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教育管理心理学

时间:2017-05-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复习资料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复习资料

单选题

1.要取得教育的成效,关于在于(管理) 2.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3.一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对象的学科是(教育管理心理学)

4.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观察法) 5.搜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客观事实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是(观察法) 6.观察法的特点有二: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结论真实可靠)

7.实验法中,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的方式是(自然地) 8.研究者可以主动地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这一优越性属于(实验法)

9.关于实验法的不正确说法是:研究者(可以不考虑心理现象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

10.下列不属于调查法的是(观察)

11.访问、座谈、谈话、问卷、工作成果分析、情报信息的收集等方法都是(调查法)

12.谈话法分为两种,即(有组织的谈话和无组织的谈话) 13.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要考虑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信度与效度)

14.教育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人性观问题)

15.“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事,于君。”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早以认识到管理事物的核心在于(掌握人) 16.“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是人的(社交需要)

17.根据“社会人”假设在管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人的因素)

18.“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的措施”这种管理思想提出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是(“复杂人”的假设)

19.“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认为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工作环境和条件) 20.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觉对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属于哪一种认知偏见(第一现象)

21.中国有一句成语“爱屋及乌”是哪种认知偏见的反映(情感效应)

22.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属于哪种认知偏见(光环效应)

23.认知偏见中系列位置效应指的是以下哪一种(近因效应)

24.“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属于人的哪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1

25.所谓“无关不贪。不上不奸”属于人的哪一种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26.我们谈到山东人,一般总会认为他们魁伟豪爽。这是什么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教育管理心理学

27.人们在学习一个系列事物时,位于系列开始部分的项目学习效果最好,而位于中间部分的学习项目学习效果最差。这是什么现象(近因效应)

28.人们一般对于感情上讨厌的人容易往坏出想;而对于感情上喜欢的人容易往好处想。这是什么认知偏见(情感效应)

29.以下哪一方面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活动) 30.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什么因素(决定)

31.在管理工作中,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什么条件(基本)

32.“今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被管理者(扬长避短) 33.大多数领导上任开始都希望做“清官”,但是有的经不住诱惑,从而出现了腐败现象。说明他们哪一方面存在问题(意志)

34.我们谈到浙江人时,一般认为他们比较秀气能干。这是什么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35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不喜欢的学生估计过低,把比较喜欢的学生估计过高。这是什么原因(近因效应) 36.过去在学校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近期内表现非常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什么原因(近因印象) 37当我们谈到大学教授时,总会认为他们文质彬彬,博学多才。这是属于哪一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38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指的是(认同)

39有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类似的行为活动指什么(模仿)

40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是什么现象(从众)

41在他人的命令或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这是什么心理效应(服从)

4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需要)

43榜样是一面旗帜,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起作用是通过(模仿来实现)

44“以牙还牙”是个体受挫后一种行为反应,这种挫折反应称为(攻击)

45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失当,工作失误,推委于别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不安,从而维护自尊的方式是(投射作用) 46个体受挫后内心冲突无法解决使其出现返童行为,这种挫折反应称为(攻击)

47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与衷的挫折行为反应是(冷漠)

48“酸葡萄”作用讲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作用) 4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的动机重复某种无效动机,这种挫折反应方式是(固执)

50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而产生的痛苦经验和烦躁情绪,排除在记忆和意识之外的挫折反应形式是(压抑作用)

51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歌星对歌星的模仿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表同作用)

52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动机缺乏状态)

53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他人身上的表现,就是(合理化作用)

54一个学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的学生,经常通过和别人角力来获得自尊没,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压抑作用)

55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它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56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是态度的自觉性、明朗性、倾向性和(复杂性)

57人们开始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致的过程是(认同)

58把他人的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体验上完全融合一致,并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的过程是(内化)

5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理论是(态度学习理论)

60海德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平衡理论)

60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理论是(认知失调理论)

