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技术的一般涵义”与“技术的现代涵义”] 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平台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一个与现代的技术概念殊为不同的一般性的技术概念,并且从一般的技术概念出发,对于现代的技术概念的涵义及其后果进行了批判。从一般性的技术概念来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世界的意义通过器物的安置和使用展现于现实。所以技术一般可以叫做出于仪式化生活的需要,对于器物进行赋形赋义的方法。现代技术是欧洲文明去形而上学化的产物,去形而上学化的极端结果之一是确立了世界与自然环境同质化的趋势。现代技术对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角色倒错,它以自己座架(Gestell)的力量绑架了文明,让文明世界的一切为它的运行服务。现代技术崇尚的价值是效率,由于现代技术对文明的角色倒错,对于世界文明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影响――凡是生灵都会腐朽,凡是神圣都无影无踪。
  关键词 技术 现代技术 去形而上学化 与自然环境同质化 角色倒错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2-0001-06
  一般性的技术概念
  什么是技术?按照流俗的见解有几种含义:1、技术是制作器物的技巧、手艺或方法。2、技术是利用工具从事的对于自然物材的加工,以制作器物。3、对于人类生存有益的生产活动。4、科学技术,一种由机器、控制系统、加工方法等组成的体系等等。所有这些关于技术的表述,基本上都立足于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都是从实用价值方面来看待技术。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却未触及技术的本质属性。如果从人的存在方式来说,技术是人类出于仪式化的生活的需要,对其文明所需的器物进行赋形赋义的方法。器物体现的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提供给自己的文化生活的用品。当然这些文化用品中也包括了满足生存需要的生产和加工活动。
  我们为什么需要器物?仪式化的生活的客观需要产生器物的需求,仪式化的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只要有人群,就有“礼”存在;有礼存在就要有仪式。如果没有了仪式,那么人类就不再是人类,最重要的后果就是人类的一切行为将失去规范。任何民族以及不同民族的任何团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靠着他们的礼而存在。人类的婚姻不是动物的交配,人类的饮食不是动物的进食,人类的交往不是动物的互动,人类的游戏不是动物的戏耍。所有这一切都有最低限度的礼的内涵。礼,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他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而且是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作为文化方式,是人类精神置身于其中的世界的开展方式。
  在这里技术派上了用场,技术参与构成着我们仪式化的生活,并参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展现,是我们的世界现实化的手段。技术提供了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呈现于现实的手段,并且现实地构成着世界。技术提供了我们仪式化生活所需要的器物。器物用之于的世界是指向人伦世界,这个人伦世界是彰显人伦世界的意义的。比如吃饭用到的餐具,在国宴上或在家庭中都不是任意使用的。餐具的形制,餐具的摆放,就坐的礼仪,吃饭的姿态都围绕着要实现礼的需要而进行。在这当中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人伦世界的规则通过器物的安排和使用达到了完成某个人伦生活的目的。西方人尽管是法治社会,但是在人和人的相处,人对上帝的关系中,也都有最低限度的礼的要求。这可不是礼貌这么简单,我们拥有的相互认同的标准和相处的方式和方法都围绕着世界的意义展开,这个世界的有意义的开展方式就是礼。
