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唐代“使相”概念界定综述 综述的概念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使相”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中晚唐时期。由于使相研究领域存在大片空白,这引起了人们对于唐代使相,尤其是使相概念界定的关注。众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来了自己的观点,大多认为使相即地方节度使加宰相这一结衔情况的尊称或简称。近年来,开始有人对使相概念的界定进行细致的划分,但这些观点是否准确还有待商榷,个人认为使相即地方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称谓。
  关键词:使相;节度使;宰相;唐朝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78-02
  
   “使相”一词,就目前所有的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出现于唐朝。如《资治通鉴》:“起以文臣未尝执政,直除使相,前无此比,固辞。”[1]《旧唐书》:“大中后,宣宗务其姑息,继加官爵,亦至使相。”[2]这些记载引起了人们对“使相”一词概念的关注。目前为学界所广泛接受的是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关于使相的说法,即“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3]陈仲安、王素先生《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左言东《中国古代官制》,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隋唐五代卷等均采用了这种说法。也有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如岑仲勉先生就认为中唐以后外官兼任宰相或宰相兼外官通称使相。虽然存在争议,但都未对使相概念的界定作出详细的解释,只是在谈到官制时简单提及。
  近年来,一些人对使相概念的具体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出了详尽的解释。有人认为,所谓使相是唐五代时期对地方藩镇节度使或观察处置使加宰相衔这一结衔情况的尊称或简称。文中认为使相中的使指地方节度使或观察处置使是确定无疑的,而相作为宰相的简称,所指代的具体官职并不清楚。作者在搜集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指出唐世宰相名号,自睿宗起分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种,而安史之乱之后只有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项。因此作者认为唐、五代时期的使相应是地方节度使或观察处置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侍中、中书令衔。并且认为使相是地方官员,不能直接参知政事,其权力主要集中在所任藩镇内,“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4]虽有宰相衔,但其首要身份是节度使,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官员,它的最大特点是在镇不在朝。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美华亦撰文对使相概念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唐代宰相名号演变的基础上认为使相是唐中叶以后节度使加中书令、侍中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的称谓。另外五代与宋朝使相之兼衔均为中书令、侍中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天成四年八月敕,朝廷每月将相恩命,准往例,诸道节度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并列衔于敕牒后侧书使字。”[5]“国朝(宋)凡以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并谓之使相。”[6]按五代与宋朝的官制皆沿袭唐朝,唐朝节度使带宰相衔应与五代、宋朝相同。作者认为由于节度使在地方任职,不可能到京师的政事堂参加宰相会议,所以使相只是名列相位,其所带的宰相衔不过是用以标志身份地位的荣誉衔而已。因此,使相的实际职务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官。因此,作者认为宰相遥领节度使的情况是中央重视某些特定地区的表现,遥领节度使的宰相本人并不赴镇任职而是置留后处理镇务。因此,宰相遥领地方节度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使相。
  二人对使相概念的界定的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地方节度使加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衔的情况称为使相。并且都认为使相是地方官员,其权力主要集中在地方,宰相遥领地方节度使不能称为使相。