61群体内聚力或向心力指的是(群体凝聚力)

62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行的影响力,它指的是哪一种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群体压力) 63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作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价指的是哪种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群体舆论) 填空题

1要取得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管理)

2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就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相象极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3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6观察法的特点有二: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结论真实可靠)

2

7.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相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8采用标准测验工具,要考虑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信度,一个是(效度)

9.1911年,美国的泰勒所著的一书公开发表,是管理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因此他被西方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0.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力)

11.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梅奥在其理论中提出:职工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心理的需要)

12.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与(教育管理) 13.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产物,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其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具有(自觉能动性)

16.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觉对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属于(第一印象)

17.中国有一句成语爱屋及乌是(光环效应)

18.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属于(光环效应)认知偏见中系列位置效应指(近因效应)

19.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属于人的(社会刻板印象) 20.所谓无官不贪,不商不奸属于人的社会刻板印象) 21.我们谈到山东人,一般总会认为他们魁伟豪爽,这是(社会刻板印象)

22.人们在学习一个系列事物时,位于系列开始部分的项目学习效果最好,而位于中间部分的学习项目项目学习效果最差(近因效应)

23.人们一般对于感情上讨厌的人容易往坏处想,而对于感情上喜欢的人容易往好处想,这是(情感效应) 24.(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

25.社会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6.在管理工作中,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7.今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在管理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被管理者(扬长避短)

28.大多数领导上任开始都希望做清官,但是有的经不住诱惑,从而出现了腐败现象。说明他们哪一方面存在问题(意志)

29.我们谈到浙江人时,一般认为他们比较秀气能干。这是(社会刻板印象)

30.过去在学校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近期内表现非常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近因效应) 31.当我们谈到大学教授时,总会认为他们文质彬彬,博学多才,这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32.社会认知的种类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人际认知、自我认知、对社会事件认知、社会角色认知) 33.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特点(自我认知的自觉性、人际认知的广泛性、社会角色的多样性)

34.教育管理者通过(发展地看人、全面地看人、历史地看人)

35.教育管理中社会认知的偏见包括(第一印象、光环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情感效应)

36.情感的作用有(动力作用、信号作用、适应作用) 37.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志品质(明确的目的性、一贯的坚持性、沉着自制和耐心、处理问题的果断性) 38.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感品质(热爱教育事业、强烈的理智感、深刻的道德感、正确的审美感)

39.榜样对于形成人的道德行为具有的作用包括(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

40.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认知反映),指主体对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交往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41.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特点包括(自我认知的自觉性、人际认知的广泛性、社会角色的多样性) 42.社会刻板印象有可以称为(定势效应)

4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

44.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需要有(生活福利需要、工作学习需要、社会需要)

45.需要的主要特点有(周期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46.管理心理学家李维特认为行为的共性有(有原因的、有动机的、有目标的)

47.具有激励作用的目标应具备(具体性、适度性、可测性) 48.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动机主要表现在(以工作成就为主要目标、经济利益的追求、对职称的追求)

49.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设计合理、目标认同、群众参与)

50.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所定义的保健因素的有(公司政策、监督、行政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环境条件)

51.按照公平理论,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改变投入、改变比较对象、改变他人的投入、采取不正当的方式发泄、自我安慰)

52.动机作为活动的直接动因,具有(引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53.行为是在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经由主体内部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54.惩罚不是目的,要使受惩罚者心服口服,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所以惩罚要公正合理,还必须与(教育)相结合。

55.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对行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以及目标的价值。

56.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是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

3

57.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其报酬的绝对值,还关心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

58.目标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一尺度,并作为评价(工作进度和成败)的指标。

59.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对行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和目标的(价值) 60.以牙还牙是个体受挫后的一种行为反应,这种挫折反应称为(攻击)

61.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失当,工作失误,推委于别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不安,从而维护自尊的方式(投射作用) 62.个体受挫后内心冲突无法解决使其出现返童行为,这种挫折反应称为(倒退) 63.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挫折行为反应是(冷漠)

