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游记作文 > 正文

校园植物调查实践活动_指导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实践过程的探索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因而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园和当地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由此确定了这次科学实践活动的主题《校园植物调查》。
  
  一、 实践活动的准备
  
  调查开始前我与几位同学一起商量,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经过一番讨论后提出了初步计划方案:
  1.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了解校园内绿化树木的生活习性、特征及用途。调查清楚校园内的植物的科属种及数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提高学生搜索、摘录、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2. 活动形式及调查区的分配
  
  主要全员参与,采取以小组活动为主,分组和集体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地考察、拍摄特征、编制检索、走访请教、查阅资料,网上搜寻,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坚持教师导而不主,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
  按绿化场地分A、B、C、D四个小组进行调查。A组:行政楼前面绿化区;B组:行政楼与教学楼之间、师生宿舍的绿化区;C组:教学楼后绿化区;D组:运动场、学校内外四周绿化区。
  3. 时间:1―2周,中午和双休日。
  4. 活动程序:实地考查→走访请教→查阅资料、网上搜寻→小组讨论→汇报总结
  
  二、 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
  
  1. 校园实地考察
  先由我带领全体学生在所有绿化区走一遍,让大家对校园绿化分布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并且也大家明确了自己组调查的绿化区及任务。然后在各组组长带领下回到各绿化区分工开展出实地考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采用组长负责协调、摄影、汇总,学生二人一目标,仔细观察、细心比较,自主调查,完成实地考察情况记录。记录表内容:确认植物的种数及数量,观察各种的主要特征,对每种植物进行编号(例A―1―1、2、3,A组1号树有几颗);不明确名称的植物摄影下来备用,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实地考查这一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行为最难控、也是面对实际最无奈的时候,我给予了以下支持:
  (1)为每组联系了一位对花木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或师傅作为辅导员。
  (2)每组成立了三人负责小组,主要任务:具体目标的落实、安全纪律的监督、问题的记录和统计、摄影。并事先进行了培训。
  (3)时间根据实际需要,可延长2―3天。
  (4)本人与班主任一起加强各方面管理,及时辅导、答疑、鼓励。
  实地考查结束后,进行了汇总统计:(1)我校植株数1818,种数35,乔木16种,灌木17种,基本可以确认种名的有樱花、映山红、棕榈、白杨树 樟树、罗汉松、铁树、五针松、苦竹、茶梅、冬青、石榴、雪松、月桂、万年青、夹竹桃。(2)学生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较多,通过归纳主要有三类① 种名等难确定:如辅导员说的有的名称的种名还是属名、科名难以确定,如黄扬、棕榈等;辅导员说的有的种名的多音字很难确定,如红尖木(暂名)。柏树从外形、叶等特征上有一区别,是否是品种不同?作绿篱的植物数量怎样确定?② 绿化植物分布是合理性、作用:如四周为什么都要种高大的乔木?夹竹桃有何作用?宿舍区内最好种哪些植物等;③ 植物的保护:如有三颗柏树死了是人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二颗五针松为什么其中一颗长得叶稀枝枯?有的植物之间间距太小了应怎么办?
  2. 走访请教
  我与各负责小组同学一起分析了实地考查的成绩,明确下一阶段的任务;对不同组调查相同植物的同学合并为一组,继续去查明未知种名的植物(或暂名)。
  为了继续去查明未知种名的植物(或暂名),是直接查阅资料、网上搜寻确认还是去走访请教?我先择了后者。理由有三:其一我校处于半山区和山区,学生家长或村中的长者都有丰富的辨识植物的经验,并与很多农谚,学生向他们请教过程中能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且更为深刻。如“槿树不开花,罚落做枪笆”, “春接海棠,夏接桂,秋接菊花,冬接梅”等;其二能促使学生自主去考虑要提什么问题、提问方法和向谁问等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走访请教时,让学生带上需查植物照片和心中不解的问题,通过三种活动形式进行。(1)分散走访请教:晚上或星期天,向家长、村中的长者请教;(2)参观天宫庄园,参观镇花场;(3)邀请了花农来校指导。通过走访请教,学生了解了大多数的植物种名、心中不解的问题基本清楚,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科学分类(科、属)、学名的确认、生活习性等。
  3. 查阅资料、网上搜寻
  本阶段主要任务:准确确认校园植物在生物学中地位,即科学分类(科、属)、学名的确认;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网上搜寻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指导学生实事求是、似求不同、不同求同,字音同找可能;指导学生编编制检索表,分析资料、网上的图片与实际植物是否吻合。同时我给予了以下支持:(1)联系业务开放学校图书馆,利用体息日带学生去鄞州区图书馆查阅有关植物的资料;(2)通过分散在家网上搜寻和在校提供电脑核实。同学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进行一一核实。如有的同学在网上把植物的照片发在网上,请求网民及有关专家回贴求证核对;在核实暂名为“红尖木”植物时,网上查无此植物,我们分析可能是“尖”字错了,一部分同学用认为可能的同音字搜寻,另一部分同学进入有关花木网站寻找这种植物的图片,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最后找到了这种植物的图片,才知是它的学名是“红桎木”,同时再在网上搜寻得知:是金缕梅科,桎木属,绿灌木或小乔木,不论孤植、群植都很适宜,是庭园观赏花卉的最佳树种之一,被称“植物熊猫”。在核实的同时同学们对植物的各个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开始时的一些问题也能作出科学的回答,大大提高了科学素养。
  
  三、 调查成果汇总:
  
  1. 经过学生大约两周时间的调查(2010.3.8―3.20),初步查明我校校园中约有植物27科、34属、37种、共1800颗左右。
  2. 校园绿化状况初步评估:我校校园绿化总体布局合理,乔木、灌木比例适当,所选树种适合本地生长,绿化面积已达到40%以上。
  3. 学生提出的建议:本次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议,我汇总了其中几点。(1)草坪上的杂草较多,使有的草坪已退化,应组织学生及时拨草劳动,每学期3―4次。(2)教师办公室、教室里应按放2―3盆花草。(3)宿舍区应有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要考虑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建议种植灌木丛,并以观赏性灌木为主。如桂树、腊梅等有香味植物。现在宿舍区花草有杂、乱、多的感觉,不安全,应及时剪修和清理。(4)每年的植树节期间,能发动学生在校园的补种一植物,进一步提高校园植被覆盖率。
  这次活动虽着眼于学生校园生活环境,但更注重学生在过程中探索的兴趣、掌握发现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到同学间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处在从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型的现在,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这本“书”,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要多创设合适情境,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李明君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初级中 315181)

标签:学生进行 探索 植物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