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数学思维训练:让孩子拥有创新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路途也是艰难的――出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殚精竭虑、家长为孩子的前途煞费苦心、而孩子为应对考试失去快乐的种种现象。近些年来,本来只能为少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所接受的“奥数”,却被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能够取得好成绩、进入名校的金钥匙。从众的思维定式造成全国到处为“奥数”而疯狂,许多学生为考试整天做“奥数”题,成了做题的机器、记忆的仓库,从而泯灭了创新的意愿。众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却又很无奈。我感到,这一代孩子是幸福的,但他们也是很苦的。
  国家为培养创新人才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不少家长在经历了“奥数”热后正在反思,教育工作者也在为创新教育寻找新的途径。这使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国家要求提高孩子的素质。家长盼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孩子渴求得到快乐,难道这三者仅仅只有矛盾,而没有统一的一面吗?
  记得在50年前,我的老师讲过“点石成金”的传说:一天,一位神仙在路旁看到一位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他动了怜悯之心,就用手指点了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立刻变为金子,神仙把金子送给穷人,可穷人坚持不要,神仙问他为什么,穷人说:“我想要你的手指。”也许有人认为穷人的想法有点古怪,但穷人的智慧――那独特的思维,让我深思了几十年。中国的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述了同样的道理。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我们给孩子的是一块金子还是一个手指?是一条鱼还是打鱼的方法?我认为,这个手指就是思维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能使孩子成为创新人才,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和快乐,这不正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需求吗?这不也正是孩子所渴求的吗?
  加强孩子的思维训练,让他们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开阔思路,不断创新、成长,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有一本让孩子动脑筋的书,书中有个问题:上公交车时,有人投了1元钱,司机让他上了车,而后边的一个人没投钱,司机也让他上车了,这是为什么?当我把这个问题讲给我5岁多的外孙时,他毫不迟疑地说:“那个人是司机的孩子吧!”我顺口说“万一这个人是老军人呢!”可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刷卡”,且是唯一的。我们的孩子原本都是聪明的。可是,来自各方面的教育,是在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了,还是正在扼杀“天才”呢?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同样一个历史问题,我国和日本却出了不同的考题。
  中国题:甲午中日战争哪一年发生?签订什么条约,割地多少?
  日本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曰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中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近因和远因在哪里7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々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位老兵,当我看了这两个试题及中日学生的答案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我在思考,我还能为教育做点什么呢?
  孩子12岁之前,该懂的道理应该不失时机地学会。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很难弥补。例如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能力如果没得到提升。进入中学学习就比较困难。所以,作为一个教了几十年数学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总结过去的体会,让孩子们在适时的年龄掌握该学的知识,形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创新、发展。
  我制订了一个计划,举办“小手指数学思维讲习班”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一本《数学思维》的书进行推广,6年多的实践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我的这本书,从探讨思维的心理操作和思维定式开始,试图打开无论何种原因加在孩子身上的羁绊,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其中共讲了11种思维方法,以多样的形式,进行思维方法训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一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的兴趣不只是来源于数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更多的是来自同学们通过探索取得成绩后的自信),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并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坚持“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认识论思想,打开思路,才能有所创新。有位学者说,学数学若不学思维方法,如入宝山而空返。这句话也许有些夸张,但对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很有借鉴。《数学思维》这本书没有采用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编排的方法,而是在思想方法上开辟一方新天地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并进行总结和运用,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各种思维方法,而且能轻松体会到老师讲解的巧妙所在。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已流传近千年,我曾问过不少人,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大家会说“聪明”。再问“聪明在何处”?“把缸砸了,让水流出来了,掉到缸里的人得救了。”如果再问为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我认为从这个故事里首先学到司马光“舍缸救人”:其次是从实际出发,司马光不像大人一样能把掉进缸里的人拉出来,只好砸缸救_人:再次是司马光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掉到缸里,为什么淹死?因为人喝了水,如果把人和水分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通常方法有两个:要么人离开水,要么水离开人。大人采取的方法是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用“倒着想”的思维方法,让“水离开人”。“倒着想”的思维方法就是我在书中讲的思维方法的一种――“逆向追踪”。顺难则逆,直难则曲,正难则反。解决数学问题时也是如此,利用举反例、逆运算、反证。反向找结果,定尾追头进行逆向追踪,运用
  “逆向追踪”方法,往往会有“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感觉。
  “曹冲称象”故事中,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用石头代替大象,即书中讲的“代替变换”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人的手掌,比不上虎豹的利爪;人的眼睛,比不上鹰隼锐利的眼睛;人的双脚,追不上奔跑的麋鹿;人的耳朵,听不见许多小动物都能感知的超声波。但人会思维,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用代替变换的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数学中,代数法比算术法优越很多,恒等代换、等值代换、变量代换使问题化难为易,平移代换、对称代换、旋转代换、等积代换以及数形代换,会使我们有如鱼得水的体会,
  七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则“少年高斯的速算”的故事,当年高斯在计算“1+2+3+…+99+100=?”时,他的思维方法被世人传为佳话。今天同学们在计算更难的题时,用我讲的“分解组合”“对称平衡”等思维方法,往往会有惊奇的效果。“满园春色关不住”,科学思维方法的春天到来了,
  近代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曾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必须强调一下,这话是培根在所处的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说出的。我们过去说到文盲就想到“斗大的字不识一升” 的人,但现在国际上对文盲有了新定义――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或不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人,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了多少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去创造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新的奇迹,变为财富和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创新=力量”将成为新时代的标志。数学科学思维方法,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既能巩固课本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
  6年前,我对一个学生实施了数学思维训练计划。那是一个同事的孩子,见面时我发现,孩子无论思想和学习都存在一些问题。我用自己总结的思维方法先从其思想上进行教育,不断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培养他科学的数学思维。终于,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孩子为自己成功而高兴,家长为我的思维方法而赞许,这更增加了我的自信。
  近几年,我首先做了一些准备,把我做的这件事定名为“小手指数学思维讲习项目”,并谱写了“小手指之歌”,设计了图标,接着先后在8个班进行实验。在实验班里我很重视家长的作用,我主张师生与家长一起学习,同时,很多家长也需要培训,因为有的家长做了许多本不该自己做或并不擅长做的事,如如何围绕课堂教学给孩子补知识、帮助做题等。如果家长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能以自己的阅历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孩子学习热情有了,学习态度好了,那么,爱上学习、学习好也会完全在意料之中。
  通过我的不断改进和努力,师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欣慰地看到,虽然学生入班时成绩参差不齐,但是经过学习,他们对数学有了兴趣,自觉性增强了。家长的微笑,老师的欣慰,学生的自信,都增强了我推广这种训练方法的信心。
  去年6月,我的《数学思维》一书出版了,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不少校长和教师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愿意把它作为校本教材。几个月来,我在9所中小学实施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在实施过程中。我坚持四个不变(学生不变、教师不变、课时不变、原教材不变),把《数学思维》作为辅助教材,解决课堂教学缺少思维方法训练的问题。教师边教边学边研究,两种教材密切结合相辅相成,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我希望,我的数学思维训练计划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他们通过这种训练,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从而开阔思路,爱上数学,爱上学习,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责编:朱亚娟)

标签:拥有 能力 数学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