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说大全 > 正文

语言运用技巧 高考作文的语言运用技巧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高考作文应在把握好文章的立意和内容结构的同时,还应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要“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作为学生,只有多读多写,才能对语言敏感娴熟,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关键词:作文;语言;文采
  作为考生来讲,如何在考场上让自己的作文赢得阅卷老师的肯定,我觉得在把握好文章的立意和内容结构的同时;还应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
  这里重点谈一下考场作文“发展等级”中的对语言的要求,说得简略一些,就是要“有文采”。怎样使一篇高考作文有“文采”呢?《考试说明》中是这样说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一下:
  第一、词语生动。
  一篇好的作文,应力求词汇丰富而生动。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勤研习、多领悟、速提高,由熟能生巧而登堂人室,从而学得怎样变一般的石墨为珍贵的金刚石,怎样把大自然的花卉编织成美丽的花环,怎样使单调、平常的字眼表现隽永的诗情画意,达到“手上有艺”的程度。
  ①活用词语。
  词语的意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破坏其规范,以此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上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这里,作者对他们作了必要的特殊处理,或褒贬换用或公文和文艺语体移用,或古今语易用,使得行文简洁通俗,异趣横生。
  ②巧用文言
  作文中间如果能将古今语言词汇巧妙结合、混用,文章会有古雅之风,表意也会更为简洁深刻。那样才能让阅卷老师觉得,这个人阅读面宽、很有才气,文化底蕴丰厚等等!这时即便选材一般,也会让人顿生爱意,获得高分。
  ③多角度引用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篇高考作文扣要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歌词、俗语、有哲理的诗句等,恰到好处地“拿来我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新泥更护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具有深刻哲理、深邃意境的诗句,能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更胜一筹。毛泽东同志写文章特别喜欢引用,一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将一个夸夸其谈的形象讽刺得入木三分,给人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
  ④适当运用新词语
  语言是活跃的、开放的,它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化的一面镜子,只有走出象牙塔,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才能使我们阅读更轻松,写作语言更有活力。
  要使文章词语生动,还要会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特别是成语,它是祖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要学会把它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第二、句式灵活。
  现代汉语的句式是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在作文中,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所谓“一样话,百样说”。
  ①长短句结合
  一般来讲,长句描述细致、概括丰富、论证周密;短句活泼、明快、简洁、有力。配合使用,就能表意丰富,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一段,一个长句,就十分严密、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的重大贡献。
  长短句结合起来运用,一可使文笔活泼,富有变化、收到简洁明快而又清晰、周密的效果,但在句式可长可短的地方,还是以多用短句为宜。
  ②骈散句并用
  行文中多用对偶句,骈散并用,使得句式多变。气韵通畅,富有节奏感,于参差中见工整,于错综中见和谐,例如李密《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又如一学生作文中写道:“江水浑厚浩荡,雄豪奔放;溪水低回宛转,婉约清丽,各有情致。”
  ③变式句与常式句搭配
  人们说话总是有目的,语言的目的性决定了表达必然有重点,对重点必然有所强调。书面表达中如何进行强调呢?打破正常语序,往往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
  如:“怎么啦,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蓬头,赤脚,――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投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变式句突破了句式常规,往往以新颖、特别的“面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突出语意的目的。
  第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品位的重要手段,我们想使自己的文章“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就必须依附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在充沛的情感之上,对语言狠下功夫,或演讲、或谈心、或斥责、或倾诉或辩驳,大量地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复、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仿拟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又如“雨不像是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便是巧妙运用了拈连手法。
  第四、文旬有衰蕴。
  同样的事儿景儿,在别人笔下有情有趣,有灵有秀,可到了有些同学手上却没棱没角没滋没味。这是什么缘故?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作文的语言细细琢磨让肤浅走向深刻,按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就是“文句有意蕴”。
  求细,就是要“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人物细小的神态动作,片言只语,打扮装饰,用品摆设,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乃至作者瞬间的感觉变化,情绪波动等等,点点滴滴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和审美价值,要让这些貌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点燃我们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引领我们走向生活的博大和精深。
  求新,就是要“标新取异,剪彩为共,与湖山争胜”。文章贵新、言他人所未言,关键在于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或者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那些“人人心中皆有,个人笔下俱无”的东西。或者“明用故事,暗翻前局”从前人嚼过的东西里边再嚼出别样的滋味来,否则便不可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求美,就是要“披沙拣金”,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要有从寻常中发现大美,从不美处发现大美的能力,要像贾平凹那样能从丑石中发现它的最美;要像王安忆那样能从路灯橙黄色的光辉中体悟友谊与爱情间的温暖;像张弦那样能从一位邮递员的两颗虎牙上发现人性的善良美好;像田毅那样能由牛粪的污浊想到它极为高洁的另一面。另外,也要认识到大美处也有不美,不能以瑕掩瑜,因为太阳有黑子而否定其照人的光彩。
  求深,就是要“穷幽极微,至纤无际”,让思维的触角深入事物的里层,把握其思想内蕴,要由表及里,鲁迅能从《一件小事》中悟出,自身的渺小,车夫的高大。
  文章要写得有文采,除了富有天赋,才思敏捷外,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云:“多读胸中富,多写笔生花。”只有多读多写,才能对语言敏感娴熟,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标签:高考作文 语言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