64.酸葡萄作用讲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合理化作用) 65.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的动机重复某种无效动作,这种挫折反应方式是(固执)

66.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而产生的痛苦经验和烦躁情绪,排除在记忆和意识之外的挫折反应形式是(压抑作用)

67.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歌迷读明星的模仿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表同作用)

68.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动机缺乏状态)

68.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他人身上的表现,就是(投射作用)

69.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的学生,经常通过和别人角力来获得自尊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代替作用)

70.属于组织特有的造成挫折的因素有(组织的管理方式、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偏低的工资) 71.属于挫折自我防御机制的心理反应方式的有(合理化作用、压抑作用、投射作用、表同作用、代替作用、反向作用)

72.挫折后的行为反应有(攻击、冷漠、倒退、固执、逃避) 73.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他人身上的表现,就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投射作用)的反应。 74.个体遭受到挫折后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叫做(挫折容忍力)

75.个体遭受挫折后,为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心理平衡,自发产生的适应性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称做(心理防御机制) 76.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77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的特点是态度的(自觉性、明朗性、倾向性和复杂性)

78服从是指个体在他人的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79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它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这种评价包括(义务感、工作的满意感、对工作任务的承担)

80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是(态度的倾向性、态度的复杂性、态度的明朗性、态度的自觉性)

81服从是指个体在他人的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既(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但内心不一定接受)

82态度的具体形成过程与社会同步,经历了以下过程:(服从、内化、认同)

83内化是指把他人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完全融合一致、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

8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理论不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

85教育工作者态度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教育工作的工作态度)

86(态度的学习理论)代表人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

87(平衡理论)是由海德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 8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延格1957年提出的理论。

89.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这种评价包括(义务感、工作的满意感、对工作任务的承担)

90.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态度的倾向性、态度的复杂性、态度的明朗性、态度的自觉性) 91.服从是指他人的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但内心不一定接受) 92.态度的具体形成过程与社会化同步,经历了以下过程(服从、认同、内化)

93.内化是指把他人的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完全融合一致、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

9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理论不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强化理论)

95.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96.(态度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

97.(平衡理论)是由海德于在1958年首次提出的。 9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理论。

99.非正式教育群体的特点有(行为协调一致、群体凝聚力强、良好的人际关系、灵敏的信息沟通、公认的核心人物) 100.群体舆论是群体内多数人对哪些方面所作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 10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对群体目标的认识、对群体利益的认识、核心人物的作用、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度、群体的外部压力)

102.非正式教育群体包括(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 103.影响教育群体动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舆论、群体士气)

104.教育群体的功能主要包括(整合功能、承上启下、满足需要功能)

105.教育群体的特点包括(群体目标、群体结构、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群体交流)

106.群体规范具有(群体支柱、评价标准、群体约束、行为导向)的功能。

107.(榜样)是模仿发生的关键,其核心是(榜样的心理影响力)

108.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向心力),是指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

名词:

1教育管理:所谓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而了解和分析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认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的现象在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研究者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5.测验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必要时也可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作为辅助,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

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7素质: 所谓素质有两种解释:狭义的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主要是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这种素质上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广 义的素质不仅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且更指人

4

在一定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一个人的意识和 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对教育领导者与管理者来说,即指领导意识、领导能力、领导品格和领导风度。 8.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的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9.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 10.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11.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利和体力的活动。

12 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13.管理现代化:是将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的过程。

14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

15.霍桑实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于1927年冬应邀参加了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包括照明、福利、态度与意见调查和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等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力量,不在于物质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在于工人心理的或社会的因素。

16. 所谓心理的本质就是怎样正确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上弄清楚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时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人的心理到底时怎样产生的,这是心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成就的论证,人的心理时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本质究竟时什么呢?这里有两个基本的条 件,一个是人脑,这是反映的器官,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另一个是客观显示,这是放映的内容,是心理活动放映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这 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7. 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也称为理性经济人,也有人译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都想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被称为X理论。

