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初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把这一门课上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课当作一门必修课;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但任重道远,仍需我们进一步实践与探索。本文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简要谈了几点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方法;体会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Zhu Hong-yuan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is a kind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sciplines, this course we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we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truly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lesson as a required course; secondly,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ake a flexi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rain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But still, we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briefly talked about a few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method; experience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如何把这一门课上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主要体会如下。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教学观念转变中,首先是教学管理层观念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要正规、到位,否则学生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要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其次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老师要明白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讲计算机“学科”知识,要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应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同等重要,不要认为信息技术课是非高考学科,开与不开无所谓,要防止这种思想误导学生。
   在信息化社会,利用信息技术迅速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是社会所有成员应具备的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2000年1月9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高级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一张晴雨表,任何学科歧视的思想都有悖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应建立科学的学科观,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重视,这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关键。
   2. 教学方法的优化 有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我们还要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上下功夫,体现在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因此我们不能不先考察一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
   (1)目前信息技术课存在“两多”。一是机少人多,这是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学生一人一机,这给信息技术教师上课带来很大困难;二是教师杂务多,信息技术教师大多要负责机房维护、各种课件制作、文件打印等工作。这“两多”不利于师生交流,不利于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起点不一致并普遍偏低。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应试教育的影响,低学段没有开足课时。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衡,地区有别、城乡有别、家庭有别。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而课时是一定的,这无疑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最头痛的事。针于以上困难,近几年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2.1 对教材的处理。我们采用的教材是贵州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科书,我针对教材内容作一定增删处理。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是信息技术基础差参不齐,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在高一开设计算机课,学生既有新鲜感的一面,更有缺乏基础知识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年级,上课之初,讲授键盘指法、汉字输入等基础知识,并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及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2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网络基本知识。
   (2) 信息能力,包括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 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意识能力和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 信息道德,这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道德规范、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师通过归纳,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围绕上述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3.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这通常以各种主题“任务”来实施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学科的任务,也可在电脑上创设真实性的问题和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例如我在教学生使用几何画板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将二次函数的图像作出来,然后通过改变二次函数的各项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动态进行观察,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这个实例掌握几何画板的技能,而且更让学生动态地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如我们还可以用几何画板作出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图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分组教学
   4.1 将每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各选一名组长;在授课时可以利用“苏亚星”多媒体软件的分组教学功能,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马上反馈信息,也可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让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差的同学,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互动权,组长的职责是辅导本组同学,组长接受知识速度快,帮助同学热心。组长的选任的主要依据其完成作品的速度与质量,其任用纳入常态教学进行。
   4.3 分组教学主要为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获得帮助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最基本的课程内容。
   我在近期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分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进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培养优秀生。
   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课当作一门必修课;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但任重道远,仍需我们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标签:信息技术 初探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