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中考作文 > 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_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A811.6 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00-03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刻的时代背景。由此形成了以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制度与生态问题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生态,原文“ECO”,意为“人和住所”。19世纪,生物学家用它表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后来,日本学者将其译为“生态”,指生存状态的意思。20世纪初,国外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将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称为人类生态学。由此,“生态”的涵义拓宽为“生物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行为弄得大地千疮百孔,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断去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和方法。“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和谐音符。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生态”、“生态问题”等概念,但其理论体系中包含着的生态思想却显示出他们对生态问题的精辟见解。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理论,阐明其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践启示,对于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取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现实基础。十九世纪是工业文明生成和发展的世纪,在不到人类历史万分之一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和文化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将贪欲和工业理性相结合,把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对立起来,强化了其关系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主要表现为:
   (一)生态问题开始显露。
  首先,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进入蒸汽时代后,煤炭成为最主要的燃料,由此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不容忽视。大文豪狄更斯用自己手中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兰开夏郡的焦煤镇:镇上“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无穷无尽长蛇似的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冒出来”[1]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利润的巨大推动下,成排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使得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其次,河流污染不容忽视。
  河流污染及其造成的后果也成为生态环境显露颓废的征象之一。以泰晤士河为例,工业化之前,泰晤士河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河中的水产品,是豪门盛宴的必备之佳肴,因此赢得“皇家之河”的美誉。[2]工业化的来临彻底改变了其命运。1836 年,有人这样描述道:“上帝为了我们的健康、娱乐和利益而赐予我们的高贵河流已变成伦敦的公共污水沟。每天,大量令人作呕的混合物随水而入,而这水就是欧洲最文明之都的居民的日常饮料。”[3]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
  再次,生态资源过度开采。
  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自然界不过是人的对象,是属人的有用物而已。于是,资本所有者便开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耗费。然而,人类在醉心于自己征服自然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这种征服力对自然界的破坏作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不仅仅对自然界造成损害,而且也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挥霍消费又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二)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首先,城市人口激增,居住环境恶劣。
  工业化同时是城市化的过程,资料显示19世纪20年代,利物浦、伯明翰等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城市的迅速扩展,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城市住房带来很大压力,迫使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建造尽可能多的住宅。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这样描写道:“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街道既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可是这里却有无数的猪群,有的在小院子里或猪圈里关着,有的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4]其他城市情况也大致类似,恶劣的居住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疾病蔓延,人类生命受到威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不仅伤害了自然存在物及生命物,而且也损害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气候、河流的恶化,使与之相伴的疾病蔓延,造成国民体质恶化,并导致多人死亡。而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城市居民的寿命很短,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 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 多岁。
  (三)社会发展陷入误区。
  首先,社会发展观陷入误区。
  在传统的工业文明的价值导向下,人们片面地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发展的唯一尺度,盲目地采取粗放发展方式,却忽视自然系统的承受能力,忽视自然成本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片面追求解决的增长。使整个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扭曲。由此引发的短期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的规律、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误区。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建立了以人类为中心价值导向,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了发展的误区。盲目追求自然界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却忽视了自然界规律;人们飞速发展提高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却忽视了人和自然磨合的进程;人们一味享受对大自然征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概而述之,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下的工业文明,不仅给自然界带来了难以承载的负重,也使工业文明自身的发展陷入误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十九世纪人与自然关系所作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充分显示出他们对生态问题的精辟见解,是他们对解决十九世纪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所作出的理论回应。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恩格斯也曾经这样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6]可见,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7]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
  其次,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8]此外,马克思还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9]“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0]
  再次,实践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中介。
  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联结双方的纽带。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实践之中进行考察,突破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了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揭示了自然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 [11] 人在实践中只能尊重自然,按照自然显现出来的规律来改造自然。
  (二)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12]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13]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只能通过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只有改变人和人之间的不合理的关系,才能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改造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当人们真正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是,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
  (三)关于社会制度与生态问题的思想。
  生态问题是整个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合作和努力。正如恩格斯所说:“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先进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4] 所以人类同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以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前提,因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必然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才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5]这样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遏制资本主义追求超额利润所必然导致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展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前景。因此,只有改造我们自身的社会环境,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思想智慧的结晶和沉淀,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并未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相反,生存危机一天天地逼近我们,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因而,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探析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创造了文明的新理念。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社会、自然相互关系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内涵,应当是人与自然矛盾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转化的关系,体现着人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这就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协调发展文明观的生态文明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们党在纲领性文献中首次使用“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并把它规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大新要求之一,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根本论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深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恩主义生态观提供了文明的新途径。
  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突出表现。这种不和谐行为实际上是通过损害他人的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生存利益来获取少数人的不法利益,这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而“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推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1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选择好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7] 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和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8]马克思恩格斯所指称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生态人”,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物。作为“生态人”,应具有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以共生共荣为内涵的生存共同体的意识,以协同进化发展为取向的人与自然生命物之间组成生命共同体的意识,有着爱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观念。总之 ,应以生态文化为引领,推动人类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现实关系的构建,以及人类关于人、自然及其关系的观念的合理构造,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狄更斯.艰难时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27页.
  [2]田德文等.为什么偏偏是英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第21页.
  [3]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153、15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第335、33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74、37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1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6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2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19页.
  [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16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322页.
  [16]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 ].光明日报,2005 - 06 - 2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20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6页.
  
  作者简介:佟倩倩(1988-),女,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标签:马克思主义 当代 生态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