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转变教学观念【在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历史教学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目标在于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无疑对于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在短时间内要立竿见影地见成效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定位的优化
  1.历史教学阶段的衔接性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虽然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历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高中阶段还得继续确保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例如初中阶段要讲授比较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就世界历史而言,不能只讲近代史,不讲现代史,或只讲现代史不讲近代史。到了高中,也要按照最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讲授历史知识,所以,就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而言,要做到与初中教学的有机衔接,既离不开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必须尽量避免重复。也就是说必要的基本历史知识仍然要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比较完整的历史概貌。
  2.历史教学选材的合理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选材的合理性,切忌片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历史看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都无一例外地有其历史局限性,关键是看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简单地说,这就是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材料时必须合理。例如,在学习有关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材料时,主要应选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但也要稍带介绍一下这种政策对农民的伤害。又如在介绍斯麦时,就不应大讲其反动的阶级本性,重点应放在他的政策对德国统一进程的推动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对傅斯麦作出辩证的、历史的客观评价。
  3.历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人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首先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其次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过程的优化
  1.体现师生互动
  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天赋、潜力在自由、充分发展中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改革学习模式
  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
  3.强调呈现过程
  历史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功能的优化
  1.历史育人功能的强化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对学生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其次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要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2.历史育人功能的方法
  历史育人功能的载体总是离不开历史史实。史实是直观的,但其可提取的道德价值是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历史应以事实为基础评价人,启迪人,教育人。同时历史教育不可能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它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特别是对历史事件,人物行为的评价要放在其发生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否则就丧失了其价值。还有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内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节课,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的事。历史教学中育人功能必须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一点一滴地积累,切忌一曝十寒,追求速成。
  3.历史育人功能的延伸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育人教育是老话新提,虽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德育目前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我们讲素质教育的本位,就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其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想育人教育,探索符合每个学科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途径,从而培养道德合格优秀的学生,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并且对其功能进行延伸。
  组稿编辑:陈丽萍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坤密尔堤中心校)
  

标签:观念 教学 历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