  技术是对文明所需器物进行赋形赋义的方法,这就是技术的本质。为什么要赋形赋义?因为我们的世界经常不能呈现于世俗。当把世界的无比丰富多彩的,庄严的、喜庆的、悲伤的、高尚的、感恩的等等面向世界的活动现实地呈现出来时,我们就需要把我们内心升华的意义通过器物的中介作用展现于世俗,所以就需要给予无生命的器物进行赋形赋义。借助赋形赋义后的器物,世界的意义才能开展出来。比如皇帝的生活中总有龙环绕。雕梁画栋、饮食起居,到处都是龙,比如龙椅、龙床、龙撵,到处充满龙的象征。基督教的墓葬到处都有的十字架。再往前推,比如红山玉器,西水坡的蚌壳龙虎图。即使是原始文明,其器物的规制和意义都是惊天动地的。我们居家过日子也需要技术,比如宗庙器物、神龛、日常生活中的八仙桌、茶几、杯盘碟碗等等也希望做成我们希望的形状,这个形状让人想到福寿安康、想到诗礼传家、想到光宗耀祖、甚至想到佛光普照、想到超凡入圣,想到……。我们的文明世界有什么价值,技术就是把我们内心的价值世界现实化为实实在在的场景和用具。我们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这样的意义。如果我们内心丧失了这样的价值,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只有摩天大楼,宽敞的马路、气派的空间、华美的衣食,但是我们的灵魂却仅仅是一个空壳而已。我们内心的价值世界有什么,技术才能给我们呈现什么。我们内心没有的东西,技术是绝对不会给我们创造出来的。
  器物通过三个环节展现器物的价值,它们是:“形”、“义”、“用”。技术最高的体现是在通晓“用”的基础上,以“形”显“义”的功夫。以形显义的技术也可以叫做艺术,技术和艺术原本是同源的。技术是按照文明的进路去塑造文明,而不是通过制作来满足消费的欲望。因为你的欲望如果不受礼的规范你就是鬼兽。欲望有意义地展现也要有人情味,甚至要高贵优雅。其中形是为了显义,为了足用。形之于义那是器物的神之所在。没有义在,器物就没有灵魂和生命。器之于用那是器物的巧之所在,使得实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反过来器物的用度和神韵通过形来体现。
  一个器物体现了某种形、义、用;多种器物的组合配备又体现了整体的形、义、用。技术就是通过器物的提供、展示、使用,从而达到了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现实化。你在教堂,就把天国植入了世间;你立于宗庙,就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血亲的链条;你置身园林就把仙境现于世俗;你出入文庙,就会分享孔子的教法;你和高朋围坐八仙,就把朋友之义提升为道友;你聚拢家人,就有亲情温暖环绕;你立于朝堂,就要担负上尽忠下尽义的千斤重担,就要准备着文死谏、武死战。器物的作用总是使你置身于器物围绕的场景,你内心所归依的世界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显现。
  器物不仅能足用,而且器物布置的场景,器物的使用还是我们文明世界得以传承的保证。因为一个文明价值的传承,必须通过细节,没有了细节的严谨的延续,文明的方式就无法传承。众多的器物越来越把我们观念的世界植入世间,越来越造成我们对于那个世界的依恋和信赖,这就是信仰的存在方式,是有信仰的人的存在方式。没有了这些,人就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内涵。因为如此我们有技术,技术为器物赋形赋义,提供了形、义、用相统一的器物系统。这个器物系统又把我们所皈依的世界显现于世俗。技术就是这样参与了世界的意义的现实化过程。
  生活目的所向的世界技术提供器物,目的在于显义和足用。我们在完成礼仪的行为时,在某种意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仪式的意义所在。整个仪式的过程都是为了展示 这个意境和达到这个目的而存在。所以仪式本身的一切都在完成着显义的职能。显然器物用之于的场所是显现着其超越的意蕴的。器物用之于的地方只是指向超越的中介,器物真正用之于的世界是超越的。
  器物的显义不只是通过器物的形制,更重要的在于其所使用的场景。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的文物,其意义实际上只是存留了一些痕迹。但是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还原仪式的整体才知其一鳞半爪。比如三星堆是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但是要揭示其意义却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不能还原整个仪式。而器物的用是用于仪式的。离开了仪式的整体我们就不可能单凭一个器物的形制、纹饰、造型、符号理解器物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任何一个单独器物只代表部分。完整地显示其意义就必须在整个仪式的完成中才能得到彰显。比如我们庆贺丰收,从一张鼓、一面锣的器物本身是看不到什么东西的。你得进入整个庆贺丰收的情境中去才有可能。
  器物用之于的世界指向我们生活目的所向的世界。生活的意义不在于生活形式,而在于通过生活形式所展示的意义。任何生活形式本质上都有最低限度的礼的内涵,生活本身是仪式化的,仪式化本身的目的超越仪式本身。所以我们才可以发现古代器物的优美、威严、古朴、神妙等特质。这样的世界是观念的,其本身的存在是超越的,是具有形而上学意蕴的。尽管世界在现代化,但文明体系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改变。比如欧美人彼此之间的认同标准还是基督教的;穆斯林国家的人彼此之间的认同标准还是伊斯兰教的;东亚人民彼此之间的认同标准还是儒教的(间或有佛教的)。欧洲人还是愿意把自己视为基督徒,穆斯林还是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真主,中国人还是愿意履行儒家教义,做到忠孝仁义。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的世界在真正进入现代化进程的时候,其价值都处在不断被削弱甚至取代的过程中。