18.社会人的假设:有人译为社交人。这一人性假设起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的意义。人们还有社会性需求,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19.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又称为自动人的假设。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除了物质需求、社会性需求外,还有一种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在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就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

20复杂人的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提出来的。由于长期实践的结果证明,前三个种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的一方面,但并不适合于一切人,是各有其片面性的。60年代中期,薛恩考察了这三种人性假设,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不可能有纯粹的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实际存在的只是在各种情况下不同反应的复杂人。70年代初,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变权理论。被称为超Y理论。

21.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属于自然,另一方面是人统治自然。首先,人作为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人来自自然,人属于自然。其次,人为了生存、种族延续和发展,就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作为索取和改造的对象,这就是人统治自然。

22.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的本质最重要的方面。作为社会的人,任何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生活的一切表现,都是社会生活的表现。总之,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

23.人的意识属性: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具有自觉性,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4.社会认知: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认知反映,指主体对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交往和对集体组织间的关系的认知。 25.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26第一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27. 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它方面去,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或成见效应。

28. 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印象会产生更强烈的作用。也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9. 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常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或定势效应。

5

篇二: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自考)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冯特 B.梅奥

C.黎维特 D.闵斯特伯格

2.对“社会人”最有效的激励是

A.经济刺激 B.授权

C.建立感情 D.因人而异

3.提出态度转变“服从、同化、内化”三阶段说的心理学家是

A.舒兹 B.凯利

C.凯尔曼 D.霍夫曼

4.下面选项中属于积极的挫伤反应的是

A.攻击 B.固着

C.替代 D.投射

5.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以感情来维系成员间关系的群体称为

A.参照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小型群体

6.下列不属于归因理论的是

A.协变理论 B.一致性推理理论

C.成败归因 D.场动力论

7.“杯弓蛇影”是一种______暗示。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反暗示 D.自我暗示

8.期望理论是由______创立的。

A.弗鲁姆 B.俞文钊

C.亚当斯 D.斯金纳

9.在黎维特的组织变革模型中,组织变革的重点是

A.组织结构的变革 B.组织人员的变革

C.组织技术的变革 D.组织任务的变革

10.提出需要ERG理论的人是

A.勒温 B.阿尔德弗

C.默里 D.马斯洛

11.由同一学校成员承担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激励形态是

A.自励 B.他励

C.互励 D.全员激励

12.由精通学校某专业或技术的人担任领导,属于______领导体制。

A.家长制 B.集团式

C.软专家 D.硬专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人际关系学的创立者是______。

1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动机成分,即认知的动机、的动机以及附属的动机。

15.需要的基本特征有:对象性、历史性和______性。

16.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

17.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具有______性、______性和阶段性。

18.现实中的教师成熟度可大致分为成熟、______、幼稚三类。

19.态度是由认知、______和______三种成分构成的。

20.心理指导的主要原则主要有:教育原则、______原则、______原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学校管理心理学

22.挫伤

23.需要

24.动机

25.学校组织氛围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员工满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7.引导学校成员态度有哪些策略?

28.青春期学生的主要心理异常现象有哪些?

29.简述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心理基础。

30.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1.论学校管理中的感情激励。

32.结合实际谈谈自然性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篇三:教育管理心理学

教育管理心理学(全)

第一篇 总论

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2、要取得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管理

3、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4、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

5、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劳动心理学20世纪初开始形成,工程心理学形成20世纪40年代,管理心理学5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6、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范围①研究教育管理中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这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的基本单位②研究教育管理中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③研究教育管理中领导心理和行为的规律④研究教育管理中组织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7、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基本任务: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8、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具体任务①为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心理学依据②为形成教育组织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提供心理学依据③为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④为教育组织设计,为促使组织变革与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

