在这一课的导入中,教师用乘 算式,让学生先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对 7×3=21 给出描述性的语句“我们说 7 是 21 的因数,3 也是 21 的因数;21 是 7 的倍数,21 也是 3 的倍数。

”这个导入,除 了在乘法里出现了因数这个词和本课内容有关联外,其他关系并不大,用这样的练习作 为切入点,它的用处并没有体现。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醒: “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 0” ,在这里, 我觉得教师给出的定义一定要准确“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0”以外的自然数。

”说到 这个 0 是否除外的问题,人教论坛上还有争议,因此对这个问题暂不考虑。在判断是否能说 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中, 对于加和减题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判断, 我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题“判断 8÷4=2,4 和 2 是 8 的因数,8 是 4 和 2 的倍数这句话的对错” 很有价值,让学生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第三,在找 36 的因数中,教师对找的方法进行了指导,要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在这里教 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 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 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第四,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有一题讲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 20,问学 生这个数是多少。这题是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特性的反馈,在这题完成后,我想到了一个练习 题“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18,找出这个数的其他因数” ,这样整合特性和找一个数的因数这 两个知识点。还有一题在数轴上面标出 3 的倍数,在数轴下面标出 4 的倍数,这里出现共同 的点,这样的话能否对公倍数适当地提点一下呢?让学生留点疑问结束课堂教学,为后一课 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堂课的开始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归类,分 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素材来 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除 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给出的整 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 0,那么在定义给出时,应 向学生说明除 0 以外的自然数。篇二:因数与倍数评课稿 听《因数与倍数》有感 陈卫红 开学初,有幸听到同组黄老师的一节《因数与倍数》 ,感受颇深,特别是黄老师能够在教 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索,只是在适当的机会给予指 导,让我印象深刻。

黄老师以“用 12 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这个问题开展教学 活动。让学生充分想象,讨论,提出“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说出“2 ×6=12”老师追问“猜一猜他是怎么摆的?” “还可以怎么摆?”??这里虽然没让学生动手操 作,但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达到了相同的目的。最后在课件上展示每种摆法和相应的 乘法算式,顺势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教学过程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抽象,学生在自 主体验下感受到了数与形的结合,并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降低了教学难 度,效果较好。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黄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 存的关系,首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说说在描述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当学生有困难时,黄 老师并不着急,适时地给出了同桌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讨论渐渐地得到结果,这一过程才 是真正学习的过程。在找因数和倍数特征时,学生也是充分讨论,在合作中发表意见,获得 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形成了合作讨论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 36 的因数对于刚 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黄老师在学生交流时找了一个没有 写完整的同学交流,适时提出“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突出了有序的重要性。

最后黄老师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内容围绕教学重点,基础练习学生参与率高。最后老 师还设计了有一定的挑战性题目。

“猜一猜 1-100 这 100 个数中,哪个数的因数最多?”让学 生体会到了并不是数字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学生的数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总之,不论是展示课还是常规课,黄老师有很多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教学技能。篇 三: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课题: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 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 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因数与倍数评课稿)也基本完成了整数 四则运算的学习。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 则运算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观察能力、想 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 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 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 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由于其抽 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我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 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 观,并把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为: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判断一个 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 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 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确定为: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 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五、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 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 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总结 反思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找事物关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数学中自然数和自 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排队做操的情境体验来说出排队的不同方案,并写出算式,学生充分经历了 “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因数和倍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因 数和倍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根据算式介绍因数和倍 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模仿的说一说,充分的读一读,在通 过“能说 4 是因数,36 是倍数吗?这一反例的教学,充分感受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为 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了空间。

(3)探索方法,发现特征 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找一个数的因数,有的学生可能是用乘法想(乘积是 40 的两个数 是 40 的因数) 有的可能是用除法想 (除数和商都是 40 的因数) 这两种方法都出现一个问题: 无序。从而导致重复、遗漏现象。为了解决问题,我再次放手,小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让 学生自主探求”怎样找才会有序,找到什么时候为止”?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最后师生达成 共识:按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并通过找三个数的所有因数,而找出 因数的特征,从而在互相评价、充分比较、集体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接 下来找一个数的倍数。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找出倍数的特征。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的内容有:考查基础知识的判断题,关于因数和倍数的趣味题,拓展延 伸的找正方形长、宽的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员参与的题。

