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听虫_听着 虫 叫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听虫,是闲人的雅事。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禅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乃声,方不虚此生也。”说的大有意思。   会鸣的虫不少,但可听的虫不多。小时候,住在乡村,夏天里常常捉一只鸣蝉,放在耳边听,初听觉得有趣。但蝉的叫声,一口直嗓子,徒生聒噪而已。据说,北京人听虫偏爱“四大鸣虫”:蛐蛐、蝈蝈、油葫芦、金钟。后两种似乎不多见,普通人常听的,也就是蛐蛐和蝈蝈。
  蛐蛐,又叫蟋蟀。但我还是喜欢叫“蛐蛐”,读起来,委婉有致,自生一种音乐的质感。在乡下,蛐蛐极普通极普遍。秋天里,黄昏或早晨,立于田野,你就能听到漫山遍野的蛐蛐的鸣声,浪涛一般,拍打着人的耳膜,有一种齐声欢呼的兴奋感。不过,听蛐蛐,最好还是听蛐蛐的“独鸣”。在幽静的环境之下,一个人,心平气和地听着,蛐蛐唧唧唧唧一连声地叫开,响亮、清脆,内心油然而生一份快意。
  小时候,居住的房屋是草坯土墙,“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深秋时节,房子里就“搬进”了许多蛐蛐。夜晚,有时一觉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蛐蛐幽婉的鸣声。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入室内,那蛐蛐的鸣声仿佛也有了一种月光的清凉。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不知不觉就在蛐蛐的鸣声中进入梦乡。蛐蛐的叫声,竟成了一支催眠的曲子。据野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带兵打仗时曾得了失眠症,久医不愈。太医束手无策,这时,有个太监就捉了一只蛐蛐将其装在金丝笼中,唐太宗睡觉时把笼子放在枕头边,唐太宗就在蛐蛐的吟唱中睡着了。虽是野史,却是极有意思,但这蛐蛐的鸣声,确实能给人带来自然的清音,驱走心的劳累和烦恼。
  蝈蝈,不像蛐蛐那样普遍。它只有秋天才有,多生长在红薯地或者大豆田里,通常是附在一片叶子上呜叫,人一靠近,就会隐于叶片之下或逃之夭夭。其声音比蛐蛐更加洪亮、透彻。
  秋天里,村人常常会捉几只蝈蝈放在自家庭院中的树木或者篱笆上。树木多为石榴树,篱笆上通常爬满了扁豆蔓,蝈蝈栖居其上,一直叫到深秋。早晨,太阳一出蝈蝈就叫了,吱嘎吱嘎的声音把阳光叫得碎碎的。月光明亮的夜晚蝈蝈也会叫,此时,明月、夜空、庭院、篱笆都纷纷融入蝈蝈的叫声里――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田园味。我小的时候常常捉一只蝈蝈放进一个高粱杆皮扎成的三角笼子里,挂在自家的窗棂上,听蝈蝈儿唱小曲……
  要想常听虫鸣,最好会“养虫”。《开元天宝遗事》记宋人养蟋蟀:“每至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捉贮蟋蟀,闭于笼中,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宋人真够风雅。老北京人养蛐蚰和蝈蝈,喜欢用瓦盆或泥罐,取其贴近自然,透气性好,那叫声似乎也带着一种山野的味道。据说,北京人养蝈蝈还有“点药术”一说,即用朱砂、松香等配成的药膏,点在蝈蝈的翅膀上。如此,蝈蝈的叫声,就会更加清脆、Ⅱ向亮、悦耳。看来,老北京人听虫;更是风雅别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