  在我个人看来,首先使相分为“使”与“相”两部分,“使”指地方节度使是毋庸置疑的,在原始资料中对使相的界定都是地方节度使加宰相衔称为使相,如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使相时:“唐中世以后,节度使同平章事者则谓之使相”[7]。“唐末,凡节度使带平章事及检校三省长官、三公、三师者,皆谓之使相”。[8]马端临《文献通考》:“(宋)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9]这些史料的共同特点就是使相中的“使”指节度使,但对“相”的指代观点不一。我赞同使相中的“相”包含侍中、中书令、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我认为“相”也包含尚书令。在唐代尚书令亦称为宰相,虽然并不常设,由左右仆射代其职,但尚书令的官位尚在,亦为重臣所看重。并且也有皇室给重臣加尚书令,地方节度使求尚书令的情况存在。如:《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二年十二月条曰“加郭子仪尚书令。子仪以为:自太宗为此官,累圣不复置,近皇太子亦常为之,非微臣所亦当”,卷259唐昭宗景福二年十月条曰“?宁节度使、守侍中兼中书令王行瑜求为尚书令;韦昭度密奏:太宗以尚书令执政,遂登大位,自是不以授人臣。惟郭子仪以大功拜尚书令,终身避让。行瑜安可轻议”,卷262唐昭宗天复元年正月条“加茂贞守尚书令兼侍中,进爵岐王”。郭子仪有平叛大功,朝廷加尚书令以示优待褒奖,但郭子仪以“太宗为此官”“非微臣所亦当”不敢受;王行?已为使相(?宁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又求尚书令,因为朝臣以“太宗以尚书令登大位”、郭子仪“终生避让”为理由来反对而求之不得;朝廷加李茂贞“守尚书令”,胡三省哀叹“唐法荡然,于此极矣。”[10]可见尚书令在唐朝虽不常设,但一直被中央和地方所认为是最有分量的宰相。因此,使相中的“相”应该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尚书令。
  其次,我并不赞同使相在镇不在朝的观点。《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乾元元年八月条“以郭子仪为中书令”,卷221唐肃宗上元元年正月条“以郭子仪领两道节度使,留京师,假其威名以镇之”。可见,郭子仪虽为使相(节度使加中书令),但由于受到猜忌,所以郭子仪长留京师,并非在镇不在朝。还有朱?,唐代宗大历九年“朱?入朝……九月,庚子,至京师”[11]大历十一年“加卢龙节度使朱?同平章事”。[12]此后朱?虽为使相也一直留在京师,并未回到幽州。如果说郭子仪、朱?二人因为受到猜忌所以常留京师,是使相在镇不在朝的特殊情况,那么关于三使相的史料则是使相并非在镇不在朝的有力证据。昭宗天复元年孙德昭、周承诲、董彦弼三人因为平宦官刘季述之乱分别授予静海节度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宁远节度使,“并同平章事”,时人谓之“三使相”。并且三人“俱留宿卫”并未赴镇。胡三省在作注时亦云:“静海军,安南;孙德昭遥领也。”[13]可见三人一直长留京师。因此,使相在镇不在朝的观点并不成立。
  第三,我认为宰相遥领地方节度使亦应称为使相。宰相遥领地方节度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林甫、杨国忠二人。二人虽然分别加为朔方、剑南节度使,但并不处理藩镇事务,而是由节度留后李?、李宓分别管辖。正是由于遥领的节度使并不处理地方事务,所以被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度使,因此不属于使相的范畴。但宰相是否重视遥领的藩镇以及所属藩镇是否在意名义上的节度使才是主要的。以杨国忠为例。唐玄宗天宝十载十一月“以杨国忠为剑南节度使”。十一载十月 “南诏数入寇,蜀人请杨国忠赴镇。”[14]十一月“以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其判使并如故。”[15]可见虽然有节度留后处理剑南地方事务,但杨国忠所属的剑南藩镇很在意名义上的节度使。另外,据《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十月条:“杨氏五家,队各以一色衣以相别……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其前”。可见杨国忠也十分重视遥领的剑南节钺。因此,不能简单的因为不处理地方事务就不承认宰相遥领地方藩镇的情况不属于使相的范畴。
  综上所述,所谓使相是地方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令的称谓,并且宰相遥领地方节度使的情况亦属于使相的范畴。
  参考文献:
  [1][7][8][10][11][12][13][14][1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8000;8000;8298;8546;7227;7238;8544;6913;6814.
  [2]刘煦.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一•何进滔附子弘敬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7:4638.
  [3][9]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575;537.
  [4]欧阳修.新唐书•卷五十•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1328.
  [5]王溥.五代会要•卷十三•中书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8:165.
  [6]孙逢吉.职官分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4.

标签:唐代 界定 综述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