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通货膨胀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经济学家究的重要任务。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引发的原因众多,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拉动引发的通货膨胀
  首先,是投资需求的增长。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受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态势,且远高于以前年度的水平。其次,是消费需求的增长,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消费需求也逐步增长。从2004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就进入正产出缺口阶段,即实际总需求大于潜在产出,随着去年我国实际总需求的大幅增加,这种缺口逐步变大,导致了总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引发的通货膨胀
  从国内因素看,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资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资上涨幅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工资每年都以10%的速度递增。从2009年以来各地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约一半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涨幅超过20%。
  (2)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由于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受其影响,国内包括钢材、水泥、石油、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几乎全线上涨,1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比年初高出6.8个百分点,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2.6%,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9%、8.8%和8.0%。
  (3)农产品价格上涨。构成我国CPI的八大类价格中,去年以来保持着“五涨三降”的发展格局。
  3.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
  我国过于充裕的流动性是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为应对危机,过去两年我国货币投放较多,导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过于充裕。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得大量外资或热钱流入我国,加上国内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形成更大规模的流动性。由于我国汇率弹性不足,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如果对冲操作不及时或不完全,全球流动性就很容易转化为国内市场上的流动性。2001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从39.3%上升到113.4%。截止到今年3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时就与当期外汇占款增加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必然会对物价产生巨大影响。
  除以上原因外,还存在结构性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惯性通货膨胀,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鉴于通货膨胀形势的变化,我国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治理通货膨胀,除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市场监管外,还需深刻认识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从中长期发展战略上化解通胀压力。
  1.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央高度重视抑制通货膨胀,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针对目前高企的通货膨胀率,有关部门就最终定调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即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变化的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意即“紧货币、宽财政”的基调或许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2.加强流动性管理,减弱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
  当前有效管理流动性,一方面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住信贷总量这个“闸门”,同时考虑到社会融资总量要远大于银行信贷总量这个实际,应更加注重利率等价格工具的运用,着力引导社会融资流向,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增加有效产出,消化和吸纳过多的货币;另一方面要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在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重视进口,并及时进行对冲操作,以减缓外汇流入引起的通胀压力。还有,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通过渐进升值,有效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
  3.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4.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2]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
  [3]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标签: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