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凤阳花鼓二胡独奏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是植根于世俗乡野,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形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国以后,凤阳花鼓主要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尤其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凤阳花鼓只是一门舞蹈艺术。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是一首皖北民歌,又称《凤阳歌》。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
  一是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安徽花鼓又称为“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一有灾情,老百姓便四处逃荒、沿路乞讨,其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又称凤阳花鼓。
  二是说它来自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了这首歌(词与本首民歌基本相同,故略),并被称为《凤阳歌》;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但从安徽与明都南京相距很近,而且歌词中有直接讥讽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内容以及明代文字狱十分残酷这几点来看,似乎不大可能。所以,说它流行于明末清初较为妥切。其曲调共四个乐句,首句中的两个句逗都以“Mi(3)”作尾音,而后面的三个乐句都结束于“Re(2)”音,形成乐句结束音“一边倒”的趋势,这在以“起承转合”为典型结构原则的汉族民歌中是较为少见的。四句共同构成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不仅“掩盖”了同音结束的“不足”,反而使之成为民歌文献中手法大胆的一个范例。另外,每唱完“正词”段落后,再一连补唱四个“冬冬冬冬呛”,并仍然结束于“Re(2)”音,既突出了花鼓的特征,又使结束音更加稳定。歌曲反复时第一、二乐句作的一些变化,是作曲家任光1935年在影片《大路》中引用原民歌时所作的改动,这一改动使原曲增加了新的光彩,也为后人所接受。
  下面,笔者就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这些曲目既包含对旧时代苦难生活的无情控诉,也有对新时期美好生活的热情歌颂,更表达了凤阳人民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向往。
  一、对苦难生活的无情控诉
  从凤阳花鼓的历史起源可知,凤阳花鼓是和苦难紧密相连的艺术。在旧社会,若遇天灾,走投无路的凤阳人民,就背起花鼓,四处乞讨。花鼓成了凤阳人民度灾荒的必备工具。这首《凤阳歌》是他们对悲惨生活的哭诉: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儿女,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据《凤阳古今》记载,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47年)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凤阳地区共发生旱灾32次,水灾60次。凤阳地区北临淮河,南多丘陵,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特别是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入海后,淮患大增。以此观之,十年九荒亦不为过。另外,这一首歌描写了凤阳人民在自然灾害之年的生活惨象。大户人家尚可以出卖田产维持生计,小户人家则无田无产可卖,只能卖儿卖女勉强度日。凤阳是天子故乡,本应富甲天下,但老天却和朱皇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天灾和人祸使凤阳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之乡。
  二、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歌颂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四川农民率先分田到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三年跨了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时,幸福的凤阳人民,用花鼓热情地歌颂了新时期的美好生活: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再不是旧模样。
  春风吹绿花鼓乡,致富的道路宽又长。
  人勤土地出黄金,歌满淮河粮满仓。
  多少年轻的花鼓女,胜似美丽的金凤凰。
  这首《春风吹绿花鼓乡》是由原安徽省歌舞团团长竹笛作词,著名作曲家李长士作曲。歌曲共分为六节,本文节选了第三节,从这一节起,词作者以对比的手法叙写了今天花鼓乡花鼓人的欢乐新生活,花鼓女不再是旧时代流浪乞讨的“凤阳婆”,而是变成了美丽的“金凤凰”,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三、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向往
  凤阳花鼓中既有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亦有对情郎的谆谆告诫……我们来看一首《情歌》,这首歌至今仍然流行在凤阳地区。
  (一)
  郎在山上放牛羊,
  妹在小河洗衣裳,
  郎望妹来妹望郎,
  棒槌捶在手指上。
  (二)
  姐在房里拉胡琴,
  小郎站在门外听,
  越听越好听,
  大嫂子房里没睡觉,
  爹娘房里也没吹灯,
  小妹妹怎能来开门。
  (三)
  我和干哥隔道墙,
  吃啥东西不忘郎,
  吃只鸽子留个胯,
  吃个鸡蛋留个黄。
  (四)
  肚子饿得软瘫瘫,
  四两灯草懒得担,
  隔山听到姐讲话,
  挑起石磙翻过山。
  歌中逼真地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时的欢快与烦恼。通过一系列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位痴情的青年女子的形象。她多才多艺,琴声悠扬,打动了小郎的心,“小郎站在门外听,越听越好听”;她知礼守法,在家人没有睡觉前,她控制着自己火热的感情,“小妹妹怎能来开门”;她体贴入微,“吃啥东西不忘郎,吃只鸽子留个胯,吃个鸡蛋留个黄”。这首歌中刻画的另一位形象是男主人公小郎。小郎本来“肚子饿得软瘫瘫,四两灯草懒得担”,而一旦“隔山听到姐讲话”,他立马来了精神,“挑起石磙翻过山”。爱情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
  乞讨卖艺的生活是辛酸痛苦的,然而美好的爱情给痛苦的生活带来了亮丽的色彩。
  总之,苦难和智慧的安徽凤阳人民用花鼓诉说历史、道古唱今。鼓词众多、明白如话、浅显易懂,男女同演、器乐相配、歌舞交融,从淮河岸边唱到大明宫殿,从古代戏曲舞台唱到现代校园课堂。它是一种乡调,唱出了凤阳百姓的痛苦与欢乐;它是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现实生活;它是一卷画,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文明的政治、军事和民俗。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我国经济、政治、道德、审美、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走凤阳,逛凤阳,凤阳花鼓响四方,民间小曲挂嘴上,哧泼隆咚呛……”

标签:凤阳 花鼓 传唱 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