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推荐信 > 正文

青少年大提琴教育现状分析【对青少年阅读兴趣的现状分析】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笔者随机对芜湖市317名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工作兴趣差异不显著;第二,个体兴趣在性别上差异显著,情境兴趣和工作兴趣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 阅读兴趣 情境兴趣 工作兴趣 个体兴趣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88-01
  
  一 问题提出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肖前瑛(1987)认为,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也有研究认为兴趣有利于文本水平的提高。有关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兴趣会促进读者对文章进行深层加工,兴趣高的读者对所阅读的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主动提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构建文章的图式,而且这一过程更具有自觉性和积极性。
  葛明贵教授将阅读兴趣定义为: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个体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探究、认识和掌握,并经常从事阅读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在当代西方兴趣研究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兴趣概念,即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兴趣。个人兴趣是由个体的倾向性引起的。一般说来,研究者把个人兴趣看作不断发展的心理特点,并认为个人兴趣相对稳定,常常与知识的增长、积极的情绪和价值的增加相联系。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它常常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但情境兴趣也可能具有更持久的作用,并成为个人兴趣产生的基础。情境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人兴趣。可见,这两种兴趣并不是独立发生的两种现象,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影响的。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这种概念反映了一种关于兴趣的相互作用和关联的观点,认为兴趣是个体的个人兴趣与有趣的环境特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安徽省芜湖市三所学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47份,有效问卷317份。其中男生173份,女生144份;初中生110份,高中生104份,本科生103份。
  2.研究工具
  采用安徽师范大学葛明贵教授主编的《青少年阅读兴趣结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该量表为自评量表,三个分量表分别为情境兴趣分量表、工作兴趣分量表、个体兴趣分量表。问卷采用五点式计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阅读兴趣越高。
  3.问卷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由研究者和班主任共同完成。测试前向学生宣读指导语,等所有学生都明白后开始施测,学生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时间约为30分钟。
  4.统计处理
  剔除无效问卷后,录入原始数据,采用SPSS18.0整理分析和处理。
  三 结果与分析
  从下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1)从性别上看,男女生的情境兴趣和工作兴趣差异不显著,个体兴趣差异显著;从年级上看,各年级在情景兴趣和个体兴趣上差异显著,工作兴趣上差异不显著。(2)总体而言,青少年阅读兴趣经历了一个曲线发展的过程,在各个年级上,女生的阅读兴趣都显著高于男生。从年级上看,初一年级阅读兴趣较高,初二略有下降,初三达到最高水平,高中生阅读兴趣与初中生相比较低,大学时期又有提高趋势,大一阅读兴趣在整个大学时期最高,随着年级的增加,略有下降趋势。
  四 讨论与结论
  总体上看,青少年阅读兴趣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女生的阅读兴趣普遍高于男生;从发展趋势上看,青少年阅读兴趣经历了一个曲线发展的过程。这一结果也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女生对文字的喜好程度确实明显高于男生。分析原因有:(1)进入初中后,随着年级的升高,功课压力逐渐增大,学习生活较辛苦;(2)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减小,学生有更广泛的空间选择图像阅读、视频阅读及文本阅读,因此阅读兴趣又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凯.关于兴趣与理解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2]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J].心理科学,2000(1)
  [3]何军.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2(5)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青少年 现状分析 兴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