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走转改”是新闻本质所在:什么是婚姻家庭的本质所在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果笔者说探讨新闻之来源是个伪问题,一定会遭至訾议。但在笔者看来,新闻不来源于生活,还会从哪儿产生?!   在阐发“走转改”之前,还是应该先回归“格物”之本位,否则就无从“致知”。新闻是即时信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宣传是一个阶层、集团传输本阶层、集团意志思想的手段,其主观性更强一些。做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工具,我们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方针主张、政策意图的光荣使命。实事求是、力戒八股、言之有物、真言进谏,是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党政倡导的工作作风。但在实际生活中,各类不淡不咸、不对不错、空洞无物的模式化言辞仍大量存在,甚至充斥报端。载之日久,人们难免生厌。厌之日久、疑之又生,对媒体的不信任又会衍伤党和政府形象。2009年岁末,在当时包头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下、在对长三角地区几家可读性颇强党报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包头日报》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新闻改革:版式更加新颖活泼;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两年余的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心存担当、勤于思索、俯身生活,才有可能创造出有思想观点、有文化内涵、有人性温暖,更加贴近读者心灵的精神产品。
   不视日月,必致“营魂旷枯,精莩旷沉”。同样,不接地气,亦必致神浮气燥,无所生根。地坤厚德,涵养万物,老子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乾刚坤德,正德始能厚生。无论从新闻本源至职业操守,主动俯身嗅闻泥土芬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都是义不容推之责。自“走转改”活动初始,《包头日报》即在头版开栏,在开栏语“最美的风景在基层”中有如下表述:“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只有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对社会对群众有深刻的认识,只有俯下身、弯下腰、扎下根,才能采写出接着‘地气’的、带 有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该开栏语得到了包头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好评。
  走基层。基层是最富创造活力的地方,也是最能出新闻素材的地方。1965年12月,穆青等新华社记者先后两个月深入兰考采访,采写出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时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流着眼泪审阅完了稿件。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兰考大雪,焦裕禄背着粮袋给一五保户老夫妇送粮食,推开他们的门,失明的老太太就问“你是谁?来干什么?”焦裕禄答道“我是您的儿子!”这一细节,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落泪。如果没有耐着性子的深入采访,没有感同身受的贴心体验,欲采写出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无疑是痴人说梦。文以载道,但脱离生活实际的“文”何以动人,又何以载道。2002年夏,包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报纸虽然对市领导及社会各届的看望慰问进行了常规性报道,但旱情到底如何也只是只言片语的叙述。我们组织了多路记者深入农牧区进行了数日深入采访,旱情之严重、给广大农牧民造成损失之巨大都深深打动了采访的记者,由是采写出的长篇通讯《走进大旱》,引起了广大读者及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此稿在当时报社内部被评为好稿(当时报社已很长时间没有人评报)。“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包头日报》已采写出各类走基层报道近百余篇,去年岁末,包头山北地区遭遇了丰收的土豆销售困难,《包头日报》记者几次深入山北地区进行了数日采访,连续七篇报道都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给予刊载,这一事件也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的关注。《老小区大变样》《最后的乡村小学》《草原上种出甜西瓜》《“活了78岁”,议事还是头一回》《感受矿工的苦与累》《科技保姆下乡来》《不能让传统手艺失传》《片警的一天》《西部志愿者:青春这样才美丽》《巡线工排地雷》《大山里的“小额信贷员》等等报道都随记者的足步和感悟见诸报端。
   转作风。改版前的《包头日报》以日常政务报道、工作总结、综述为主要内容,“写谁谁看,谁写谁看”是对当时报纸的一致评价。记者把工作只当做谋取饭碗的工具,在各类会议、泡沫新闻中飘浮,什么思想、观点、思索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报纸就是这样的,“别惹事、不出事”就行了,管它有人看没人看。在笔者看来,这是对事业最大的不负责任,因为一个失去传播力、失去社会影响的媒体,何以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立足,又何以能弘扬好主旋律?!在近两年的包头“两会”上,我们大胆改革,在头版开设了“新的一年,我的期待”“我为两会建言”“百姓连两会”“两会声音”等栏目,将过去庙堂之高的“两会”与基层群众的呼声意愿紧密相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过去“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报纸只是常规性的摘抄一下就算完事儿。去年,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全面“肢解”,更多地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解构,更加直观易读,这一改革得到了市领导和与会代表委员的好评。我们过去的报道总是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看问题,鲜有细致入微的体会。去岁春运,看到记者的报道仍是以有关部门安排部署为主要内容,笔者提出:记者能否真正体会一下群众买票、回家途中的实际感受。记者深入到购票现场,采写出了“三个农民工的艰辛购票记”的新闻特写,这三个农民工一个是用电话订票;一个购票时忘带身份证,让家人通过传真发送身份证复印件时,又找不到收传真的地方;一个网上购票,找到网络时,又不会使用网络预订。这样感同身受的报道自然是让人印象深刻、感慨良多。
  改文风。在资讯获取渠道越来越便捷多样的当下,那种传统、呆板的纸媒新闻写作形式越来越不受人待见,易读悦读成为人们的心理逐取。如日常短消息的写作,导语部分总是要说“为了什么什么,进一步什么什么”然后才是“我市近期将开展什么什么”,前面读了半天才知道后面的实际内容,笔者提出:这类写法费时耗神,以后要直接交待实际内容,目的意义尽量不写,非得写一是要短二是要放到稿件的后部。本市东河区开展了干部主动下基层倾听民声民愿的活动,审稿时,看到此稿很有新闻价值,且记者对现场的描述非常鲜活,但是稿件标题却甚老套“东河区开展干部下基层倾听民声活动”,于是将标题改为“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从全国范围看,除非是深度报道,纸媒新闻口语化趋势颇有市场,因为只有清新质朴的文风才能更加贴近人的心灵,也才能更加吸引读者。
   一说“活动”,似乎只是短暂和阶段性的,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却理应成为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常态,与我们职业之路每一个日月晨昏、每一次思索感动紧密相伴,这是新闻本质要求所在。

标签:本质 新闻 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