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研究]平南网络问政平台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8年是网络问政的起始年,2009年网络问政红遍全国各地,2010年网络问政风靡于全国各地。对“网络问政”高度重视的政府机构以及官员也丝毫不显得落伍,许多政府机构和官员也纷纷抢在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大胆尝试网络官民互动的新模式,他们将微博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微博问政的概念
  微博,就是微塑博客,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Email、web等方式向个人博客发布各种消息,文本内容大都限制在140个字符(约70个汉字)以内。它可以点对面,点对点地传播。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即指政府机构或官员不需要采用传统的亲临现场的方式,而是通过微博等网络工具,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
  二、微博问政的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严重
  目前各级政府机构的微博,更多发挥的还是信息发布平台作用,而非交流平台作用。而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突破甚微,与网友们所期待的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有的网民对广州公安系统的官方微博只可浏览门户信息、关闭评论功能提出质疑:“官方微博缺乏网络问政的最基本的常识和问政诚意,即使开通了官方微博,如果问政最终沦为作秀,也只会让网民加深对政府部门的某种偏见,效果往往恰得起反”。
  (二)官员角色定位难
  谈工作,还是谈生活,或是其它方面?微博中的官员们往往身不由己地面临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之间转换的纠结,以及官员与网民之间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很难做到收放自如。而更重要的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的挑战。微博交流平台草根化的话语环境,对话语表达方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传统的“官话”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假大空”则只会徒增笑柄。
  (三)监督管控难
  由于微博问政的互动性较为灵活,主要采用“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网民参与问政交流的程度远远高于博客时代,但是网民互动也存在着集群行为,特别是当一种错误的声音通过网络迅速地放大并形成舆论时,加上微博传播所特有的其他网络形态无法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信息通过复制和转载等,往往会把事实真相所掩盖,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网络暴力、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
  (四)发展的不确定性
  从20世纪80年代的省长(市长)热线,到如今的党政机构和官员的微博,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也不要忘记当年博客问政的昙花一现。2006年博客问政兴起后,代表委员的博客只是在两会期间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大多数的代表委员的博客在两会之后或是停止了更新或是直接关闭,博客更多的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工具手段。
  三、微博问政的建议与思考
  对于突如其来的新的“微博问政”,国内不少学者一直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其发展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微博问政才能接地气、吸灵气、聚人气,最终开创微博问政的新局面。
  (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方面的立法建设速度远远地滞后于网络传播本身的发展速度,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该对微博问政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全局把握和系统调研,清楚界定网络违法行为和网络主体责任的归属,出台一些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
  (二)促进言论自由,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从技术上看,微博这个网络工具永远只意味着手段上的变换和进步,尤其是在“微博问政”这个问题上,技术的革新是有限度的。 微博问政的现象的产生是与当前社会日益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密不可分的。所以,当“微博问政”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发展态势之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思考如何为更好地促进网民参政议政、增进党政机关官员与民众,网民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正确处理好微博中个人身份与公职身份的关系
  党政机关和官员在注册微博时,要明确界定个人身份和所代表公职身份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要注意对微博维护者加强培训,明确信息发布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坚决避免维护者在机构微博中发布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此外,还要坦诚地面对网民的批评,通过适当的态度和方式与之沟通,努力排除其抵触和不良情绪。坦诚、平等的态度是得到网民信任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五)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
  当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现行法律受到挑战而使约束力减弱的时候,伦理道德因素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对微博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闲言碎语中不要迷失自我,要注意网络礼仪,同时要尽量保证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孙光宁.公民参与理论视角下的“微博问政”.社会主义研究. 2011.3.
  [2]刘国锋.《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中国记者.2010.4.
  [3]李媛媛.《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及特点分析》.新闻界.2010.5.
  [4]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时间传播规律与处置探索》.求索.2010.12.

标签:对策研究 发展 微博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