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浅谈记叙文中的美育]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使学生充分受到美的陶冶与教育,为素质教育所必须。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倾心于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把美浇铸在学生的心灵中。如何把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昭示于学生的心灵呢?小学语文课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分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四个小类,不同文体都有各自的聚美点。
  1. 记人记叙文: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品性美
  记人记叙文是以写人为主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写人记叙文中的人,大多是人类的精英,是为人的表率。我在教学写人记叙文时,力图把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感知,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曼谷的小象》,写阿玲不过是个拉车、洗车,看来是小事,可是展现出来的心灵美,却是光彩照人的。在教这一课时,不在事情的过程上花时间,而是把精力放在揭示阿玲的心灵美上。拉车,是司机所冀求的,但没有等司机提出要求帮助,她就主动指挥小象拉车了:主动、自觉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心灵上已经够美的了。但更美的是表现在洗车上,司机只求把车从泥坑里拉出,可是阿玲想到了司机没有想,也不敢想的地方,为了让车干干净净开走,就指挥小象洗车。汽车漂亮了,阿玲的美的心灵也更光灿灿的了。
  为了更具体,更真实地展示人物有心灵美,还必须抓住描写人物的词语。如《春蚕》的结尾有一句话:“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对于“银丝”,我不仅仅停留在要学生明白就是“白发”上,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赞美。母亲爱家,爱她的儿女,有一颗伟大的母爱之心。她为家付出了全部的精力。这“银丝”不仅是操劳的印记,也是作者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的表现。学生也就感受到母亲之爱,作者之情了。
  2. 叙事记叙文: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生活美。
  写人的记叙文,人美:叙事的记叙文,事美。这是小学语文课文的显著特点。凡是写事的文章,都是要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点,表现了人们是在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里生活着,教叙事的记叙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人有灵魂,事有内核。如《放风筝》,以前,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风筝是什么样子,怎样放风筝的,为了昭示课文中的美育因素,我就把教学重点放在放风筝的情趣上,通过放风筝体味到孩子的生活美。例如第三小节,我不仅要学生明白“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而且着力使学生感知“放”的情趣:“端端正正”表现了“我”一心在放风筝,“飞快地”跑,是放开来跑,是开心地跑;“赶紧”松手,是为了风筝快点上天。这样做,为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放风筝的无限乐趣。
  3. 写景记叙文:使学生感受自然山河美。
  写景的记叙文,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幅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山河姿态。而这一幅幅景色,就像一支“出墙的红杏”,透过它可以看到“满园的春色”。即大自然的多带多姿,山河的清秀壮丽。如《五彩池》写出了池美,水美。第二自然段是写池的,为了使学生知其形,而又感其美,因文定法,我就抓住了一些比喻句来进行教学。如:一个个水池怎么形成了一颗颗宝石呢?大小相同,深浅不一,在你眼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色?池边又美在哪里?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好好体味池形的美,又知又感,学生也就受到审美教育了。
  4. 状物记叙文: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环境美
  状物记叙文的基本内容是“物”。作者笔下出现的“物”,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或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或增添我们生活的情趣,或启示我们的人生。状物记叙文有两个特点:一是所状之物的特点,二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所以,教状物记叙文就是要展现物美、情美。如《蟋蟀的住宅》,蟋蟀的住宅在奇特中显示了美,而蟋蟀建造住宅本领,不是想我们展现了创造美吗?如果状物记叙文就“物”讲物,把很强的美育因素丢弃一边,这是很可惜的。
  在状物记叙文的教学中,没有把蕴含的美育因素充分展现出来,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就“物”讲物,更主要的还在于对有些状物记叙文不把它当作状物记叙文来看待。如《卢沟桥的狮子》就当作写景记叙文来教:如《麻雀》,把老麻雀当做母亲的化身来教,如《雪猴》当成写边防哨兵所战士的生活境况来教。因而学生也就没有从这些课文中受到美的感染,获得审美情趣,自然,情操也就不会得到熏陶。
  (夏敏 江苏省丹阳市练湖中心校 212300)

标签:美育 记叙 浅谈 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