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其中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国高中生觉得与父母聊天的时间最少,在教育孩子方面,父亲的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父亲的影响力甚至排在“网友”之后。由此,引发了我关于素质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思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推行素质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家长的人才观、成才观正确与否,能否对孩子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为重要。
  
  一、家长对孩子要以做人教育为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与创造学家王极盛先生对历年全国高考的“状元”研究后发现,这些“状元”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都以做人教育为主。他们从不因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一点失误而严加责备,但在做人方面出现问题是严加管教的,坚持教育他们做正直的人。这是有道理的,人不正,学习上也不会好,人做好了,自然就知道怎么走路,学业有成者的路是靠自己走的。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要明白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辽宁省文科状元黄晓庆说:“我的品质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我父母从小带我上公共汽车,他们主动给老年人让座,我长大了也是这样。”可以说,这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形成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越是年龄小模仿力越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子女的模仿对象,父母良好的言行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父母不良的行为也正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特别是一些骂人的话等等,更容易被孩子模仿。也有些孩子浏览不良网站,就是学的父母的。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
  
  二、家庭要尽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家庭教育是分数教育,说得宽松一点就是知识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54.7%的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83.7%的父母期望孩子考前15名。这是由历史背景和中国当前的教育的现实情况所造成的,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考试,升学的根本标志。所以中国家教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分数,这不是父母所固有的,是社会大环境特别是中国的教育体制的一个反映,在这种环境下家长很难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式的教养方式,简单地为孩子画框框,定调调,什么能做,什么不许做,规定得非常细致,长此以往,必将束缚孩子的智力发展,导致孩子缺乏个性,缺乏思维的批判精神。还有10%左右的家长实行严厉惩罚式的教养方式,对有过错的孩子责备,严厉批评,甚至打和骂。这种方式使孩子在智力和人格两个方面都受影响,容易发展成为胆怯、懦弱或者粗暴、残忍这两个极端。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为生活的琐事而杀掉4名同学;随州的杀人狂熊振林因为生活不顺心而一下子杀掉8个人,某种程度上讲,与他们从小家庭生活中缺少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有很大关系。
  与这两种倾向相反的是,实行情感教育。情感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情感教育就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把感情的交流作为育人的基础,对其施以关爱的、教育的力量,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促使个体的情感潜能在一定的教育氛围里得到生长、培育、提升,从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丰富完满。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科学的育人方式。湖南有一农民夫妇,家中先后出了5个博士,许多人感到惊奇。其实,一个孩子的成材,就家庭而言,父母的知识水准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父母的情感表达,比如这个家庭是否充满和睦、信任、宽容、慈爱亲和的氛围。我们的家长应当知道,父母期待的日光是孩子成长的太阳,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长的动力,父母的孩子的情感交流是孩子的成长的基础。
  
  三、家长要积极倡导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也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主旋律,创新不是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才拥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家庭教育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倡导创新教育。但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常常把孩子创新的苗头扼杀掉了。
  一个小学女生,为了验证老师所讲的蚯蚓的再生能力有多强,就在家中把蚯蚓切成两段,放到泥土里摆在窗台上养起来。她母亲看到后愤怒地把蚯蚓扔掉并且打了孩子一巴掌。
  还有一位十二岁的小男孩,在养小昆虫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吃蜗牛的虫子,学校老师把他的发现介绍给农业科研部门,经专家鉴定,这是一种蜗牛的天敌,以前还没人发现过。于是这个男孩子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奖励。
  不能否认,小女孩的母亲的一巴掌很可能打掉一个女科学家。再设想一下,假如那个男孩把蜗牛拿回去,他爸爸也给他一巴掌,岂不是又打掉一项重要发现?
  我们的家长应当知道,创新就是追求真理、克服困难,有自信心,有好奇心,有怀疑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能培养,而不能直接的教给孩子,在平常的教育,千万不可将孩子在创新的苗头给扼杀掉。
  
  四、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耐挫折的教育
  
  人的一生,犹如登山远足,既有战胜困难后“一览众山小”的欢乐,也有前行探索中的艰辛与磨难,坎坷和挫折,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上取得成功与进行的。
  我国首个出舱太空行走的航天英雄翟志刚,曾两度入选“神五”、“神六”航天员乘组梯队,但都在最后时刻落选,他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从头再来,更加刻苦训练,最终获得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的殊荣,实现了太空漫步的壮举。正可谓十年磨一剑,一飞惊天宇。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到长辈更多的关爱,很少经历挫难和磨难,不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不能正确理解老师、父母的批评教育,稍有不顺,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厌学、旷课、离家出走。行文至此,笔者听到一个噩耗,苏北某市一中高一学生宋某因为上自习课与同学打闹,被老师停课处理,一时想不开,于3月26日晚上跳楼自杀身亡,年仅17岁,且不论这是谁的责任,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失去了生命,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是一个重要方面。
  家长对孩子不能一味的迁就、顺从、忍让,而应当讲事实摆道理,让孩子知道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引导孩子的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健康成长。

标签:浅谈 素质教育 过程中 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