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启事 > 正文

[再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四大常见误区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非数学因素”占了上风,造成“数学味”的淡化      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课伊始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快乐的大森林”。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森林好漂亮啊!有美丽的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好吃的果子。
  生2:我发现天上的白云在飘动!
  生3:我发现小鸟在表演节目。
  生4:我发现小兔在跳舞,跳得真好看!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而老师却也着急了,7~8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教师不知所措……
  倘若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过充分的预设,仔细推敲过教学引导语,而不是以一句“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笼而统之,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
  
  二、“习惯教学语”的频繁使用,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某一同学做出正确的回答,班里的其他学生明白已经知道了这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却仍然还要去问“他(她)回答得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继续追问;“他(她)回答得好不好啊?”学生齐答“好。”诸如此类的还有“这个数字大不大啊?”“大。”“多不多啊?”“多。”“好不好?”“好。”……对于这种一呼百应“假热闹”场面,留给学生的只是随声附和,同时也为教师“口头禅”的养成提供了温床,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生问师必答”的机械操作,造成教学资源的流失
  
  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会立即举手向老师请求援助,师思考片刻后,会一本正经地为其“释惑”,很顺利地,学生被动地接受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情感的交流,有的只是知识的灌输,盲目的记录,一味的告诉让原本生动的课堂显得很苍白与平静,堵塞了师生,生生交流空间,使得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与未曾预约的精彩擦肩而过。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所提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要引导学生定向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潜在意识。针对性强的课堂提问能一问中的,切中要害,抓住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有效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及时交流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分数”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时可以这样设计:出示一个月饼涂,让小红和小明分着吃,两人都很谦让,师:你们说他们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演示平均分成两块。师:怎样才知道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两块?再演示把两个半块恢复成一个饼再平均分,小红和小明每人得了半块月饼的过程。师问:这半个月饼是几份中的几份?(闪烁半个月饼)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用1/2表示?另外半个月饼是多少呢?(闪烁另外半个月饼。)生:也是这块月饼的1/2。师:你是怎样想的?生:这半块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样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分”、“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问题要问得“恰到好处”: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难或太易。太易则没有兴趣;太难则失去兴趣。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生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首先提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学生出现种种猜测后,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宽不变,长越长,面积越大;长方形的长不变,宽越长,面积也越大。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马上放手,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所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记录到表格中。在大量具体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之后,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观察表格,回想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讨论。有的学生借助具体数据,很快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的结论;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经过深入思考,慢慢悟出:摆长方形时,横着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几厘米;竖着摆这样的几排,长方形的宽就是几;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一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因此,长×宽一长方形的面积。在上则案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找准了知识间的衔接点,设计出一环套一环的问题链,通过层层设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与重组。
  第三,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我们要能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好“既定”的问题。例如:在复习了乘法的分配律时,有学生就提出了有没有“除法分配律”这个问题,学生当即展开了争论。有些说老师只教过乘法分配律,哪有除法分配律?有学生说乘法有这样的性质,说不定除法也有这样的性质……学生争论一番后,都把眼光投向了教师,希望老师给个说法。对于这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何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一番呢?“对于除法分配律,老师一时也说不清,还是请同学们去验证这个猜想吧!”学生们自由组合了探究小组,对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在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发现,学生已经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进行了证明,在汇报时也是“论据”充分:200÷5~300÷5=(200+300)÷5;(1000+2000)÷10=1000÷10+2000÷10;0.8÷0.2-0.4÷0.2=(0.8-0.4)÷0.2;有些小组还用字母表示:(a+b)÷c=a+b+b÷c……由此看来,学生的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学生的探究过程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对该学生的猜想进行了表扬,对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探究效果进行了肯定,并以该学生的名字命名为“××除法分配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上则案例中,当学生准备向老师发出“求救”时,教师的一句“对于除法分配律,老师一时也说不清,还是请同学们去验证这个猜想吧!”巧妙地将问题“推让”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辩的形式进行“自救”,最终完成了知识的重组与共享。其间,教师适时地“难得糊涂”一回,让教学陡增。

标签:小学数学 误区 对策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