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饮食 > 正文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方法_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导人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一堂课的开始,是一堂课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一堂课中,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引人人胜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课伊始,趣即生。教师巧设一个引人人胜的艺术开头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实现教学整体艺术效果关键的一步。所以,我认为导人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好的导人,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意义的理解和领会。新课导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初中语文课导入新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教的文章万千,风格各异,有的以景引人,有的以情感人。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上受到感染。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激动,因此,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传达某种情绪感染学生。
  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导语设计为:“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这样导人,学生很快就进入课文情境。
  
  二、成语导入法
   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教师说道:“现在,请同学们先拿出词典,查一个成语“世外桃源”,看谁最早答出。很快,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境界。”教师又问:“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教师于是说:“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63页(板书:《桃花源记》,这里面便讲了它的出处!”?这样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讲述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中指出: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很多,讲故事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在学习《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知识短文时,我就运用了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以前有个妇女请私塾先生替她给她娘家写封信,内容比较琐碎。既有家务又有牢骚,既有思来又有埋怨。先生沉吟半晌,问其娘家离其多远,回答说二十里,先生说:“那我替你跑一趟吧,比写省事”。这个故事嘲笑私塾先生,说事情一繁多,他就找不到头绪,说不清楚了。可见在写作实践中,如何使文章“说”而能“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掌握好说明文结构的方法,使文章立起一个完整的框架来。结构的任务,就是寻求最佳的达意形式,使这种思维传递形式成为整体与局部的内在联系。具体说,像开头结尾、总说分说、层次段落、过渡衔接等等,都是结构文章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的每个环节、每个组成部分的集中、紧凑、凝炼,对整个结构都能产生向心力,使它相应地谨严起来。反过来,同样也能产生离心力,把结构推向坍散裂。为了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这则导语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前后相互联系,保证了教学思路的连贯。
   四、对比引入法
    运用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形成一种反差,从而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人们一说到“人间仙境”,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以高原湖泊众多、瀑布雄伟壮观、植物景观奇妙的九寨沟。其实,还有一处神秘之地,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堪称“世外桃源”、“人间奇景”,那就是罗布泊(投影罗布泊今日干涸景象)(学生见后会吃惊)。我想,此刻同学们会吃惊地说:“这哪是仙湖?怎么会没水呀!”是的,同学们!这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在30年前曾是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绿洲,那为什么在短短30年后之后,罗布泊会变成沙漠呢?让我们一同来寻找这个答案!
  
  五、实物演示导入法
  
  现在,学生怕作文,一提起作文,就皱起眉头。改变这种状态方法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言之有物,有所写,为此在讲授完科学小品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课上,我把保温瓶拿到了教室里。针对保温瓶的构造、功能各部分作用及种类由学生边看边回答。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对保温瓶做了介绍说明,如果让它自己介绍自己怎么办,学生回答运用拟人手法,换成第一人称。好,这节课我们就完成一个命题作文《保温瓶的自述》。”这样学生边看实物边回答问题,边看边写,真可谓“下笔如有神”了。
  孔夫子说“因材施教”,这一点不错。我们语文课的导入也应“因文而导”。归根结底,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思想意义的理解与领会。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不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使它与整篇课文的教学步骤和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一半”。

标签:浅谈 导入 新课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