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内容 [浅谈中小学法制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如何选定教学内容   法制教育的内容浩如烟海,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显得尤为关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力求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
  (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视角来选取教学内容
  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法律,教给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可有所侧重。比如小学生侧重《治安管理l处罚条例》,职高生侧重《劳动法》,中学生可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熟悉中小学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均有法律的内容。目前的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有《保护自我》,七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的法律内容是《做知法守法的人》等。八年级下册主要讲“权利和义务”、“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肖像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消费者权益”。九年级讲了《宪法》及公民的政治权利。
  法制专题课可针对以上教材内容,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比如七年级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家庭保护的问题,教材主要讲了“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八年级下册学习“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让未成年人辍学”,作为相关链接的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前款所列行为,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人”的内容教材未涉及。在学习“社会保护”的内容时,对“第二十六条: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第二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等未有讲解。
  (三)根据听课的对象确定授课内容
  要根据听课的对象,针对学生知法、守法方面的问题确定讲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可选择“道路交通安全法”;针对学生上网吧的现象,可以选择“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作为法制专题课的内容,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上课时,法制课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法制课常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法
  在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小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思想活跃而又朦胧,行为好动却又盲目,爱模仿但又不会辨别是非。要想让他们知法、守法,只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发生在当地或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典型事件和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具体、清晰地学到法律知识。
  1 阐释法律理论时,联系学生熟悉的事实。学生熟悉的事实,有的是耳闻目睹,有的是亲身经历。在法制教育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学生熟悉的案例和事件,具体地阐释法律知识。
  (1)教法律基础知识采用实例比较法。比如为了阐释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可采用以案说法、以例析法的方式。如结合案例:李某(18岁)。在校组织帮派,自命“老大”,经常纠集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向其他学生索取5元、10元不等的“保护费”。李某的这一行为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老师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不料李某却心怀不满,伺机将老师的6岁小孩掳至校外匿藏,强行索取2万元。李某至此则由违法走向了犯罪,其行为已构成绑架罪,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比较违法与犯罪行为的目的、手段、情节、后果,进而认清违法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以及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了。
  (2)教相似、相关的法律知识采用实例归类法。法律的基本概念较多,有的虽是一字之差,但含义截然不同,这给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带来了相当困难。为此,有必要将相似、相关的法律概念进行归类,区分异同,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将“抢劫”与“抢夺”归类一起理解:二者都是抢取他人的财物,但抢劫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同时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而抢夺是趁他人不注意时强行夺取,未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如王某在街上见某女士挂在胸前的手机很漂亮,趁女士不防备之际,用力拽掉手机就跑,即为抢夺。如果王某一时未拽掉手机,便对该女士拳脚相加即为抢劫。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抢劫”和“抢夺”的异同。
  2 结合理论认识实际问题时,应联系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在校园内外、中小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打架斗殴、偷摸扒窃、敲诈勒索、违规进入游戏娱乐场所等现象,甚至发生学生殴打老师的严重事件。在上法制课时,如能列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组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开展讨论,帮助学生分辨是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联系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事件认识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比如针对“我又不违法犯罪,我学什么法”的错误认识,举实例让学生明白:只有知法,才能守法,才不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案例:张某(14岁)一向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一天,张某听说母亲在街上被人偷了几十元钱,就报警说她的母亲在大街遭人持枪抢劫。后来,经公安机关查实,纯属虚报案情,张某为此被治安拘留10日。由这起案例可以看出,不知法者,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针对中小学生中“大法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举实 例让学生明白:小错不断,违法犯罪难免。应该养成处处、事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注意采用对照法帮助中小学生认识实际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知法、守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拿起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基于这样的目的,在中小学生课堂法制教育中,应根据每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照检查,深刻剖析:自己是否有过这方面的,违法行为?自己见到过哪些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适当的时候,还应组织学生对照典型事件或案例开展讨论。通过剖析、讨论,帮助中小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案例分析法
  法制课的案例教学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案例分析代替以往的条例宣读,语言生动形象,具体,通俗,确保学生感,兴趣、听得懂、会运用。当然,案例要精选。所选案例宜远近结合,尽量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效果的案件。同时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又是辩证统一的,重视案例教学,绝不能忽视理论教学,不能从案例来、到案例去,而应运用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阐述法律知识,这才是案例教学的落脚点。
  (三)模拟法庭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扮演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角色,在扮演角色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习法制知识。
  把枯燥的法制讲座变为情境法制教学,组织学生建立模拟法庭,并聘请法官来讲述法律知识。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且较适合中学生使用。
  如果是小班上课,在讲“正当防卫”时,教师也可以先预设几个属于或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当然,组织表演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不要使课堂变成单一的表演会,教师所做的目标应明确,即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现身说法
  可由失足少年现身说法,分别就个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增强教育的效果。有条件的可以是现场的方式,没有条件的可采用放录像的方式,并有意识地录制一些相关的资料作为讲课的素材。
  (五)图片展览及讲解法
  可出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图片,将一个个鲜活、悲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这些血淋淋的画面比讲十次课的效果还要好。
  首先,授课形式应以交流沟通为主,通过有问有答,鼓励学生参与,比如低年级可以教背交通安全儿歌,读交通行为规范,以及识别交通标志等;中年级可以从一起交通事故讲起或从一个交通标志说起,把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交通安全的思路上来,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分清事故责任,找出交通违法的根源,最后讲授与交通法规相对应的条文;高年级可从今年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核算到每天、每时发生的起数、死伤人数说起,这样,学生就有直观的数字概念。其次,案件要新,最好举出近期发生在本地或在本地媒体上大量报道的有影响力的案例,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会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概况,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切忌简单地宣讲法律条文。

标签:教学内容 中小学 教学方法 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