9、广义素质:不仅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且更指人在一定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狭义)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主要是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

10、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①理论意义: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底细和知识体系,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拓宽心理科学视野②有利于观察和判断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能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处理好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事的矛盾,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改革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者的自身教育,培养和调节教育管理者的个性优秀品质,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

1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而了解和分析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它是搜集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客观事实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

12、观察法优点: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所得结论真实可靠。缺点: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时不能控制被试的行为与环境,所以它往往使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作精确的重复,也不能变换一个人活动的条

件,只能消极地等待观察所需要的现象出现;而且根据观察法所得到的材料,不易作数量分析,也不能精确地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因而也就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过程,掌握它的必然性

13、观察法注意①观察自始至终都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观察者应经过一定的训练,每次最好只观察一种行为,尽可能由几个人同时观察或分工观察,观察时作好记录,以便彼此核对事实③在观察过程中也可利用多种辅助手段

14、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情景,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优点①研究者可以主动地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②研究者可以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从而了解某些条件对被试心理现象的制约或影响③研究者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可以反复地进行验证,以作为判断被试心理现象究竟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的依据。缺点:由于人们的管理行为过于复杂,难以控制,而且受情景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实验法对于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实验是在人为的情景或孤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结果受到影响

15、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6、调查法: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的现象在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研究者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访问、座谈、谈话、问卷、工作成果分析、情报信息的收集等

17、谈话法:通过面对面的谈话,直接了解教育工作者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的谈话和无组织的谈话两种。前者一般是主试根据预先拟定好的提纲提问,被试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后者则随机问答,结构松散,气氛活跃。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取得第一手材料

18、问卷法:根据主试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量表等,由被试自行选择答案的一种方法。一般可有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三种形式

19、测验法: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必要时也可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作为辅助,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

20、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要考虑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信度,一个是效度。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的结果的一致性。效度: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

21、广义教育:一切幸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22、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3、管理:管理者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24、管理的本质: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管理人及其活动,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手段是协调,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处身于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齐心协力,共同实现管理目标

25、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26、1911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是管理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7、泰勒提倡科学管理,从时间—动作研究开始;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代表;韦伯是行政组织理论代表

28、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学派

29、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和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

30、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着重研究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职工及社会需要满足问题,所以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代表是美国的梅奥,他于1927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研究并于1933年提出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念①传统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惟一因素,梅奥认为职工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心理的需要②传统认为工作条件是决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梅奥说生产率主要决定于职工的态度和情绪③传统只重视正式群体,只重视规章制度、职权划分;梅奥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而且其成员的情绪与行为对生产有影响④霍桑实验还指出建立新型领导、听取职工意见与沟通信息的重要性

31、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四个方向:有关人的动机、需要、激励问题;有关人的本性问题;在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和人与人的关系;领导方式问题

32、管理科学发展的三种趋势:①由原来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高层管理为主②由日常业务性管理发展到以经营战略性管理为主③由原来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33、心理的本质就是如何正确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

34、冯特是“心理学之父”

35、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李维特出版《管理心理学》标志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

36、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力。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局限于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37、人性观问题是教育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38、我国古代思想家人性观①性善论。孟子为代表,指出管理要实行仁政②性恶论。荀子为代表,管理要以礼、刑两点措施治天下

39、经济人理论是美国麦格雷戈概括为X理论,基本观点①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人们的最大实利②人天生中懒惰的,他们都不喜欢工作③人天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只心自己满足的需要,不关心组织的目标和群体的利益④大多人在工作和事业上没有什么雄心,也不爱担任什么责任⑤绝大多数人喜欢被领导,照章办事⑥缺乏理性,容易受自己的冲动和别人的行为影响,有盲目举动

40、经济人理论管理措施①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②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方面,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要实现组织目标,完成任务,管理者必须用控制和强迫的手段③人是经济人,管理者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④人天生是懒惰的,对消极怠工者要采取严厉惩罚措施