(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理解的小结归纳,它应该是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七、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我在板书设计方面主要采用了线索式 的板书设计。

总之,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仅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 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篇四: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本学期的“三人行”活动中,我们组选取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起始课《倍数 和因数》 。

“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 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 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 是从操作活动把 12 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 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 从 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于人性化。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 实现了课的有效性。

在这次“三人行”中,耿老师制定了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总揽课堂,从 而实现课的有效性。本课教学目标较明确。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 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 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

3、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容量大,高效踏实。

在这次“三人行”中由李老师进行授课。

《因数和倍数》这节课, 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一定深度的课堂教学,在与许多依靠华丽的课件而出彩的课相 比,比较难得。在课中,李老师张弛有度的教学风格,让人称赞。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 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这一堂课的容量很大,效果踏实。首先,课堂的组织到位,学生能 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在学生练习、探索的过程中,教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从中发现 学生典型的思考过程和典型的错误,然后再组织集体讨论,这样的操作是高效的,是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的。例如,在讨论如何全部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时,就挑选了一个思路较清晰,并 漏写一个因数的学生作业与另一个“有序”思考特别明显的学生的作业,通过比较,学生自 然发现了思考问题的一个良好品质——“有序思考” ,并对它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

三、教师努力体现一定的新基础教育元素。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李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 已有的数学知识,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如:课的开始,李老师从操作活动把 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再让学生写出 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 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这里老师充分学习、 利用、 挖掘教材, 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 过渡自然。

2、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善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悟思想。

找因数环节,李 老师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寻找的方法:第一个孩子采用的“逐一法” ,第二个孩子采用 的是 “配对法” ; 接着李老师让大家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 为什么?当孩子们说 “配对法” 好, 不易丢失答案时,李老师立即反问: “难道第一种方法没有值得肯定的吗?”最后,她追问那 个采用“逐一法”的孩子: “如果再让你找因数,你打算采用哪一种方法?”在这个教学细节 中, “比较”的方法被李老师运用的非常自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这次活动在全校进行了公开授课,全体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印象如下: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 12 个小 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 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 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 4 × 3 = 12 介绍“12 是 4 的倍数,12 也是 3 的倍数,4 和 3 都是 12 的因数” ,让学生读读、想想 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 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 6 × 2 = 12、12 × 1 = 12 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在迁移中进一步认 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 12 是 12 的因数、1 是 12 的因数,12 是 12 的倍数等特例,为后 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 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 了较好的体现。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 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 学的亮点。如“找 24 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 24 的几个因 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 24 的所有因数。教学中,许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用 24 个小正方形 想象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 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李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 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但是对有序有些过于细化,以至于在有序上花了太多的 时间,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时间 这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李老师的教学理念很清楚,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合作 者。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 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如在教学找 36 的因数这一环节时,由于担心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而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 过多讲解的过细,因此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小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虽然 是新理念但却沿用了旧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真正主人。

数学老师基于经常和数字打交道,语言有些随意,数学是严谨的,随意性的语言会对学 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的教学习惯和自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时 候的不够严谨。整堂课的教学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 归类,分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 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 来描述除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 给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 0,那么在定义给 出时,应向学生说明除 0 以外的自然数。篇五: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南川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李学友 今天听了补成怀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 , “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 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 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 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

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 12 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 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 降低了要求,更趋人性化。许老师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 12 个小 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 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 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 4 × 3 = 12 介绍“12 是 4 的倍数,12 也是 3 的倍数,4 和 3 都是 12 的因数” ,让学生读读、想想 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 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 6 × 2 = 12、12 × 1 = 12 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 数) ,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 12 是 12 的因数、1 是 12 的因数,12 是 12 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 数, 再由数到形, 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 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 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 学的亮点。如“找 24 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 24 的几个因 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 24 的所有因数。教学中,许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用 24 个小正方形 想象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 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许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 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不过,这里许老师对有序太过于细化,以至于在有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后面内 容的教学。