  生活目的所向的有意义的实在才是世界。这个世界是文化决定的,而不是环境决定的;这个世界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不是科学认识出来的。这是我们所说的世界的唯一涵义。当然这里的世界属于民族,而不仅仅是个人。我们的器物是用于我们的观念世界的,因为只有对于那样一个世界,器物才有意义,有了器物的使用才有了我们面向那个世界的仪式化的生活的实在样式。这样的世界是主观的吗?每个民族最为智慧、坚定、高尚的圣者、智者和觉者们开创的文明,能够为其民族的每一个分子所遵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样的传统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都是主观的怎么可能呢?只不过这个客观性关系到每个民族的原始起源的时候就形成并保有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智者、圣者和觉者作为自己文明的代言,他们的话语不可能是自言自语,而是每个族群自己的精神的客观化的形式。他们产生的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的世界无论如何决不能是主观的。比如说,周公的礼乐制度、华盛顿的民主建制都是人类历史上最符合国情的制度。所以,周朝的制度才能历经八百载;美国的民主才能深得其民心。制度的客观性取决于民心的遂顺,而不取决于权力的推行,其客观性的基础是和民族性相一致的。因为人的存在一定有最低限度的礼的内涵。文明的世界如何在礼中开展,其客观性就如何得到展现。
  孔子认为,如果丧失了礼,人会自比鬼兽,而鬼兽不可能创造文明。但是我们的文明真的发生了这种危险的走向。其最为危险的理论之一就是认为传统文化的世界是主观的虚构。如果是的话,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把孔子学院办到国外去,这不荒谬绝伦吗?反过来说,我们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西正好是道家的道德学和儒家的仁学。其所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自足的民族的精神世界。五千年的延续还不足以证明其客观性吗?把这样一个儒学的世界展现于世间的方法依赖技术。技术所造就的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在这个大地上有意义地展现并发展。因为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把这样一个世界的一切细节“正确地”展现出来,才能在形下之器的布展中展现形上之道的神圣、美妙与庄严。人在这种形上的围绕中才能成为人、成为君子、成为圣人,不愧为立于天地之间的一个人。
  世界与自然环境同质化
  我们说生活目的所向的有意义的实在才是世界,而且我们说这是世界的唯一涵义。那么流行的世界概念是什么呢?是环境!环境本质上是物质的,是形而下的。而世界是礼的,是伦理的,是道德的,是形而上的。世界只能从人的行为的目的性来确立。而环境的客观性我们根本就不应有疑问,而且也无需证明,谁要对环境的客观性提问那是庸人自扰,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pseudo-pmb-lem)。
  技术完成器物,要有器物的形、义、用。器物的使用提供了彰显意义的一般条件,而器物的意义和器物的使用是相互关联着的,器物的意义关系人类活动的目的性。目的所向的有意义的实在才是世界。也就是说器物的用的环节体现的是器物的中介性,我们在使用器物的过程中就有超越的意义体现出来。比如我们吃饭,体现了一家人在祖先光环的环绕下,一家人享受天伦的意境。这里的器物使用完全是人伦的行为。当一个西方人在上帝面前立誓,要和一位异性终生厮守,不离不弃的时候,这对男女就在神圣的誓言中享有一生的生命和生活。形而上的东西要在器物的布置围绕中体现出来这样的神圣意义。
  西方文明理性的发展进程在否定的意义上是一个去形而上学化的过程。从哲学理性来说,这种变革的核心实质上是上帝概念的人本化。康德认为,他的方法论革新可比天文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不再从圣经的文本来要求人类;而是反过来,要从我们人的内心去构造上帝,从我们的内心去认识上帝。就西方文明来说,基督教体系中的事物是西方人的生活目的所向的实在。那时候,哲学给予了基督教体系自然起作用的文化状况的一个形容词,叫做独断论。破除独断论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去形而上学化的过程。人们不再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理解和规范自己的生活了。于是尼采惊呼:我们杀死了上帝,我们是刽子手!这也才有存在主义的虚无化,有了对于虚无的各种因应的冲动。
