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游记作文 > 正文

【课程资源━━《语文课本》的文本处理和阅读延伸】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可以简单的划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资源,另一类是教材配套资源。作为教材配套主要资源之一《语文课本》由教育出版社编著,和新的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编著此书的初衷的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之作为教材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不知道编著着收到的信息怎样,从一线教师的感觉来看,《语文读本》正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上。
   一、对《语文读本》的认识仍然没有明确
   长期以来,在学生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中一直没有《语文读本》这个概念。所谓的语文学习,就是教材的学习。而教材的编排体现出“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读本》的出现,所以不能仅仅把《语文读本》定位于课外的阅读教材。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对《语文读本》的处理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开学把读本发下去,然后置之脑后。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当然也就把它束之高阁。
   二、在时间的分配方面遇到障碍
   每个教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科成绩得到提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因此老师都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学生整天泡在题海里,哪里有时间来阅读。同时,教师依然把时间花在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上,根本没时间去整理研究《语文读本》,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也就无从谈起。
   三、在具体的指导方法出现的方面不当
   《语文读本》的选文文质兼美,足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阅读兴趣。所以也有不少教师对读本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却走入了另一个误区,给学生布置了繁重的阅读任务。比如,列出生字词进行词语解释等方面的要求,这就人为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失去了阅读文本的新鲜体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拥有了《语文读本》,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走进”了它。以上所出现的种种对于《语文读本》的错误认识及使用方法,我们必须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能够加以克服。
   我们要善于运用《语文读本》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我们运用《语文读本》进行科学的文本处理和阅读延伸。
   四、全面的统筹的安排
   《语文读本》凡三四百页,信息容量大,选文种类多。这就要求在开学伊始便对读本进行统筹的安排。先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选文进行分类。如学生的兴趣,有些学生可能对诗歌兴趣浓郁,而有的可能对小说情有独钟,按照学生的这些差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组合,最后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进行分类,比如体裁、范围、作家、时间等等方面,方便以后在教学中进行具体的操作。
   其次,要找准教材和读本在教学运用中的结合点。读本注重与课本的对应,与课本联系紧密,我们可以借助它们之间的多维联系,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读本中有一部分选文和教材有着很明确的对应关系,这就需要大家进行比较阅读和参照阅读。还有一些文章是教材的有益的补充,对于这些选文则一定要布置学生阅读,如必修二教材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是节选一部分,而在读本上,则在读本上,则把课文中没有选入的部分收入进来,课文中未选的内容同样精彩。学生把二者结合起来阅读,就获得了完整的认识,构筑完整的阅读体系,同时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五、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
   首先,要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明确《语文读本》的地位,应把《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和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应以教学教材为主,但具体到的每一节课则不必一贯如此。教师可以引导师生共同开发教材配套资源,共同开辟语文第二天地。如《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的《雨巷》意境、词句、情感俱属上乘,完全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其次,在具体的方法上要有针对性。
   1、朗读。诗歌、散文一些语言优美灵动.感情真挚充盈的文章。利用早读课或自习课的时间进行朗读。在《语文读本》必修五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歌,可以让学生抽出时间进行朗读。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让学生大声其中的朗读精彩段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美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对学生熏陶感知的目的。
   2、讨论。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有看法、有观点就有就有交流的愿望。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氛围。比如,必修四中《男女分班有必要吗?》《男女分班有错吗?》,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密切,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对这些文章就可以抽出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让学生谈体会心得。对于有些观点,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检查。要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并不是考试,考试只会人为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有违教师指导阅读的初衷。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在上课前或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方法活泼自由,不拘囿于定法。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段;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让学生谈谈阅读体会、交流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板报上直抒己见,开展相应的活动,新诗朗读比赛、古典诗词背诵比赛、戏剧表演、小说与戏剧的改编等等。
   最后,要在对学生的指导中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思维”的教学是强调运用启发点拨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使学生形成创造行为和创造性产品并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活动。
   六、在写作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指导
   首先,在《语文读本》中编者选入大量关于写作理论和作家谈写作的文章,教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布置学生去阅读、思考、感悟。如《语文读本》必修四中老舍的《谈叙述与描写》,在教学“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时便可以让学生去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让学生借鉴这些大家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来施行自己的写作实践,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合理运用范文的示范作用。《语文读本》选编了众多题材不同、风格迥异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基本上每篇对学生的写作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去阅读这些文章,从而获得启示和灵感,指导自己的写作。比如要完成“写出事件的波澜”这一写作要求时,就可以让学生阅读读本中的孙莉的《荷花淀》、汪曾祺的《受戒》等,学生从这些阅读中获得了直接的写作经验。而选文的示范作用,也可以让 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模仿创作的成功一方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从而达到独立的自由写作的境界。
   最后,和日常的练笔相结合。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而不留下阅读记忆的痕迹,那么对《语文读本》的使用上会事倍功半,所以对于写作方面的指导必须要和日常的练笔结合起来。
   语文课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给学生多少金子,而是要把“点金术”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可以随意“点石成金”,不断自我完善。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读本》,进而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广泛涉猎,广收博取。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个性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了根本的保证。

标签:课本 延伸 语文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