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鲁迅晚年为什么不回故乡_关于鲁迅的故事100字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故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阿Q也很有这脾气。”鲁迅对自己的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他在后来的许多散文中总是回忆着少年时期在绍兴的生活。但他同时又在避讳着绍兴,警惕着绍兴,表现出一种与家乡漠然隔绝的态度。最明显的例证就是鲁迅1919年底最后一次离开绍兴,直到1936年,在他生命的最后17年里始终没有回过老家。
  在感情上鲁迅与故乡产生隔膜,这里面除了绍兴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让他忌恨以外,还有他痛苦的少年经历造成的巨大阴影,让他对家乡和家乡人产生一种憎恶心理。但是他晚年始终不回故乡,也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内中隐情。
  众所周知,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失败痛苦的。朱安不仅大鲁迅三岁,而且身材相貌超出了鲁迅能够接受的底线,让他陷入绝望的境地。两人形同路人,有名无实。对鲁迅不喜欢妻子朱安,许多人为尊者讳,说是因为朱安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不识字,缠小脚,和鲁迅没有共同的理想志趣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因为朱安不漂亮,缺乏女性起码的魅力。
  鲁迅在感情上从来没有接受过朱安,这个可怜的女人为鲁迅守了一辈子活寡。就两人的婚姻而言,朱安无过错可言,此中的是非我们不去管它,问题是,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噩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情生活中这无疑是一处伤心之地。离开家乡另组家庭的鲁迅如何面对,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回避。
  鲁迅晚年不回绍兴的再一个原因还和他的家庭、兄弟有关。
  鲁迅13岁时,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迅速败落。少年的鲁迅一度生活在紧张焦虑惊悸的状态中,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变故带来的心理落差、经济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抑。父亲去世以后,有一次家族聚议,重新分配房屋,亲戚本家欺负鲁迅家,要把坏房子分给他们,鲁迅作为一房长孙,称祖父还在狱中,坚决不肯签字,由此引起一位本家长辈的厉声呵责。
  1919年12月初,绍兴老屋由新台门六房联合出卖,鲁迅接母亲、朱安和周建人一家北上,到北京与二弟周作人同住于八道湾。他在绍兴几乎不再有情感牵挂与依恋之人,绍兴自然也没有非回去不可的理由。
  再说鲁迅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周建人,二人分别娶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羽太芳子姐妹,两姐妹于1911年9月、1912年5月分别在绍兴生活八九年之多,并各生育三个儿女。兄弟俩娶日本姐妹俩为妻,并且生儿育女,这样中外合璧的家庭在一百年前的绍兴城肯定是轰动一时,备受乡邻亲友关注的。可是,1923年7月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手足情断;1925年,三弟周建人和昔日的学生王蕴如在上海同居。绍兴不是鲁迅一个人的家乡,与三兄弟及其妻子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到绍兴,自然无法回避相关的话题,而这些家庭的重大变故及个人隐私,都是鲁迅对家乡亲友不愿提及的,索性不如避而不回,把绍兴留在记忆深处。
  (秦洪摘自《中国文化报》2011年11月20日,内容有删节)

标签:鲁迅 不回 晚年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