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2018意识形态工作总结【从强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看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党中央提出了通过文化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吸引力的任务。从这一要求出发,可以引出我们对通过文化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践价值(尤其是在社会现实生活领域)的一种新思路的思考。基于这一思路,更加透彻地了解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遭遇的多元文化挑战,以及分析先进文化建设应有之义,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53-04???
  
  
  〔作者简介〕罗甜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邓淑华,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 640054。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当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步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与个体都面临发展之惑;不仅如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裹挟着各种思潮,以社会现实生活领域为主战场,试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任务,并在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出,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引出一种重要思路,即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需要把握时代主题进行创新之外,马克思主义还可以通过文化建设积极介入影响社会生活和个体心灵世界,在社会变革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强化先进文化建设
  “意识形态”一词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由启蒙思想家德斯杜•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被用来界定为是一种“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自提出后,这一概念经过许多理论家的演绎和争论,含义多重复杂。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扬弃,奠定了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的科学内涵。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张对观念的现实基础进行批判性分析。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将系统化的社会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映经济基础,最终在价值上表现为一种“统治阶级的意识”。
  总的来说,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理论体系,他直接或间接受限并表现生产关系。而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制约下,意识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批判与建构、社会控制、社会整合与主体建构、规范生产、使政治合法化等功能。这些意识形态功能并不直接表现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但在特定历史阶段,这些功能都起着维护或者建构一种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反映在实践中,首先直观的表现就是社会大众接受意识形态功能作用时的心理认同和行为遵守。
  目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很明显不是建构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整个国家的观念体系和社会权力体系的框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作为解释的基础,对我们现有和未来的制度改革进行判断和校正。当前的问题是,中国的社会本身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内,原有意识形态理论对应的经济、社会基础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涵盖人类发展整个历史的科学理论,要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必须对当下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作出回应。这意味着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需要把握时代主题进行理论创新,实现动态发展之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还需要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其维系社会秩序、规范价值体系和引导大众行为的一系列作用,即在社会变革中体现意识形态功能维护一种社会关系的作用,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入生活世界,影响社会生活和个体心灵世界的一种实践性特征。
  意识形态对生活世界的渗入,在某些方面是以约定俗成、自然发生的方式而出现的,但在许多方面更是以一种自主性的努力来实现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说,文化,尤其是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先进文化,无疑为这样一种自主性努力提供了最好的途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很多时候是通过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来展示、强化或实现的。党的十七大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创新之外的一个重要思路,即可以理解为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展现意识形态渗入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努力,支撑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或强化意识形态功能效用;利用先进文化的建设成果来对人民群众的感性意识活动产生影响,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进而最终形成理性认知。
  二、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
  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这样一个任务的提出,可首先看成是对外部现实环境变化的应对,即对当前在思想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的回应。从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进行着新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并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不断地受益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通过话语转化、论证机制革新等方式,赋予了自身新的时代内涵。但就如同之前所论述的那样,除开理论本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应在社会变革中起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的作用,而意识形态功能,很多时候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来展示、强化或实现。如果对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消极因素不加以排除,就会影响广大群众在社会心理层面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情感认同,进而干扰甚至破坏情感认同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层面。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说“今天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就在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未能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原因所在。??〔1〕?
  应当看到,这些思想文化领域的消极因素就存在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建设所依托的现实社会语境中。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使我们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西方现代性追求的盲目狂热之中,缺乏对现代性所带来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商品拜物、文化消费化、庸俗化、社会道德滑坡等负面影响应有的审视和反思,反而越来越表现出用短期功利的标准取代信仰与理想标准的一种倾向。这些现实环境的负面影响作用于思想文化领域,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两方面比较明显的危害。
  一是思想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文化霸权在思想领域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西方现代文化借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的主导文化模式,并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使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出现困难。“他们不断冲击人们的认同形式,使得弱小的民族国家人民对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得不放弃,这不仅造成其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变得淡漠,同时也使得全球文化不断走向单一化与同质化。”??〔2〕?文化帝国主义追求的是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根基,以文化控制为手段,宣扬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价值,不断通过文化霸权强化西方制度优越性的观念认识,并最终逐步形成了全球性的控制力。如果我们只看到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认识到其带来的消极因素,就必然要承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受到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话语权受到危害的后果。