41、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泰勒在对工人“动作和时间”研究中总结出三项基本原则:①选取适合职位的人员②指导工人应用有效的方法和最经济的动作③给予最佳的工人较高薪金,作为鼓励

42、社会人理论是梅奥提出的。管理措施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②强调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③提倡集体奖励④提出新型的参与管理的方式

43、参与管理:在不同程度上让职工和下级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和讨论

44、自我实现的人也是美国的马斯洛提出的。管理措施①管理者的工作重点由经济人重视任务,社会人的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和条件上,它主张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使人们能充分地自我实现②管理者要充分运用授权分权,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以及参加管理的方式,激励职工发挥潜能,有效达成组织目标③管理制度要保证职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在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45、复杂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莫尔斯和洛希。管理措施①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②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取弹性,应变的管理方式,以提高管理效率③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

46、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7、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生物,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 第二编 个体心理

1、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2、社会认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开成的认知反映,是指主体对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交往和对集体组织间的关系认知

3、社会认知的种类:对他人的认知、人际认知、自我认知、对社会事件认知和对社会角色认知

4、社会认知的意义: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所以必须了解人的社会认知活动,形成正确的社会知觉。社会审直辖市人际关系、调动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现代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效率的发挥以及群体凝聚力的增强,都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

5、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特点①自我认知的自觉性②人际认知的广泛性③社会角色的多样性

6、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功能①加速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成熟②改善人际关系③提高教育效果④增进心理健康

7、影响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因素①当时的情境②被认知者的特点③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8、教育管理者如何获得对人的正确认知①发展的看人②全面的看人③历史的看人

9、教育管理中克服的认知偏见有①第一印象②光环效应③近因效应④社会刻板印象⑤情感效应

10、第一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它方面去。近因效应:在社会认知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印象会产生更强烈的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常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情感效应:在人际知觉中,观察者已有的情绪情感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从而造成对人判断或评价上的偏见

11、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不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12、情感的作用①情感具有动力作用②信号作用③适应作用

13、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感品质①热爱教育事业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②强烈的理智感③深刻的道德感④正确的审美感

14、意志:在认识和变革的过程中,人自学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5、意志的作用①发动。在意志行为之前,在思想上权衡行动动机,确定行动目的,目的确定之后就要选择的方法,从而引向行动的决定②坚持。行动发动起来以后,就要按预定目的去行动③制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

16、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志品质①明确的目的性②一贯的坚持性③处理问题的果断性④沉着、自制和耐心

17、情感、意志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①影响学习效果②影响教育工作效果③影响承受力④影响判断力⑤影响群体相容性

18、如何培养高尚情感①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②开拓宽广的胸怀③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④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

19、如何获得顽强的意志①树立崇高的理想②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③检疫站浓厚坚定和有效的情感④在实践中经受考验

20、教育工作者个性对工作成就、管理水平都有重大影响作用

21、教育工作者的兴趣与管理①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②社会生活条件是举了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③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前提④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2、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3、教育管理在能力方面要注意①确定标准、以职选人②用人之长、避人之短③能级合理、能职相称④大胆改革、择优汰劣

24、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所以了解人的气质很重要①从实际出发,知人善用②因材施教和个别施教③优化组合、倒塌配置

25、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6、培养人的良好性格特征的途径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③用性格榜样去培养性格④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27、榜样的作用于①启示作用②控制作用③调节作用

28、行为:在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经由主体内部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29、个体行为的共性①人的地为总是有原因的②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③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

30、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①个人因素②环境因素③情境因素

31、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李维特对改变行为的模式①权威②胁迫③操纵④合作

32、需要:有机体缺乏某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客观需求(人体内部生理需求和人体外部社会需求)的主观反映

33、需要的种类:从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从需要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我国心理学者将需要概括为生活福利需要、工作学习需要、社会需要

标签:管理心理学 教育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教育管理心理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