因数与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

1、新旧链接,揭示概念。

支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课的开始,支老师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同时训练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在不动手操作的情况下,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如当得出2 6=12时,引导学生充分练说,“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6和2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12  1 = 12、3   4=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找准机会,渗透方法。

在新知教学中,支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找36的因数”, 应该说,找出36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36的所有因数。 36有9个因数,如何有序地一个不漏地找出36的因数,我觉得对于刚刚认识因数概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支老师并没有急切地认定结果,也没有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在作业纸上独立写出36的所有因数,教师则及时巡视并请学生将各种情况反馈在投影上。有用乘法找的,(有用除法找的,)有有序找的,也有无序找而有遗漏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各种方法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这是本节课新知探究阶段的思维交流。既是不断深化理解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出了各自的解法或见解,是思维独创性的培养;引导学生一对一对有序的找,或从1开始,用除法一个个去试,是思维条理性的培养;既有迁移于摆方块的形象思维,又有直接运用除法算式的抽象思维,或乘除法口诀的综合运用等,在感受解法多样性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里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因数与倍数评课稿

《倍数和因数》评课稿一

今天听了李云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人性化。李老师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

感受之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 接受、领会 模仿、理解 的学习过程:

先结合算式4 3 = 12介绍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2 = 12、12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感受之二:在新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思维。本节课中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都有比较好的方法。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学的亮点。如 找24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应该说,找出24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学中,李老师先让学生在脑中用24个小正方形想象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乘法算式,这里,有些学生是有序写的,有些学生没序并且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这里李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的作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不过,这里李老师对有序太过于细化,以至于在有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

《因数和倍数》评课二

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作了一节公开课,执教了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拓展平台 《因数和倍数》。课后感受颇多,做反思如下:

1、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思维过渡的重要年龄段。因此,我放弃了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手实践活动,而选用了看12个小正方形在脑中想象摆法。在留有短暂时间让学生思考,脑中逐渐有了长方形的图象纷纷举手之后,我又不急于提问,而是追问:你能不能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表示?当学生说出乘法算式时,也不急于就此,还让其余同学想想他是如何摆的,做到全员参与。这种由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过程,是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对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是有利的。但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没有完全形成,此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

2、 层层辅垫,为学生自主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探索36的所有因数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这之前做了层层的辅垫。

(1)、3个乘法算式的呈现我作了调整:1 12=12,2 6=12,3 4=12。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有序思考。

(2)、36这个数比较大,学生找起36的所有因数时有点困难,我设计了从3,5,18,20,36五个数中选择两个数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这一教学环节,减轻了学生的困难,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是否已正确认识。当学生会说3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时,说明他们脑中已经有了判断的依据:3 12=36。

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了思维的依托,遇到困难,他们就会自我想办法,自我解决问题,这样的探索就会有效,不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势。

3、有层次的呈现作业,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在概括总结找36所有因数的方法时,我设计了三份的作业,第一份是因数没有找全的, 2, 3,18,4,12, 6。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只有一对一对的思考才会快捷方便;第二份作业是所有的因数无序排列的6,4,2,12,9,1,18,36,3。目的让学生明白有序的找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这两份作业对比下来,先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再以正确的方法判断其他同学思考不当的地方,并提出建议。寻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也能深刻地印在学生脑里。但由于实物投影无法使用,学生作品没有全面展示,亮点没 闪 出来。

4、 大胆放手,产生矛盾冲突,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找3的倍数时,我想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我直接抛出问题:你能像上面这样有序的从小到大的找出3的倍数吗?学生在找中发现:3的倍数有很多,写不完。我追问;那怎么办,有办法吗?通过一会儿的沉默思考后,纷纷有学生提出省略号。

5、 趣味练习,联想,探索。练习中我设计两个乐园,一是质疑乐园,既能巩固新知,又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二是游戏乐园,进行猜数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整节课环环相扣,孩子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地学习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但短短的35分钟,设计的内容较多,没有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及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上课轻松自如。

标签:因数与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因数与倍数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