  西方文化的去形而上学化过程的另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来自自然科学的成功。在一定的时期内,宗教真理和科学真理的二元对立成了知识和真理的主题。科学真理的确立本身在西方理性和哲学上的表现就是去形而上学化。其中最为典型和最为活跃的认识论哲学就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形而上学驱逐出知识和真理的领域。这个运动经过大约两百年的努力,成果有目共睹。西方人在理性生活中都认可了科学的胜利和基督教真理不再有效的结局。这个结局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放弃了道德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而代之以一种不同意志主体之间的契约。以个人利益不得侵犯并且谋求个人利益不得侵害他人为原则,这样重建的人际规则不再具有道德的属性。自从康德发明了所谓纯粹理性的批判以后,这样的结局几乎早就奠定了。从人出发,从意志自由出发我们只能建 立科学知识和社会规则,而很难有理由建立宗教和道德。这是20世纪接受的欧洲文明的最大遗产。
  技术提供的器物通过其形、义、用来体现人类生活的超越性质。由于西方理性的变化,技术提供器物的形、义、用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变化的总方向也是去形而上学化。人们利用器物的时候不再具有中介着其生活世界的意义。同时其所表现的意义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理、感官需要。人不再强调其文明历史所给予他们的价值,其所强调的全部都是现世的快乐和权益。科学和技术同时去形而上学化,其结果是我们生活目的所向的世界由自然环境所替代。我们强调的是精神为这个肉体的最大限度地活跃与保持操心,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个时候世界和环境二者达到了同一。生活目的所向的世界是这个自然界,科学真理所知的是这个自然界,我们真正信仰的是维护我们的身体的权益,维护这个自然界的有机体的绝对性价值。
  用肯定的方式表述这个去形而上学化的历史进程叫做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同质化。信仰不再和真理合一,不过是美化文明的一种装饰性的行为罢了。由于全球文明中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民族的神圣,全球化就意味着这些神圣的共同坟墓。当我们谈到孔子的时候,甚至很多人都会感到耻辱!当我们说到老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胡说八道。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谁真正懂得他们,没有谁真的知道道德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构成有怎样巨大的作用。技术只能服从道德价值的需要,而从道德虚无主义出发,我们往往会反着他们倡导的意义去否定想象中的他们,而真实的他们早已随着反形而上学的望文生义的领会而褪去了一切色彩。
  现代技术对传统技术的角色倒错
  传统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明确的方向性。就是把每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实际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展现出来。当然器物用之于的世界并不单纯地为了显现自己民族的观念世界,技术也要从事生活资料的加工。有很多技术成分和我们的观念世界并不一定能够扯上关系。但是有一点。技术缔造的环境还是围绕着每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而开辟道路的,发明技术的原始的冲动还是要表达意义,否则就不会有文明。农田可以有一些技术门类,可是那不是家,是家的延伸。技术构造的整个现实结构特征还是围绕着价值进行的。工匠可以有不同的技术门类,可是那也不是家,也是家的延伸。我们往往在潜意识中首先认同的是进化论,认为进化仅仅是自然物种的自然行为,根本上就排除了文化行为对自然行为的优先性地位。
  生活资料存在的价值是为了实现自己民族的价值所必不可少的附属品,比富永远不是生活的目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浮财可以把农田搞得规整一些,把骡马打扮得漂亮一些,把农具搞得趁手一些。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拥有财富,有了财富也不能玩物丧志,不能纵情声色,不能铺张浪费,不能劳民伤财。因为生命的存在方式有最低限度的礼的要求,对人我们不能轻客,对资财我们不能慢物,人生于天地之间对人对物都不可轻慢,应当珍重。技术的发展一直没有脱离自己的主题。就是把每个民族的观念世界与核心价值在现实中展开,丰富,提升,使得现实生活有这样的器物环绕四周,使我们的精神安适地居于其中,获得滋养。生活目的所向的世界保持着其超越的形上特征。
