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呼唤语文命题的科学和严谨】 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全国大纲卷的现代文阅读客观题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关。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邓木辉老师给出的答案和解析为:
  第5题选A,理由:将“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从而将“意境”与“意象”混为一谈的是近代人王国维,充其量是“很多人”(段首句),并不是“从近代开始”的所有的“人们”,A项说“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无据,表述错误。
  第6题选C,理由:C项表述的信息域在第三段,第三段引用陶渊明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为了说明生活世界有意味,“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使艺术作品有意境,C项说陶渊明诗“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对引用诗句的作用理解错误,表述错误。
  第7题选B,理由:B项只提供两个现成结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及“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两个结论既无依据也不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因为文中并未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有两种意味而其中的一种最美,而是说“有意境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参见《全国大纲卷试题分析》,《语文学习》2011年8月高考增刊。)
  余闻先生的答案和解析为:
  第5题答案是B;理由:原文说“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可见B项前半部分的表述是符合原文的。同时,原文又说“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可见B项后半部分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的。但是原文这两部分内容用了一个“而”字来连接,表示的是转折关系,B项则用“因而”来连接这两部分内容,处理成因果关系,就不对了。
  第6题答案是A,理由:原文说“把人 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A项题面则说“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两者是否等值?雕塑家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有血有肉,但不一定就是漂亮美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老妓》把妓女欧米哀尔刻画成“可怕的衰老”,在人物塑造上是非常完美的,但在人体外形上却不是“漂亮”的。完美不一定漂亮,漂亮不等于完美。因此,A项的说法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应该是选项。
  第7题答案是C,理由:原文说,清代王夫之认为“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杜甫是‘工’,王维是‘妙’”。王夫之当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来评判的,所谓“工”和“妙”,就是“好”和“更好”。而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由于西方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他们以逼真为完美,而不提倡意境,那么他们必将认为杜甫是“更好”,是“妙”,而对王维的作品,则不是说“坏”就是说“不知所云”,绝不可能是“好”,是“工”。因此,C项的推断是错误的,应该是选项。(参见《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月刊》2011年第8期。)
  两个版本的答案和解析似乎都有道理。这不禁让人纳闷了,客观性试题的答案应是唯一的,但这道题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而且还都颇有道理呢?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余闻先生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他的答案与官方公布的答案也完全一致,他的解析当然更可信,也更权威。不过,我们如果细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他的解析也并非尽善尽美,也有牵强之处。我以为这三道题之所以如此扑朔迷离,关键是因为解题的切入点实在是太隐蔽了。第5题考查的仅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而”字,第6题考查的是“漂亮”与“完美”两个词语内涵的辨析,第7题考查的则是对“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所包含的意思的准确把握。余闻先生的解析可谓精细入微,令人叹服。这三个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是无可置疑的,但这三道题的答案“潜伏”得是不是太深了?连像邓老师这样的名师都掉进了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更何况是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的考生昵?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以上面的要求看这三个考查点的选择,是不是有点偏,也显得太琐碎了?命题者只是在一些无关宏旨的语言的细微处大做文章,似乎也远离了《考试说明》的精神。我斗胆说一句,阅读这篇短文,即使这三处语言细节被我们忽视了,我看也未必会对这篇文章的整体理解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样设题,与其说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倒不如说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如此考查,意义何在?再说,这三道题中被命题者列为正确的表述的也并非无懈可击,这也就又为答案的不唯一性留下了隐患,所以才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样的不够严谨的考题也真够让学生为难的!现在高考试卷中选用的一般论述类文本多是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这类文章的内容本身学生就很陌生,再加上一些文章语言的学术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如果我们的命题者不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题目的设计过于琐碎,一味关注语言的细枝末节,稍有疏忽,就会给学生的答题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以为,这样的状况可能与命题者的本意也是相背离的吧。
  坦率地说,作为一名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平时最头痛的也就是讲高考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题。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转换,有意设置一些语言“陷阱”,这对命题者和做题者都是一个考验。有些题目设置的“陷阱”很巧妙、很隐蔽,体现了命题者高超的命题技巧,但也不排除有时弄巧成拙,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表述,造成题目的疏漏,导致答案不唯一。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困惑,也给老师教学带来了困扰。
  在我们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不仅一般论述类文章的客观选择题容易出现如此尴尬的现象,成语的选用、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等题型,如稍不注意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笔者曾把各大语文期刊和网络上发表的涉及2010年高考语病题的文章搜集在一起比较,惊异地发现针对同一个病句,辨析和修改竟众说纷纭。毋庸讳言,这里有做题者的C-A理解问-题,但如果命题者考虑更周密些,设题更科学些,出现这样问题的可能性是否会小得多呢?
  现在专家学者们大多着力于从理论的层面去探究高考命题的趋势和价值取向,而很少有人从技术层面去探究高考语文命题的技巧。我以为,理论研究固不可少,但从技术角度来提高命题水平,使语文试题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也是当务之急!

标签:命题 严谨 呼唤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