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周记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小学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总结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每个老师要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为他们创设一种能够展示个性的空间,留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地,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就能吸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生活引入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别开生面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我们经常说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如在学到有关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先由学生讲出生活中的分数有哪些,再根据学生所举例子中的两个生活中的分数直接引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虽然使用的不是课本给出的两个分数,但这样却让学生感觉到这是我们身边的“数学”,而不是老师的“数学”。这样的引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有着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分数大小的比较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这是小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的重要基础。
  二、小组合作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有效互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推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尊重,充满友爱,充满互助和竞赛。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备受大家的关注和尊重,能得到较为自由的空间,有较多的发言机会和表现机会,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如,在学到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出示了两个分数后,不少学生已从本班男生、女生人数的多少中直接看出其中一个比较大,但是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教师在这方面没有明确原因,只是让学生根据提示带着答案去找原因。教师在这时仅仅充当着一个引导者,而把思考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原来分数知识的基础上对同分母分数大小进行比较,体现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讲”的理念,还主动权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做文章,引导学生投身于“发现――研究――探索――证实”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全过程。如,同样在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节课时,教师先出示了两个异分母分数,问学生能否用刚才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为什么?分母不同?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这就设了一个疑问在这里,接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动手去找找看。有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了某分数比较大;有学生从平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还有用线做比较;还有学生举出了生活吃苹果的例子……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听,这样的教法实际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思考,其余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如果改变角色,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这样思考的就是全班几十个学生,听的只有一位老师了。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的,放手地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给学生多了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到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数学知识实际应用――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在分数比较大小的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得出分母相同和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把它归纳为两个结论,但如何利用这两个结论去完成一些练习或者应用回生活中去,这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练习的设计。我在分数比较大小这节课的最后,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说出一个比同桌说出的分数大或小的分数来。这样学生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巩固了知识,又能寓学于乐,学得轻松又快乐。而由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仅仅是比较两个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所以有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出了当两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我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把答案留给了课后同学们的思考中,给课堂留下了疑问,使得这节课得到了延续,也为即将学习后面的通分打下了一个疑问的基础。到再学习通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激昂。这节课的有疑而不答,不是不足之处,而是学生创新的一个成功体现。下课后,学生还在教室里热烈地讨论异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还有不少的同学把他们下课讨论的结果拿给我看。
  在“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跳出过去传统的教学框架,摆脱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数学习惯,有效地通过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师生的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有机整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浅谈 小学数学 激发学生 兴趣