  现代技术的出现造成了一种文明的反转。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相对稳定的系统,所以他的观念系统轻易很难改变。技术只能改变现实的外表,改变不了内在的精神结构。比方说,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从来都是中央主导的社会变革,而不会简单地出现自发的资本主义。这是由中国内在的精神结构决定的,当中国的礼制蜕变为一种权力座架的时候尤其如此。西方文化是工具理性的体制,这种体制蜕变成了技术座架。技术座架的存在注定了它把整个西方社会绑定在了技术的快车道上。人和人原则上不可能脱离技术系统而生存。你要想自外于这个座架之外,你就成了新时代的鲁滨逊,成了文明的弃儿,这在西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个体制催生了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无休止的需求造成了制成品不断地花样翻新。这样的技术不仅仅催逼消费,而且还创造消费形式,创造消费方法。比如电子产品的出现导致了新闻、传播、交流方式的革新,能源方式的革新导致了现代消费类型的升级换代等等。不仅催逼消费,技术还催逼知识更新。其实,如果我们把感官享受的形式做一些约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精细技术不一定是人类真正的需要。可是技术花样翻新刺激了对于物材的研究。刺激了科学的全面扩散。人们忙于技术和知识更新,变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精神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技术作为最强大的侵入因素,全面填充、挤占最后取代了传统生活的样式。传统的世界大体上是由观念系统的性质决定的,比如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家国同构,儒家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格局很少改变。西方大体上也是在上帝概念的统摄下延续其文明。那个时候的技术是为展现那个文明的价值服务的。现代西方文明则倒了过来,一切为技术本身的增生服务。科学知识,商业组织、企业管理、行政运作,议会议题都在为这个技术支撑着的经济体服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技术对文明角色的反转。技术需要什么我们的制度中就自动生成什么。
  技术绑架了文明,技术欺凌了高尚。技术角色的反转实质上是文明价值的彻头彻尾的角色倒错,就和性别角色倒错一样是畸形的、腐朽的。你和同性间玩的花样再多也不是人的正当行为;技术产生的产品再丰富,也不应该湮灭精神的价值。技术的肆虐,技术角色的倒错何等惊人之至!去形而上学化仅仅靠观念变革是办不到的,技术所呈现的实际面貌已经彻底更新了人类生活的景观。如果我们的生活还是充满传统文化的器物的话,那就表明我们传统的价值还在延续,问题是我们已经丧失了和这样的器物的亲熟感。只有技术把现代技术的观念展开为现实的时候,去形而上学化过程才得以完成。因为现代技术本身是一个旷古未有的具有自标准性的意识形态。
  每一个文明系统的善恶、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自标准的。在不同的古老文明系统之间尽管标准是自成体系的,但是大体上还是有共性的,共性在于维护人类的道德,维护正统人类的信仰体系。技术文明是这一切文明体系的对立面,它也是自标准的。这个自标准的系统只强调一个价值,就是效率。谁赢得了效率谁就战胜了其他民族,谁在民族利益的纠纷中就会居于有利地位。这就是现代技术和技术系统的天然的特质。如果每个民族竞争的规则是一样的,那么效率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技术本质上是功利主义的,技术角色的反转使得整个全球文明走向了功利主义。
  流行的技术概念实质上是人们从现代技术中得来的印象。技术的现代涵义仅仅是现代技术的涵义,这种涵义其实并没有普适性,也没有资格评判过去了的伟大文明。我们研究技术和世界的关系不应当局限于现当代人们对于技术的理解。技术是把共同世界展开为现实的实质环节,这样一个世界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不是由环境决定的;是祖先传承下来的,而不是科学认识出来的;是精神上依赖的,而不是物质上追求的。这个世界是和环境相区别的,是礼的、道德的、伦理的,是形而上学的。而从现代技术的涵义出发而得出的传统的人类愚昧落后的结论其实是现代人的愚昧的假象。不要忘记现代技术和文明世界的关系是角色倒错的关系。从技术的一般涵义出发能够正确地看到现代技术的武断和野蛮的本质――用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代替并毁灭一切传统的高尚的和神圣的价值――一切生命都会腐朽,一切神圣都无踪影。这就是现代技术的与自然环境同质化,去形而上学化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种角色倒错已经成了我们今天文明的常态,我们已经觉察不到现代技术反文明的真正本质了,现代文明――一种拜物教的宗教是一切宗教中最不好的选择。如果我们要想在理论上重新认识普遍的技术概念,那本身就是我们重返伟大文明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重要的步骤。
  责任编辑:张蓬

标签:涵义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