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精神的培养】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自己的学生――那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们时,怎样把对环境变化的关注意识和忧患意识注入他们的头脑,引发他们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意识,这是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应该重视和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正在使用的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初中历史教材是一部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新教材,对于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观都有一定的涉及,但是比较分散、隐藏,且多不在考察范围内,不经意间就可能被忽略。如果在历史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这将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笔者在此试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谈谈怎样去把握和落实。
  
  一、适当补充和巧妙升华
  
  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着力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但限于它毕竟是历史教材,不是环保手册,所以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发掘、补充和升华。
  比如:在讲到七年级关于都江堰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主要内容,要讲清其科学设计,发挥防洪、灌溉、防沙、运输的功能是比较容易的。而在课文小字中不显眼处还有一句话:“它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这句话恰恰阐明了这个工程历经千年仍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有着非凡的地位和影响。理解这句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正确生态观的良机。怎样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笔者在设计教案时,用到了对比的方法。在讲都江堰前,首先补充举到了今天水利工程常见的修建方式:拦河大坝。以饱受非议的三门峡水库为例,让学生体会了这种修建方式因为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构造等等而带来诸多的弊端。接着再详细介绍了都江堰的情况。最后请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得出我们所要的结论:“都江堰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体会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
  又如,对造纸术带来影响的两面性考虑。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讲课中,浓墨重彩地进行安排教学,让学生体会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们对纸的需求是蔡伦用那些麻布头和破渔网等原料远远无法满足的。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地砍伐竹木来做原材料,由此带来森林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然也是纸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不容回避的后果。在这样的分析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离不开纸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学生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保护环境?学生在经过分析后很容易就能得出“应该节约用纸”和“重视纸的回收利用”这样的结论。
  
  二、重视安排学习探究活动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威胁,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和价值追求。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世界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的问题。川教版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教材的编写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每一课内容每一个主题都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情感价值。
  比如,在讲到两宋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时,教材在课后的活动探究中安排了辩论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与课文内容本无直接的关系,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安排,但是这却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情感目标的好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首先做了充分准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布置学生按照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进行讨论→组队进行辩论或者写小作文的方式进行学习,事后证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样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提高的表现,在当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造成生态的破坏,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甚至洪涝灾害都不同程度地和这些行为有关,最后有的学生甚至还能提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草”等教材内容中根本没有的概念。这样的演绎,足以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关注。等课程结束后,和谐教育的目的已然达到。
  
  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正是因为我们更多地看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的胜利进行更大的报复。因此,西方教育界非常推崇对下一代进行多方面的环保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不仅应体现在一些具体事例中,还更应体现在一些日常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因为只要教师稍作留意的话就可以在看似不经意中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在讲到春秋战国的学术繁荣时,小字中有对荀子的“人定胜天”的介绍,在那个充满神鬼之说的社会里,这样的思想有着积极地意义。但是它把人与自然放在了对立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那么,教师在肯定它的合理性的同时,只需要多问一句,“这样的提法在今天是否合理?”学生一般就能领会意图,得出“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关系”的结论。
  总之,和传统教育相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在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积极改变,对于开展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世界观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中学历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新型教法,发挥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科学头脑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标签:共处 人与 自然和谐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