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答案 > 正文

论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核心的国民教育。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形式虽然如火如荼,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依然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多。因此课堂上教师总是竭力讲深、讲透,将整理好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呼唤着教与学的变革。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广泛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组织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见解:
  一、要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要求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并在这一宽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或存在的误区
  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被认为是国际上近50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理论之一,伴随着我国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它逐渐地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和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予以丰富的内涵。近年来,笔者在日常教学、组内研讨、外出学习中,亲历了许多合作学习场景,其中不乏低劣甚至无效的现象,以下是一个课堂教学片段摘录,我们不妨来作一剖析:
  片段:区优质课《二元一次方程》的评比观摩活动中,上课教师在学生列出几个二元一次方程之后,为引导学生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作对比,从而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安排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内容:请同学们类比两类方程,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生在此合作环节化时1分钟。
  反思:此片段中教师关注了合作学习,但实属形式化,是一个无效的合作活动。原因一是时间安排过短,小组内思考与交流不能充分进行;二是因为问题的设置缺乏深度与难度,无须合作探讨。
  三、要学会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小组成员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
  四、要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五、要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2X)(1-2X)
  (2)(2a+3)(2a-3)
  (3)(100+1)(100-1
  (4)(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讨论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在迷惑、混沌处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六、未尽的展望
  实践中积极反思,思考中认真改进,改进中不断提升,不禁自问,对“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个领域的研究,我还可以做什么?诚然,课堂中可开展合作学习的领域还有很多,如复习课、练习课、综合实践课等,都值得我们去实践总结……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值得研究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评价的跟进、小组的考核等,都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相信只要自己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可以让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初中数学的课堂里落地生根,争艳吐芳。
  【参考文献】
  1.李玉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08.11.
  2.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GeorgeM.Jacobs、MichaelA.Power、Loh Wan Inn: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276000山东省临沂傅庄中学)
  
  

标签: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课堂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