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天气 > 正文

【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探究】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要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一心向学的习惯   生物教学中应关注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的教学,袁隆平等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一心向学的习惯,它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人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人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同时,你会感到生活到处都有乐趣。
  2.阅读自学习惯
  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主动获取生物知识、解决生物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本内容的结构,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圈点,以便做到有目的地听讲;课后进行复习,进一步领会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理解、巩固和升华所学知识。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其次还要养成阅读与生物有关的科技书籍和科普文章的习惯。了解并关注当前生物领域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这对弥补知识缺漏、丰富生物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增强知识运用能力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3.总结归纳的习惯
  中学生物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就是会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按其内在规律进行构建,使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既可使课本由厚变薄,又可使知识便于掌握和应用。如对相似的知识同中求异(极核与极体、胚囊与囊胚、胚孔与珠孔等),使之察同辨异;对有规律的知识进行总结,使之连成线;对有共性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成为知识块;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使之成为知识网。
  4.仔细观察的习惯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获取生物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对于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弄懂实验原理、步骤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实习,要排除对实验实习的恐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的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5.科学记忆的习惯
  生物学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记忆是继续学习的基础。但记忆不能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养成科学记忆的习惯,科学记忆包括理解记忆、规律记忆、联想记忆、归类记忆、比较记忆、推导记忆、实践记忆等。这样记得的知识属于活知识,既容易提取和应用,又不易遗忘。
  6.练习反思的习惯
  解答生物学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同学虽然做了大量的习题,但解题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大都是只重视解题数量和解题结果,而忽视了解题后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内容包括:①问题涉及哪些基础知识;②推理过程是否严谨,答案是否合理、完整;③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是否有不同解法,不同解法有何优劣。经常对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反思,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7.联系实际的习惯
  生物学问题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及时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生物知识就学会了,学活了。
  总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2-02-10

标签:培养学生 探究 良好习惯 中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