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晕轮效应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及干预机制研究] 党建工作机制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党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它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高校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如何依托网络占领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利用网络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是我们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关键词:晕轮效应;高校党建;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12-03
  
   一、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与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的比较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新的阵地,这是一种趋势。那么,与传统高校党建工作相比,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又有什么不同呢?
  1.在新形势下,传统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①思想建设难度加大。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人数和进入党组织的人数的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对于党员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②高校党建工作效率不高。除上述的党建环境变化的影响之外,高校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着较多业务工作,造成没时间、没精力去抓党务工作。③高校党建工作方式单一。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是单一的“面对面”方式,缺乏更好的媒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展开。④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高校党内组织活动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基层党建工作没有明显特色。⑤党内监督不健全。高校党内监督机制缺乏规范,不够健全,渠道少且不太畅通;另外,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2.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优点:①网络化的党建工作有利于党员观念更新,进行思想交流,素质优化和效率的提高。通过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师生们从过去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交流,通过网络平台集思广益,提高了广大学生党员的参与性。②网络渠道更易建立,且覆盖的群众范围广,可以使党群关系更紧密,巩固高校党建的群众基础,较好地解决高校扩招、学生公寓社会化后给党建工作带来的交流不便等问题。③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办公,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解决高校党务工作者相对缺乏的矛盾。④网络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建设的现代化。利用网络的自动化和高效性特点,在高校传统组织建设基础上,可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积极分子可以通过网络递交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党组织审查、公示网发展对象,党支部可以通过网络召开支部会议等组织生活。⑤信息网络化条件下信息传播的自由性与开放性,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的形象提升和作风建设,通过网络可以更广泛地征求广大群众意见,使学生党员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晕轮效应概述
  晕轮效应(英文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对他人(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经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晕轮效应的表现。沐在爱河之中的情侣,彼此相悦,隔着爱慕这层美妙的面纱,便很少从对方身上找出缺点。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晕轮效应有它以偏概全的缺点,同时也表现出最明显的优点是影响效应强且范围广。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晕轮效应时,可以利用它的优点来将一个事物的优势影响化和扩大化。
  三、晕轮效应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机制分析
  网络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网络意见领袖对某个事物评价较高,就会引起其他网民对事物的评价也高;反之,如果评价较差,则会导致其他网民的评价也会很差。形成“以偏盖全”的心理效应,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现象。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而言,就要积极利用其积极的、正面的作用,通过强化高校的党建工作在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某一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延伸到其他方面,从局部的积极影响形成整体的优化影响。有数据表明中国网民人数在2009年已达到了3.8亿,如图一所示。在中国网民构成比例中,学生占了将近1/3,可见学生使用网络的规模不可小视,如图二所示。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我们应该利用好网络媒体这一工具,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来扩大党建工作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
  
  
  
  
  
  
  
  
  
  图一 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图二 2009年底中国网民职业构成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1.依托网络,树立正确的党建工作理念。树立开放型的高校党建工作观念。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开展的工作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改变那种单调的学习形式,创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多样性学习模式,寓教于活动中;发挥好引导作用,并注意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党建工作体系。依托网络载体的应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新途径,积极主动引导大学生自主地选择高尚道德和健康人生。
  2.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网络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遵循网络发展规律,把握互联网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党建工作的本质特点,对传统党建工作的平台、方法等进行全面的创新,建立网络党建工作新阵地,通过创新工作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教育感染力。①创新组织形式,组建“网络党支部”。面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党员的组织生活落实困难、流动党员增多、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多样化等现状,建立“网络党支部”,使党员在网上也有组织可以依靠。“网络党支部”的组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日常学习交流,弥补集中性的、规定时间的、规定地点的常规组织生活或学习模式的不足,使党的建设以及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灵活性。②创新学习平台,丰富党员学习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构建党员的网络学习平台,开设“理论纵横”、“时事评论”、“党史天地”等学习专栏,并与其他优秀的党建网站进行链接,实现资源共享;创建“党员数字图书馆”,为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建立网上时政新闻信息发布专栏,宣传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重要精神。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究阵地,掌握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实践。教育学习平台应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③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实现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网络。为解决流动党员参与学习教育活动比较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员业余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我们可以将党员的组织生活搬进网络。党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参与组织生活,相互学习谈论,交流思想。网络组织生活在一定范围内是对传统组织生活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从而形成网上网下教育的合力。④创新党员民主评议形式,实现民主评议进网络。党员民主评议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这种民主评议活动具有开放性,群众随时可以参与,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了有效监督,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做到了透明化、公开化,让群众了解,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根据评议意见认真进行整改,有利于将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并且有利于形成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
  3.整合教育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党建工作团队。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来认识。①要精通网络技术,提高工作实效。高校党建工作者主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主动为党建工作者提供学习时间和物质保证。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党建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的能力,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②要加强理论修养,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和品德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敏感性;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道德水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好教育和引导作用。
  4.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完善网络管理体制。网络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增加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当加强党建工作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网络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等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政府要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制定网络规范,惩罚网上犯罪。高校应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构建由党委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各院系以及治安保卫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网络党建的工作体系,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高校党建工作。②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迅速传播,面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工作难点逐渐增多。如果对情况心中无数,反应慢、处理迟,甚至对一些突发事件的酝酿爆发缺少警觉,就会使工作陷于被动。要建立起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预测分析机制,从而使高校党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文丰安.新时期高效学生党组织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
  [2]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01-15)[2011-10-18].
  https://wenku.省略/view/942cef4769eae009581bec24.html
  [4]刘金胜.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5]刘浩.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EB/OL].(2008-04-01).
  https://www.xfu.省略/sonweb/sxx/xsgz/wen1.htm.
  [6]王凯.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7]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干预 党建工作 效应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