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_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的依托,更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的基石。“民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越来越缺乏诚信。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对于我们建立一个健康诚信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社会诚信 缺失 原因
  
  纵观古今,诚信向来是做人和社会文明的基本准则。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的依托,更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的基石。“民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却出现了与之不相协调的种种现象:从几年前的足球裁判吹黑哨、球员打假球,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老人当街摔倒无人敢救、政府处理重大安全事故遭质疑、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善款使用遭质疑等现象都说明中国社会越来越缺乏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多种多样:如“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损害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买卖假证件、假文凭、假发票,考试作弊、论文造假,假球黑哨,高价药、强制使用进口药、多开检查项目、收红包,一些企业蓄意逃避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有的媒体为提高吸引力不惜刊发虚假报道,为谋取一己私利刊登不良广告,政府部门不守承诺、政策多变,以及暗箱操作等等。可以说在所有行业所有领域,不诚信行为无处不在,泛滥成灾。
  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受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消极影响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缺少讲真话的环境与氛围。在封建皇帝和臣子之间,在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皇权即真理,后者只能对前者唯唯诺诺,说真话会因言获罪,甚至会株连九族。在这种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敢于说真话的人寥寥无几。不敢说真话,不能立诚为本,其结果信用也必然失守。
  实际上讲诚信、讲真话,不是一个理论方面的问题,而是个实践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问题。尽管理论上提倡实事求是,但是说真话仍然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各类媒体宣传,报纸电视等等,基本上永远是报喜不报忧,只做正面宣传,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做应对性的报道,一般不做积极报道,致使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只有到付出了极大的社会成本,矛盾彻底暴露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人了解真情,为了保护自己,不敢说真话,只好保持沉默。但更为可怕的是另一种人,明知真情,却隐瞒不说,首先分析揣摩领导意图,一旦猜透领导心理,就说领导喜欢听的假话和空话,投其所好,骗取领导信任。这些人完全是为了实现个人野心,实现利用公共资源大搞腐败权钱交易的卑劣目的。由于体制决定,中国目前法制还不完善,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敢于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利益敢于讲真话而不受排挤打击反而得到提拔重用的情况。对这些人的提拔重用其实是对社会诚信的极大危害。
  
   二、诚实守信,敢说真话缺少足够的体制保障
  对统计掺水、数据造假、虚夸政绩等贪腐之风严加追究,依法查办,实现政治文明,使说假话的人在官场无处容身,在商场无利可图,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诚信发扬光大。如果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进行,在目前中国国情条件下,要真正讲实事求是,就只能靠各届领导人反复开展临时性政治“折腾”才能实施,因为中国迄今所有社会政治实践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百姓看官员,官员看领导,领导看中央。所以实事求是讲真话这个实践问题只能靠中央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国人不敢讲真话,必然导致社会诚信缺失。即使党中央领导人有实事求是的意愿,没有体制上的保障,则必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美好的愿望只能是停留在理论上。
  
   三、官员的腐败行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从各类媒体暴露出来的情况来看,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的数额从百万至亿元的不断刷新,三公消费不断增长,致使民运沸腾。纪委、监察、反贪等监督部门应有尽有,人员、经费也有稳定保障,为什么贪官还是层出不穷?上面管不到,同级不敢管,下面管不了,监督体制的孱弱是根本原因。台上讲廉洁,台下收受贿赂,人民公仆在捞钱道路上前仆后继,老百姓能不怨声载道吗?这将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破坏。
  苏联一夜之间崩塌,并非因为经济停滞,也非因为外部压力,而是因为丧失公信、丧失道德上的合法性。正如前苏联总理雷日科夫所说,我们监守自盗,行贿受贿,无论在报纸、新闻还是讲台上,都谎话连篇,我们一面沉溺于自己的谎言,一面为彼此佩戴奖章。所有人都这么干-----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四、缺少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
  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人们交易交往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熟人”圈子,而我国尚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系统和信用服务行业,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个人道德和行为缺少应有的规范和必要的惩罚措施(包括对不良行为的记录),放任了一些人的不择手段。建立以信用信息统为核心的社会诚信体系,全面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全社会形成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成功经验。
  
   五、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的缺失
  市场经济诱发人的趋利性,容易滋生出“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经济运行规则也可能泛化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都讲等价交换,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被看作金钱利益关系,容易诱使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获取物质财富。在社会转型中,人们同时面临着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受到怀疑与否定,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生活某种程度上处于道德放纵或道德真空状态,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道德监督、道德教育的无力。人们对欺诈贪污等不诚实行为的司空见惯甚至麻木不仁,使信用关系失去道德与社会约束,造成诚信缺失。
  由于理想信念的虚化,在人们的头脑中,实用主义取代了理想主义,工具价值取代了人文价值,致使各种不诚信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六、法制约束不健全导致失信成本过低
  因为法律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法律对失信者的惩罚不得力,使得他们的“失信成本”过低,付出的代价太小,甚至为零,这无疑助长了他们的失信行为;另一方面,对失信者的惩罚不得力,就是对守信者的法律救济不够强,这就会造成不少“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守信者走向失信。官商勾结、贪赃枉法之所以大量涌现原因就是基于此。
  在美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有10多部,对各种失信行为的惩罚措施严厉、规定具体明确,一旦失信则寸步难行,甚至倾家荡产。而我国信用法律尚无一部,特别是现有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和具体,处罚力度不够,加之人情执法和地方保护等等,不足以对失信行为产生威慑作用,从而导致“老实人吃亏,失信者受益”的不良现象。
  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上坚定的基础,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仅仅是感情上的激愤和舆论上的谴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以上失信现象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要根本改变我国的诚信环境,使诚信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一方面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教育,使他们接受现代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诚信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执法监督,增大失信的成本,从个人的道德约束和社会的制度约束两方面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或许,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只要持之以恒,失信问题的解决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周孝正.《扩大政治参与 建设诚信社会》
  [2]王效仿.《诚信缺失的社会性原因》

标签:缺失 中国社会 诚信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