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责任书 > 正文

请撑起人生的万里蓝天 为祖国撑起万里蓝天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东方欲晓,寒意料峭,才六时三刻,从西天景区那边的山路,哗啦啦下来了近百号人,中老年妇女居多,看得出是在山上寺院做完早课下来的居士信徒们。时近冬至,半夜气温在零度以下,罗衾不耐五更寒。没有虔诚与热情,如何能抵挡得住冬日黎明前暖烘烘被窝的诱惑与挽留?
  虽是入冬后的旅游淡季,而且风大浪急,但昨天傍晚乘朱家尖码头渡过来的客轮,游客仍是坐得满满的。“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兼海天之形胜,宝刹庄严,梵宇恢弘,云乍起,这边厢自然染尽了氤氲仙气。披着霞光,登山览胜,放眼东望,苍茫海天烟波浩渺,远近岛屿环列如阵,海边金沙绵亘,岛上草木葱茏,入冬后赤橙黄绿,林幽壑美,好一处人间清静之境。当然,若这里不是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说法道场,再美的景色,恐怕在大冷的天气里,也是吸引不了游客到岛上来的。
  无论在普济寺、法雨寺、观音洞,还是在梅福禅院、圆通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始终香火旺盛,人流不息。游客也好,信徒也好,都安详有序,平和有礼,不嗔不怒,不急不躁,一扫他们在喧嚣尘世中的戾气与浮躁。上香、跪拜、喃喃自语、往功德箱里塞钱,一切如仪,忽然间人人都变得彬彬有礼、斯文大方。无论是什么人,无论他在世俗世界如何张狂傲气,到了这里,神灵面前自然有所收敛,信仰之下自然中规中矩,这就是敬畏的威力。
  他们当中,穷者弱者或因求助无门,小康百姓或望平安如意、富者强者或欲锦上添花,也有做了亏心事、祈求网开一面的心虚者,更有“小民有冤而不得申,有理不得讲,不得不诉于神”企求公平公正的冤屈者。他们生活中的忧虑、苦厄、疑惑和困顿无法排解,苦恼、压力、愁怨和浮躁无法缓释,奢望、欲望、愿望、私念、不平和诉求无处寄托,于是最好最隐蔽最深藏不露的办法,就是默默地告之神佛了。他们所以告之、求之,因为信之、仰之的缘故。
  “不肯去观音院”旁边的潮音洞?崖峭壁,怪石层叠。洞口朝海半浸水中,日夜吞吐之狂潮,奔腾入洞,有如蛟腾足下,势似飞龙,声若雷鸣,振聋发聩,煞是惊险万状。偏偏在这浪撼危崖的地方,据说为观音“现身处”,数百年引得祈求观音现身赐福的香客络绎不绝,不少虔诚至极者竞纵身入海,期往西方极乐世界;或燃指以求菩萨显灵。由是“舍身”之风愈演愈烈,至明代万历年间地方官不得不在此建“莫舍身”亭,立“禁止舍身燃指”碑,以劝谕、惩戒愚昧之徒。今亭已废,碑犹存。善良的人们,一旦虔诚失去理智的守护,往往会被愚昧所吞噬,情何以堪啊!然而细想下去,信仰这玩意儿也真能够令人从容赴死、含笑九泉。
  其实,信仰乃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如果一旦或选错、或缺失、或遗弃、或破灭,对信仰者打击之重,有时往往是致命的;因而,重树信仰,犹如生命再造。那天从潮音洞出来,沿着海边走,沙色如金,纯净松软,人行其上,不濡不陷。入冬了,已不能濯足追波嬉浪,却正可静心观海,蓦然间,心里勾出一桩少女在普陀山轻生遇救的前事旧闻――
  1962年10月金秋,郭沫若游览普陀山,在梵音洞拾得笔记本一个,打开一看,内写有绝命诗一首,且署当天日期。郭老看后甚是焦急,马上叫人寻找到失主――一位脸带忧郁悲感的姑娘,叫李真真。郭老耐心开导她,令姑娘感动不已,尽吐心事。原来李姑娘因三次高考落榜,加上恋爱受挫,遂生厌世之念,打算蹈海轻生魂归普陀。郭老听后,挥笔写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郭老以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的决心大志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意志毅力两个历史典故激励姑娘;又以蒲松龄科举屡试不中,落第后愤然弃科举而著文,在铜镇尺刻上这副自勉联鞭策自己,最后创作出不朽名作《聊斋志异》的故事启发她。
  姑娘释然顿悟,为感激和铭记这位慈祥长者的妙笔相救,于是请他为这副对联签名。待见到其人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她才惊喜地知道眼前为自己指点迷航的高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当代大文豪!后来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答谢郭老的救命之恩。
  一副300多年前的对联竟然解救了一个当代年轻少女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段文坛佳话,然而,最值得褒扬的还是我们郭老的古道热肠和对生命的关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教中有一说:观世音菩萨往往在人们危难之时,会化身为各种人物出现,点化芸芸众生,解厄扶危。普陀山乃观音大士的说法道场,多少人在此舍身燃指祈求菩萨现身,当天莫非观音菩萨果真化作当代大文豪现身乎?
  当年郭老造访普陀山,留下的诗词、楹联、题额和墨宝至少有16则之多,然而这些为普陀山增辉的所有文字加在一起乃至郭老一生著作等身的洋洋数千万文字,仍抵不过他写给李真真的数十字赠联。因为它拯救一个少女鲜活的生命、一个青年迷惘的灵魂于命悬一线之间,同时也对当代青年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了最好的诠释。
  信仰是精神支柱,它撑起漫漫人生旅途的万里蓝天;信仰是绿荫与清泉,它滋润拯救了炙热焦灼枯涸的心田,使之不再荒芜;信仰是私人领地,无论贵贱贫富,谁都可以自由地自主地占有它,而且外力不可轻易地改变它剥夺它;信仰是至爱、是至亲,直教人心甘情愿地为之驱役、为之膜拜、为之献身。
  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追求与目标、勇气与动力、寄托与希望。有信仰总比没有的要好,不管是科学的还是宗教的、出世的还是人世的、有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只要它是导人向善、教化崇高的就好。有了信仰,就会有敬畏,自然就会有规矩,信仰支配下的道德行为也就得以规范。高尚的道德行为普遍了,世界也就和谐了。如果一个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人心浮躁、行为失范,那么病肯定是不轻,迟早要出乱子的。
  莲花洋的风轻轻地吹,波涛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普陀山处处“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它是人们在自然与心灵的双重开辟之中拓得的一块“林中空地”,是劳累者理想的休心之所,苦闷者寻求的超世之处,苦厄者求救的希望之窗。它让心灵在“恬然澄明”的精神氛围中得到歇息,任凭人们在禅境中去玄思、去遐想,从而进入逍遥时空、超然忘我的审美境界。它让人们求得灵魂慰藉之时,找回繁忙奔波中失落的精神家园。
  海天寥廓,佛国庄严,流连千步金沙,听涛声依旧,万马奔腾,千古一韵;看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这里的海潮,不管吹东南西北什么风,始终不会随风转浪,仍然一波一波扑过来。有人说:“这是潮拜浪”,无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缘结四海的观世音菩萨。难怪普陀山“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也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了。

标签:万里 撑起 蓝天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