  第二个危害是文化交流、碰撞、融合中吸纳的消极因素,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带来的消极因素,不断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精神和崇高价值。在20世纪中后期至今,对西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和审美的批判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英国学者阿比奈特在论述阿多诺的思想时就认为,代表着消费倾向的审美和工业生产的单一一致性,由资本控制的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让个体在文化创造和感知上的自主性实践被类似“产生欲望-获得满足”反复循环的流程所挟持。“这种不断更新的欲望-消费-欲望循环,把客体变成一种抽象的身份认同,与其他人类没有实质性关系。”??〔3〕?依靠对文化工业制造欲望和获得满足取代文化对人的本质关怀,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性病症的一部分。当全球化推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时,这一病症不可避免也混杂其中,潜移默化地造成影响。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工业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消费冲动和满足快感很容易就使许多人沉迷其中,他们不再那么迫切地关心个体实践的自主性,不再坚定地信仰某种主义,除非某种主义符合他们的工具性的判断标准,即能够经常性地给他们带来现实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果要迎合这种标准去积极主动或者自然被动地渗入社会生活,那只能要么丧失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性,成为一种彻底实用主义的工具,要么放弃自身核心价值和主流精神去追求多元化,淡化成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这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容许的。
  上述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危害的认识并不能让我们放弃改革开放,放弃文化交流,放弃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动态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融入。既然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来自思想文化领域的挑战也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组织力量去应对,进行先进文化建设是迫切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的前提条件。
  三、从强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感染力角度看先进文化建设应有之义
  既然先进文化建设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前提条件,那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应是先进文化要提供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吸引力的贡献,应有着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包括提供这种贡献可采取的一些方式。
  首先,先进文化建设并不仅仅限于文化领域本身。来自思想文化领域的挑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以资本主义所发展出的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形式举例来讲,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形式的产生,得益于资本主义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所创立的一个商品社会的基础。而资本主义也利用资本这样一个无孔不入的东西作为媒介,将异己的、甚至反对其的文化转化为同一性的大众文化,使 “资本主义制度那危险的不稳定性通过媒体技术被中和了,这些技术同时将‘文化’归纳为一致性的图式表征,将个人意识归纳为个体的消费欲望……都是为了调和他们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内部对抗的体验,将大众变成顺服的消费者,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思考文化工业给他们带来的满足之外的东西。”??〔4〕?到最后,这种被大众文化内化的文化甚至转而为资本主义服务。全球化浪潮和技术手段、媒介方式的发展,又推动形成了这种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向全球,包括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力扩张势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抵御资本主义消极文化因素的侵袭,其现实基础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实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仅是聚焦发展,还需要着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利益分配、机会公平、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为先进文化服务于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个社会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质利益基础。
  其次,先进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和拓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凝聚力、吸引力,就需要先进文化符合现代国家治理和政治文明的要求,将实践中有利于社会整合、凝聚的一切积极有益的思想内化其中。在中国,爱国主义在历史的漫漫变迁中,在民族的代代传承中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作用,是维系我们国家、民族生存不息、奋发向上的一种巨大的内在动力,其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可动摇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文化传统,更有着勇于奉献、勇于改革的时代精神。先进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的,应将一切优良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都纳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之中,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为意识形态发挥社会整合等功能提供资源支持,使其享有源源不绝的,富含时代精神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宝库。
  再次,先进文化建设要使先进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同质延伸,为意识形态融入社会生活领域搭建路径。对广大群众来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感知,首先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体实践认识论和道德原则的现实性的认同。先进文化要成为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质延伸,成为意识形态融入社会领域的路径,从内容上来讲,先进文化必须紧密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从方式上来讲,则要针对这些问题与困境提供解答。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成果,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注入更加富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为现代人提供切实的道德指引、心灵抚慰和精神激励;另一方面,对当下现代人的全新生存方式进行理论解读。针对社会与个体、个体之间、现实与虚拟世界一系列新时期的矛盾冲突,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观点和立场,从实践出发来回答现代人应当怎么样生活,创新性地解答新时期民族、社会、个体的发展之困惑。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性的价值将得到最大体现,其吸引力的增强是不言而喻的。过去,我们这一部分的工作集中在通过文化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体信仰的理想性,着力彰显其科学性。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加速,裹挟不同思潮的各种本土、外来文化,纷纷以社会生活领域为主攻方向,或多或少侵袭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比如儒学,近几年就从现代社会人生实践的大众化解读上入手,一时间大有重新成为中国人道德基准和普遍心理安慰之势,甚至承担了应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承担的一些功能。我们不能否定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其宝贵的价值,事实上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能够取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精神准则,去指导进入21世纪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最后,先进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先进文化服务于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观点、方法、立场不动摇。文化建设在内容不断拓展时,应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标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内容的充实,方式的更新。不难设想,如果先进文化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去支持,文化的先进无从谈起,任何文化都可以在技术手段、网络媒介包装下,堂而皇之地进入“先进”的行列,在其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生活领域时,将不可避免产生消极后果,甚至在这些领域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反面力量。
  此外,要通过文化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客观条件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繁荣,包括文化体制革新,文化产业壮大,更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媒介渠道,等等。总而言之,文化建设要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文化与社会心理的支撑,要在理想层面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要在实践层面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基础,更好地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体实践认识论和道德原则的现实性,去解读社会大众的文化生存和生活诉求;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的价值,创新性地解答新时期民族、社会、个体的发展之困惑。这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凝聚力和吸引力得到强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2〕张兴城.文化认同的美学与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
  〔3〕〔4〕〔英〕罗斯•阿比奈特.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技术与社会变革〔M〕.王维先,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9-30,25-26.??
  (责任编辑:石本惠)

标签:意识形态 文化建设 看中 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