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手抄报 > 正文

_语文学习中要善用“疑”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师生合作的课堂上,知识是海洋,“问题”就是浪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汇聚成或波澜壮阔或风清云淡的妖娆风光,扬帆远航的学子在浪遏飞舟时领略着知识的魅力,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求。那么如何以“问”促成这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呢?我结合个人实践从两方面来探究:
  
  一、教师设疑
  
  教师设疑就是针对某一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推进课堂进程,完成学习目标。然而,要达成预期的课堂效果,我以为教师设疑时要注重以下几方面意识:
  1 “问”出主干,体现高度意识
  课堂如文章,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设计能够担负整节课任务的主干性问题,以期振起课堂。也就是说本节课要通过哪几个主要问题才能有力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这是设疑的出发点。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如何?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最后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有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喜爱,亦有对旧式教育的不满。从而集中并有力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设问,对课堂有着成竹在胸的宏观把握,对于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而言,事实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2 “问”出层次,体现深度意识
  《文心雕龙》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本探究的过程亦是如此。如果设计的问题流于平面化,那么整节课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对学习文本的挖掘势必流于肤浅。设计问题注重层递性,体现探究的步步深入,这是深入解读文本的必需,更是有效落实新《课标》的必需。如探究《皇帝的新装》一文,围绕中心词“骗”设计问题:是谁骗了皇帝?皇帝为什么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最后探究出“私利之心才是受骗之源”的生活感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由文学形象到自我释放,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着科学教育的本质。
  3 “问”出延展,体现广度意识
  文本探究既可以纵向延展至生活层面,也可以横向延展至有可比性的其他文本,而后者恰恰是广度意识的体现。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时,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这种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进行设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认识,而且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使文本探究言在此而意不仅于此,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
  4 “问”出个性,张扬探究的自由度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价值倾向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文本的探究亦会呈现“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实。因而,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要具备保护并张扬学生的解读个性继而挖掘其创新潜能的意识。如探究《羚羊木雕》一文,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万芳,或者“我”,或者父母,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以此展现学生做人做事的个性,激发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的热情,这种尊重并张扬个性的设问,既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不断涌现,又是建立民主、自由、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的必需。当然,教师设疑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可能还包括文本的特色、学生的动态风貌等方面。但归根结底,教师设疑要本着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问题富于针对性。最忌不着边际的琐问,不仅有违新《课标》的理念,更为严重的是,人为地造成学生芜杂的思维走向,有碍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促成。
  
  二、学生质疑
  
  如果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让学生思路清晰、角度鲜明地提出问题,则需要师生共同的智慧。当教师被动地肯定并欣喜于学生的疑问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通过教师的努力,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富于智慧地质疑。这就需要在学生质疑时,教师积极引导。使其注重以下几方面:
  1 “问”出角度,体现点性探究的意识
  由于教育方针给予学生最大的宽容,学生解读文本时的质疑往往呈散点式,不同的学生将不同的疑问星星点灯般堆砌于课堂,这难免导致师生探究流于混乱甚至芜杂,课堂推进繁冗而无序。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质疑智慧与课堂的有序探究流畅地衔接呢?我以为首先要引导学生以点性的思维意识从多个角度去质疑,比如解读文本可以从基础积累、内容理解、写作特色等角度进行,那么质疑亦可从这些角度进行。读第一遍时,思考并记录字词句方面的疑问,读第二遍时,思考并记录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问,读第三遍时,思考并记录写作特色方面的疑问,从多个角度质疑。这种点性探究意识不仅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已有疑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学生多角度的质疑灵感,同时分角度探究文本,也大大加快了课堂进程,使师生合作变得高效而有序。
  2 “问”出层次,体现线性探究的意识
  语文学习是以个体文本为载体来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但就每一文本而言,探究时同样存在由表及里的线性特点,因而要引导学生本着线性意识,质疑时考虑到文本探究由表及里的层次。比如探究一篇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其写作对象、情感、主题、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写作借鉴等依次予以探究。此时允许学生的思路有偏差,甚至偏差很大,但至少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思考或质疑都需要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的哲学思维,这不仅符合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有序的思维习惯。
  3 “问”出反思。体现面性探究的意识
  当师生课堂上探究完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再读文本,联系现实与历史、社会与人生、阅读与写作等方面,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反思,即面性的探究。总结疑问并展示出来,这时的质疑也许较之以往更深刻更全面,因为这是在多次预习、学习之后、在多个质疑解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种质疑,既是对自我学习的小结,又是对文本探究的升华。
  学生解读文本时,点线面既有分别又有综合地融入思维,那么学生质疑的灵感就会转化为质疑的技能。所以学生能够智慧地质疑不仅体现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体现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育理念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问”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成为大家不断叩问的话题。我们期待通过师生和谐积极的互动。最终因“问”而来的智慧将不仅是美丽的浪花而且是汪洋的大海。

标签:善用 中要 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