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_现代中学生的民族意识现状堪忧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现在中学生中不学历史的风气极盛,不懂得中国历史也不觉得耻辱。至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他们在历史课上常常会闹出一些荒谬的笑话就不足为奇了。社会上那些急于功利的人们更不会花时间去学习历史。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这句话道出了历史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中学生;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26-01
  
  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成为维系民族的重要因素。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一种思想修养,是通过不断的薰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接受历史教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种学科特征,因此在现实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历史教师在应对历史高考方面个个都身怀绝技、人人都有妙方。但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许多学生不是为学历史而学历史,认为学历史是一件苦差事,历史都是过去的事,一点也不现实,他们只为升学而苦读历史,有的中学生甚至认为爱国可笑、滑稽。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我要求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却遭到全班同学的一致拒绝。在同学们戴着嬉戏和惊讶的拒绝声中,我神情庄重、严肃,双臂用力地打着节拍,强行要求同学们起立齐声高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课后,同学们议论起此事时,仍觉得老师此举有些可笑。当同学们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时,许多学生除了感到吃惊、害怕和恐惧之外,并没有用心去感受这段民族的耻辱史。有的学生发表观后感说:“没有恐怖片好看。”面对这段民族的耻辱史,现代中学生的感受仅是这样的简单、肤浅和不负责任。
  历史课上闹出这些荒谬的事件,让我深深感到历史教学的失败。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责任。
  历史课上如此,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国务院发布公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是全国哀悼日,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我校全校师生参加了哀悼活动,汽笛声声,催人肺腑,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沉痛哀悼,这时,高三年级有个班的一位同学的手机发出了声音,他不是忘记了关掉手机,而是在玩手机,哀悼仪式结束后,老师来到该同学前,批评他说: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应该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你不应该这样做……老师的话音未落,这位学生表示极大的不满,他气愤的说:我有没有民族意识,我爱不爱国,关你什么事儿!我爱国怎么样?不爱国又怎么样?你又能把我怎么样?学生的一阵牢骚和抢白使得老师无言以对。事后,当我听老师们议论此事时,我陷入了沉思……
  “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近代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强调“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以图唤醒中华民族。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日本侵华时, 在沦陷区,为了其侵华的需要,大力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曾不准中国人民学习历史,其目的就是要奴化中国人民,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现在如果我们自弃国史,其结果可想而知。综观世界教育发展史 ,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都把历史学科作为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渠道。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国人有理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温总理再提出实现这个理念的办法是:“回朔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温总理的这些话告诉我们:历史教育的重任就是铸造民族精神 ,培育民族意识。历史教学就应该以“养成民族观念,培植爱国的精神”为目的。假若在高考中取消历史考试,历史将更为人们所轻视,至于那种“读史无用”的论调,更是危险的。现在中学生中不学历史的风气极盛,不懂得中国历史也不觉得耻辱。至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他们在历史课上常常会闹出一些荒谬的笑话就不足为奇了。社会上那些急于功利的人们更不会花时间去学习历史。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这句话道出了历史教育的真谛。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国民的民族意识培养的主要对象就是现代中学生。可是,现代中学生所具备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现状确实令人忧虑。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爱国,则国家、民族必定昌盛。

标签:堪忧 中学生 现状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